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祥瑞【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见过四次?」
「是。」
厅堂之内,一下安静了。
魏芳直依旧垂首抱着琵琶,没有抬起头。
魏芳直她琵琶技艺出众,不论是跟着师父汤大家还是阮妈妈,她去过汴京不少重要的场合,见过不少大场面,勋贵官眷们她也见过不止一次。
方才虽是匆匆一撇,但今晚她眼前的这位贵女,容貌柔美气质华贵能与其相比的姑娘,在魏芳直记忆里屈指可数。
想着进来后,院子走廊的幽深曲直,仆从们的肃正安静,还有身上新衣的新奇舒服,魏芳直不动脑子也能体会到这家的既富且贵。
至于为什麽楼中定好的柴家大郎,换成了眼前这位出众的贵女,还问关于徐家五郎的问题,魏芳直没有敢多想,如实解释道:
「姑娘,奴神保观神诞辰后,第一次见徐家公子是在潘楼街旁阮妈妈的小院儿里,那日梁家六郎.徐公子并未让奴跟进帮忙.走前还给了银子。」
「第二次乃是被顾家二郎请去的」
「第三次是年后,奴的师父重病,奴本想去求助,结果徐家五郎的马儿太好.」
「第四次便是典当了师父的琵琶,奴去给师父看病的路上.在徐家五郎的贴身仆帮忙下,奴才得以送师父去看病。」
柴铮铮嘴角带笑,看着眼前坐在绣墩上一直没有抬头的魏芳直,道:「你说的第四次,徐家五郎为什麽替你出头?」
「回姑娘,奴拙见,那日徐家贵仆仗义出手,实在是因为那车夫仗着势,欺人太甚,阻挡了通行。奴觉着,换做是别人,徐家五郎依旧会仗义出手。」
柴铮铮:「嗯,说的有理!抬头,把面纱摘下来吧!」
魏芳直在绣墩上躬身道:「是。」
说完,魏芳直一手抱着琵琶另一只手微动,将轻薄的面纱轻摘了下来。
「徐家五郎可见过你的样子?」
「回姑娘,并无。」
柴铮铮端详这眼前的美人,点头道:「倒是比带着面纱还要好看些。」
魏芳直低眉垂眼道:「谢,谢姑娘夸奖。」
「你说话一直是这个声音?」
「回姑娘,半年前奴嗓子有些疼,之后便是这样了。」
「换几个声调说话让我听听。」
「是。」
听完魏芳直其他声调说话的声音,柴铮铮满意的点头。
一阵纸张翻动的声音后,
「本名,魏芳直?」
听到这句话,魏芳直一下抬起了头,惊讶的看着烛光中坐在桌后的柴铮铮。
只见柴铮铮手中正拿着几张纸。
「是!是奴的本名。」
「名字很不错!」
「谢姑娘夸奖。」
「嗯!不论是不是有意,既然护过你两次,那也算是缘分,便不能让你继续在那泥坑里待着了。」
魏芳直不是很理解的眨着眼,面露疑惑的看着桌后的柴铮铮。
只见那柴铮铮举起手中的几张纸道:「你的身契,籍契都在这里。」
听到此话,魏芳直抱着琵琶,眼神呆滞的点着头,不怪她这般反应,实在是有个不可置信的想法正冒上她的心头。
「以后,你便在我名下的文房店铺中弹琵琶,且依旧要戴着面纱。」
此话说完,魏芳直又低下了头,知道方才自己果然是在异想天开。
「有我护着,伱在店铺中只要奏琵琶,清谈诗词,没人会逼你卖酒,也无人逼你以色侍人。面纱什麽时候摘,让不让人看,你自己做主。」
「你能凭本事让进店的客人花银钞,或是继续听你奏乐,或是同你讨论诗文,或是多买店中物品的利润,这些都算你所出。」
「待你还上了我所花的银钱,我便做主给你脱籍。」
魏芳直听到前面这贵女前面几句的时候,她便心中高兴,待听到最后一句,她惊讶的抬起了头:「脱脱籍?」
柴铮铮笑着点了点头。
