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1 / 1)

('

姚知微能听出了她语气中的无奈与神往。她在朝元阁上长大,见过高墙外广阔的人间。可一入宫门深似海,如林澈这般美不胜收、数不胜数的女子,一旦入宫成了这富丽堂皇之地的点缀,便一生都要尽付于此。凭它花开花落,有无人观,都只能无望地守在这华丽牢笼中,看春去秋来。

然而,这都不该是林澈拒绝自己的理由。

若是两情相悦,人怎会抛不开世俗的成见,给自己画地为牢?

人言域外有陋习,父死子继妻,罔顾人伦。可不数典故,只看大虞,那文治武功的太宗武皇帝,不也是乱了三纲五常,妻兄弟之媳吗?

今上的姚元睿,杀二子、弃发妻的恶劣行径,难道不足以为耻?

姚知微恨林澈的清醒,也爱林澈的清醒。她拒绝自己,从来都不是因为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不可逾越的纲常,亦非她们同样的女子身份。而是她想与之相知相守、白头偕老的人,不是她……

“林虚白啊林虚白……”

锦帐中光线昏暗,姚知微的面半埋于朦胧的光影下,线条依稀分明。她阖了眸,枕着自己的腕,唇边泛起一丝苦笑,喃喃自语道:“姚知微如今已经不是小孩了,你骗不了她,也别想瞒她……”

第038章 新欢(二)

大虞立国初, 国事繁忙,故而太宗有定,百官每日一朝请,一旬一休。及至穆宗, 天下大定, 四海升平, 改每日一朝为隔日一朝, 旬休如旧。而后成帝援以为例, 不加变动。

待姚元睿御极,初效太宗之法,励精图治二十年;后循穆宗旧例, 勤政爱民十年。三十年的勤勉自律,让他得以上承太宗穆宗之治, 下啓姚虞泰和盛世。于国于民, 他可谓居功至伟。

不过,坐稳了皇位后, 劳碌了大半辈子的姚元睿顿生了享乐安逸之心。等到先前的能臣接二连三致仕,朝中清流不接, 太子及其背后陈家在他帝王权术下垮台,他就彻底做起了自己的太平天子。

泰和三十一年, 姚元睿便下旨, 改朝会为三日一举, 官员半旬一休, 且俸禄加半。一时间,朝野赞颂天子圣明之声不绝。望着自己这般治下, 百姓仍能安居乐业、官员依旧奉公守法,姚元睿很是得意。

所以, 这样的好日子,在今上看来在仅仅是个开始。泰和三十五年,丞相常彧与百官联名上疏,言天下大治,大虞之境,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皇帝既已经先天下之忧,是时候后天下而乐了。

于是乎,姚元睿再次顺理成章地更改了朝会之期。三日一小举,五日一大举。小举由丞相领百官在朝会的大殿举行,皇帝不必亲至;大举同之,不过皇帝亲至。

翌日是小朝,不过姚知微回宫已经两天了,剑南一道平定是大事,也是喜事,不容耽搁。所以,姚元睿于昨日下旨,命丞相携百官于含元殿正殿等候。姚知微也一早就起身,换上了自己早就準备好的朝服。

因为朝堂之上不论亲疏,只别君臣。所以她虽是皇帝亲封的王,亦只能按着文武百官的规制来。《虞典》有定,朝会日,堂上官俱服朱绯面君,君衣明黄。所以,姚知微罕见地着了朱衣。

堂上官都在三品之上,剑南节度使是正二品大员。故而,姚知微跟上朝的官员一样,都冠进贤,上衣下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

姚知微个子高挑,所以撑得起这对襟大袖衫样式的朝服。虽然她鲜少服朱,但仍旧穿得人与衣相得益彰。朱衣傍身,愈发衬得她面如脂玉,眉眼间赤凤煌煌。

姚虞皇室姿色出衆是不争的事实,姚知微更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她原就是出类拔萃的美人,在剑南那偏远之地、战场之上磋磨了几年后,也丝毫不改肤色。周身的气质非原来单纯的贵气与出尘,更染上了在刀光剑影下淬炼的凛冽和威严。

皇帝未至,含元殿内,姚知微放眼望去,已经没有多少自己认识的旧面孔。唯有丞相常彧,她还认得。在她外祖父因病罢相后,对方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位列百官之首。他这一坐就是十八年,许是春风得意,权势养人,他的模样竟与七年前相差无几。

朝堂上很多没有见过姚知微,所以都在明里暗里地打量她。姚元睿诸子中,如今唯一能上朝的庶兄吴王姚知诲还没有到。所以,即使他们对着她额间的印记猜出了她的身份,也依旧畏手畏脚,不敢跟她这身份至今未明的蜀王打招呼。

毕竟,吴王目前是唯一能上朝堂且领了实职的皇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对姚知微的态度,能代表了皇帝现今对这位女儿的看法。皇帝将来对姚知微是亲是疏、是用是弃,全可以从那位不太聪明的吴王身上看出来。 ', ' ')

最新小说: 我以为我拿的救赎剧本 先婚后爱文妖艳小妾她咸鱼了 他的替身太太 作精公主穿书后 重生世子悔不当初 妧妧 穿成影帝家的小废柴 白月光他爬墙了 穿越之不当师尊 反派少主的炮灰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