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知微用心记下了。
十指包扎完,就轮到手腕了。雍素小心翼翼地拆开绑带,雪白的腕上,那几道划刺的伤口显得狰狞可怖。姚知微见状,眉心一跳。
其实殷姒力气不大,当时又处于在饑寒交迫之下,故钗尖虽锐,但此举所致却并不深。只是连划几次,伤口大都聚在一处,叠做深壑,所以骇人。
但这点小伤,落在此时的姚知微眼里,可谓是“惨不忍睹”。尽管战场上刀剑无眼,她受过的伤大大小小二十余处,都化作无名的勋章印在腹背肩腰,比眼下这几道口子长了不知多少、深了不知几寸。
“以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等四种药材,熬煮四物汤,可补血调经。”不待姚知微投来目光,雍素自觉道,“这方子,王府的医女早就献上过。只是殿下不肯‘吃苦’,不然,这月事腹痛的毛病早就……”
“咳……”
姚知微打断她:“好了,专心上药。”
“是。”雍素自知失言,忙低头取药,闭口不再提。
殷姒安静地听着,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姚知微痛经的毛病早就有了,而且很严重。幸而王府中的医女,也钻研出了相应的方子。只是殿下畏苦,不肯好好服药。所以,每每月事至,疼痛总是将她折磨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不过,这也不能怪姚知微。毕竟,女子的月事实在折磨人。
虽说月事带来的疼痛因人而异,有的女子甚至一辈子都不会痛,但大多女子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她们或因此事羞耻难言,或没有条件看大夫,只能自己忍。更何况,男女有别,男大夫们很难感同身受。而医女更是少见,不算雍素的话,除了宫里,她也就只在姚知微府上见到过。
好在,她前世被月事折磨得死去活来,姚元睿为此广发布告,替她觅得了良方。乃是宫中一御厨所献,取石蜜、生姜、枸杞、红枣、桂圆等食材熬煮而成,口感比起苦涩的药汁来,不知好了多少倍,效果亦佳。
只是上次她笨手笨脚,身边又缺少食材,姚知微最后也没能喝上一口。不过,尽管这暖宫汤简化了不少,锅里熬的只有生姜跟石蜜,但那味道,也绝对不会苦。等她回去再好好向春玲学学,一定给姚知微一个惊喜。
“换好了,殿下。”
等殷姒打定了主意,雍素也替她换好了药,包扎完毕。
“您要敷的药暂时有缺,等回府后我再行替您调。”
姚知微点头,表示并无异议:“知道了。”
“姑姑,淩风回来了。”姚思嘉掀帘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眼底乌青的淩风。
“殿下,您终于醒了!”淩风欠身,倦容满面的他在看到端坐在殷姒身侧的姚知微,精神一振。
“这小子真是脚不沾地,做事麻溜。天亮时领命去的,太阳还没下山就回来了。”姚思嘉夸了他两句,方道,“姑姑,既然车马已至,还请速速移驾回府养伤。赈灾之事,交由侄女代劳就是。”
淩风擡头,瞥见姚知微脑袋上那被包扎住的地方,脸上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殿下,郡主说的是。我们在吐蕃的线人送了急信回来,说是逻些城……”
“要变天了。”
姚知微闻言,凤眸一亮。
第138章 心事(二)
西边既有急信传来, 想必是老赞普快不行了。真是打瞌睡有人递枕头,姚知微心念一动,当即下令出发。车马既已完备,此处又有姚思嘉主动请缨, 她和殷姒是说走就走。
雪域高原上部落大大小小百余个, 原本各自为政, 是一盘散沙。直到一百二十年前, 有孟族崛起, 以武力涤蕩四邻,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建立了统一的政权。那个部落也摇身一变,成了当今雄踞一方的吐蕃。
吐蕃原来也被称做“西蕃”, 此前与中原王朝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但吐蕃野心勃勃,自一统雪原, 威震其南部的一衆小国并得到“宗主”的地位后, 就把目光放在了刚立国不久的大虞身上。
当时,大虞主政之君, 正是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
吐蕃立国已久,底蕴深厚。然而其地处西南的雪域高原, 消息闭塞,不知中原日新月异、能人辈出, 早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大虞初立, 又经内乱损耗, 实力也不容小觑。
至正十五年, 吐蕃举兵犯边,大破吐谷浑、党项等依附大虞的部族, 并放言“上表臣服,可免锋燹”。太宗大怒, 遂御驾亲征。不曾想圣驾与主力皆未至,先锋陶綦便引兵五千击溃吐蕃军两万。
曾扬言要让大虞上表称臣的吐蕃第七任赞普勃达大惊,忙下令退兵。仅一战,这位领袖就意识到了吐蕃与大虞的差距,绝不只限于军备。于是其遣使入虞谢罪,并奉上黄金千两、牲畜万头,请求通婚上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