魏芳直从绣墩上站起来,深深福了一礼后道:「奴,谢姑娘大恩。」
柴铮铮将手中的几张契纸交给云木收好,摇头道:「先别谢我。」
魏芳直抬头看了一眼柴铮铮,垂首道:「奴,明白!出了此门,奴便将今晚之事烂在肚子里。」
柴铮铮道:「嗯,拂衣!」
门口的拂衣开门进来:「姑娘?」
「你带魏姑娘下去,看看有什麽要置办的!再趁着这两日名声响亮,派几个沧州的护卫护着,明日便去店里。」
「如若魏姑娘对店里有什麽不同的见解,想要重新装饰哪家店铺,你过目后,请唔.请李家的匠人便是。」
「是,姑娘!」
「魏姑娘,这边请。」
看着身旁伸着胳膊请她的拂衣,魏芳直先是福了一礼,然后弯腰将怀中的琵琶放在一旁的绣墩上,这才屈膝跪在了厚厚的地毯上,给桌后的柴铮铮磕了个头。
「去吧!」
柴铮铮的声音传来。
魏芳直这才起身,抱着琵琶走了出去。
今晚的这位贵女,魏芳直已经猜出八成是柴家姑娘。
柴家,不止是在汴京,是在整个大周都有名的豪富之家,护她一个小女子,本就不算事。
也不怪魏芳直行此大礼,实在是她通过师父丶阮妈妈等人,听过看过太多的事情。
哪怕是柴家花了两万贯,魏芳直自己估摸着,自己保着清白之身用不了十年便能还清脱籍。
可要是在阮妈妈手下,入了绮云楼,任是她能挣五万贯可挣得越多,她反而越难脱籍,
即便是成了行首,但依旧还要卖酒,还要以色丶以皮肉侍人。
万一染上了什麽脏病,那是一辈子都要毁了的。
今晚过后,背靠着柴家这颗巨树,日子不知道要多舒心呢。
屋子里,
抬头看着消失在门口的身影,
不知想到了什麽,
柴铮铮舒坦的呼出了口气,笑道:
「云木,记住明日下帖子给张丶顾丶李丶卢嗯还有荣家!约着几家的姑娘后日去咱们店里玩儿。」
「姑娘,是顺道去巡视铺子吗?」
「不,咱们去听曲儿!」
「是!」
夜深人静,
本应在女使院儿里睡觉的云木,此时却站在了主君主母院儿的门口。
凉爽的夜风,吹的嬷嬷挑着的有『柴』字的灯笼微微晃动着。
柴夫人站在灯笼后道:「今晚的事,你一字一句的同我说一说。」
云木应了声是。
半刻钟后
「怎麽安置了那女子也没问过你?」
「没,是姑娘自己拿的主意。」
柴夫人呼出口气,沉声道:「这还差不多,没有昏了头收到自己院儿里,也没做亏本的买卖。」
云木:「夫人,姑娘冰雪聪明!就是那女子要不要派人盯紧些?奴婢怕姑娘说的话」
柴夫人沉吟了一下后,道:「倒不用太紧了,听嬷嬷和你所言,这女子是个本分懂事,知道祸从口出的。」
「而且如今这汴京城里,靖哥儿可是香饽饽,我家这般家世,有些许风声,不碍事!」
「是,夫人。」
「去吧。」
夜色中,散着光的灯笼回了主屋。
床榻之上的柴家主君看着走回来的夫人道:「如何?」
柴夫人一番简述。
柴家主君道:「我就说吧!咱们女儿怎麽可能把人放自己院儿里!」
「嗯!」
「官人说的是呢。」
皇宫
寝殿之中,
皇帝穿着一身睡衣,有些忧虑的背着手,在殿内踱步走着。
皇帝抬头时,正看到皇后面带笑容的看着手中的帖子。
皇帝挤出一丝笑容,走过去道:
「咳,皇后看什麽呢?这麽高兴?」
皇后起身,笑着将手中帖子递给了皇帝道:「陛下,今日潘楼的一些趣事儿。」
皇帝先是看了一眼帖子的署名道:「哟,吴家送进宫的。」
说完后开始看着帖子的内容,过了一会儿,皇帝也笑了起来,道:「之前倒是没看出来,徐载靖这小子真是够吝啬的,简直就是只铁公鸡,一毛不拔啊!」
「唔?柴家大郎把人给赎了?」
「嘶!乔家的小孩儿,啧,要倒霉喽!」
