('
姚元睿倒恍若未觉,只是望着这个肖似自己的儿子,深邃的眼底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裂痕。他笑了笑,打破这突如其来的安静:“知载,父皇可没有这样教你。不过彭氏乃本朝大族,钟鸣鼎食之家,这彭家养出来的女儿必然不会差。你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说着,他走向设好的御座,掀袍,正襟危坐道:“这批家人子都是你们母妃为你们千挑万选择出来的,本不需要朕再给你们把关。”
“只是选王妃是大事,与后宅安稳息息相关。”姚元睿正色道,“朕思来想去,你们还年轻,朕这个做父皇的还是要费些心才对。”
三人闻言,朝主座上的姚元睿齐揖道:“儿臣谢父皇关心。”
姚元睿点头:“好了,都坐吧。万家宝,开始。”
“奴婢遵旨……”万家宝点头哈腰地应了,借过徒弟万春荣手中的名册,清了清嗓子,“礼部尚书彭裕之女彭沅、兵部员外郎栗和之女栗春华、大理寺少卿姜永定之女姜纾、禹州知州史承仁之女史佳颖、荆州知州王庚之女王如月,上前参见——”
被点到名字的家人子依次出列,迈着小碎步走到琉璃台中央的氍毹上,盈盈拜倒:“参见陛下、贵妃娘娘、诸位殿下。”
春日里鸣啼莺燕一样婉转的声音,却勾不起姚元睿的兴致。他对这些花骨朵一样青涩娇嫩的小姑娘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不过是由万家宝对着名册一一念出她们的家世姓名,偶尔问上一两句。至于晋王姚知载看上的彭沅,倒是多看了两眼。
并无惊豔之感,只是小家碧玉。他御宇多年,早看惯了这般姿色的女子。他有三宫六院,虽没有七十二妃,可才人御妻之流数不胜数。便是他要寻新鲜,一日换七个,太极、大明、兴庆三宫中的女子,也足够撑至三年一次的大选。
更何况,如今他没了皇后的约束,也不必守劳什子祖宗规矩,三年才选一次。只要他想,他派出的花鸟使能为他收罗来天下各地的佳人,供他享受。
不过姚元睿自知年纪大了,近些年收敛了许多,入宫的新人更是寥寥无几。且王贵妃甚得其意,风韵存于形显于声,是姚元睿捧在心尖上的人。
何况这些年,她在宫中风头无两,无人敢搦其锋。入宫的女子也多经她手,自是她所“精挑细选”出的无威胁者。那些入宫者,清汤寡水一般平平的相貌,委实不得君心。几番比较下来,倒是愈发衬托出王贵妃本人的出色。
不过此番王贵妃为皇子选妃筹备,所选的女子都是才貌双全者。毕竟晋王姚知载是她的心头肉,给自己的亲生儿子选王妃,她必须上心。
看了几轮,姚元睿抿了口温茶,笑道:“爱妃办事周到,朕看这些家人子较以往比,都挺不错的。”
王贞闻言,笑着掩饰心虚:“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算不较以往,这些家人子们也是各有千秋。左不过是陛下治下,大虞承平,百花有了争色的机会。 ”
“你倒是会用甜言蜜语哄朕开心,”姚元睿眸中虚浮的那一抹笑意这才沉及眼底,他瞧向姚知微,慈父的形象在言语中尽现,“微儿,你说要选一家人子在侧,朕允了。可看了十来个,也没见你点头。到底是哪家的姑娘,合不合适,也让父皇把把关?”
姚知微瞥见赫然在列的那袭碧衣,捋着腰间玉珏下所串流苏的手一滑。她不紧不慢地在六人中巡了一圈,这才扬指点了殷姒:“父皇,就是这位。殷侍郎的侄女,殷姒姑娘。”
姚元睿转着大拇指上成色极好的翡翠扳指,疑惑道:“殷于慎的侄女?”
“回陛下,殷大人膝下无适龄女,所以选了侄女来参选。”万家宝恭敬地补充道。
“这样……”姚元睿点了点头,望向那一袭碧色罗裙的少女。只见她垂着头,无意间露出的颈侧肌肤明如初雪。双手端在腰间,交叠的严丝合缝。
“你不必紧张……”姚元睿放缓了语速,怕自己的威严过盛,令这些出入宫闱的小姑娘话都说不利索,“擡起头来,给朕看看。”
给他……看看?
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他居高临下,生杀予夺。
殷姒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胸腔中,那颗狂躁的心,平静下来……
父夺子妻,罔顾人伦。姚知载为了储君之位,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妻子送上君父的床;姚元睿为了茍且的活,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爱人推向冰冷的地。蜀中三月的飞雪,似记忆中春日的梨花,素雅高洁。她心灰意冷地死去,怀着此生轻信姚家父子的悔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