走到床榻边的皇后笑着点头道:「臣妾瞧着,也是这乔家小孩儿没怎麽经历过事儿,太幼稚了。」
皇帝合上帖子,眼中有些愁绪的颔首道:「皇后说的不错!哎,枋儿他长在宫中,以后不知会不会同这乔家小孩儿一般。」
皇后摇头,语气肯定的说道:「臣妾瞧他给靖哥儿传消息的心机,不像是陛下担忧的那样。」
「说的也是。」
皇后又柔声道:「陛下,不论是拓西侯,还是勇毅侯,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您别太过忧虑了。」
皇帝正要说什麽,门外传来了大内官禀告的声音:「陛下,西北急报。」
帝后二人听到这话,都是一愣。
随后皇帝走到门口附近,从走进来的大内官手里接过了一张纸条。
片刻后,
「哈哈!」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呀!」
皇帝转身,看着提心吊胆关切的看着他的皇后道:「来,看看,好消息!」
皇后这才松了口气,走到皇帝身边,接过纸条后赶忙看了起来,纸条上的大体意思是『拓西侯攻宥州,遇地动,宥州墙塌,守军死伤众多,被拓西侯攻下,然后又趁机收复了盐州。』
皇后惊讶道:「地动?!!」
皇帝点头笑着:「对!所以,朕说天助我也呀!白高国守砖石坚城,我大周将士住的却多是帐篷!好啊!好啊!」
皇后面带笑容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端午节第二日。
寅时正刻(清晨四点)
勇毅侯府,
跑马场中,正在挥舞着精钢长枪的徐载靖猛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作侧耳倾听状。
「什麽声音?捷报?」
听到徐载靖的话,青云迟疑摇头道:「听得不甚清楚。我去门口看看。」
徐载靖颔首。
很快,青云就笑着跑了回来。
「公子,好消息!门房说是宫里发的捷报,白高国地动,我大周连克宥州丶盐州两城!」
徐载靖一愣,眼睛一转道:「好!好消息!去,告诉二门处的嬷嬷们一声,让母亲也高兴高兴!」
「是!公子!」
卯时二刻(早五点半后)
天色便已经开始大亮。
汴京大街上,
不时有各类叫卖丶唱和丶报时的喊声传来。
徐载靖骑马同兄长朝盛家赶去,
路上随着宫中禁军骑马高喊着宣传,不时能听到起早的百姓们谈论着大周西北发生的事情。
也有被喊起来的其他百姓,同邻人询问着发生了什麽。
端午节前,大周攻打白高国已有数十日,本就是连战连捷克,捷报不断。
在端午节这个时候,有地动这种能牵扯到社稷安危丶上天警示的徵兆出现,偏偏发生之地还是敌国境内,帮助大周连下两城。
这不是地动,对大周人而言,这是祥瑞!
徐载靖同兄长笑着进了盛家大门。
来到书塾的时候,便看到长柏居然还在专注的看着手中的书本。
徐载靖走到长柏身边道:「长柏,你居然还能看下去?」
长柏疑惑的看向了徐载靖,道:「靖哥儿,这有什麽看不下去的?」
载章道:「长柏,你还不知道白高国地动,拓西侯连下两城吧!」
长柏看着徐家兄弟点头,道:「知道呀!方才有小厮来禀告过了。虽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也没说到看不下书的程度吧!」
说着,长柏继续看着手中的书本道:「要是我大周攻下了白高国兴庆府,那时,我才可能看不下去!」
徐载靖拱手道:「佩服!」
长柏嘴角带笑的拱手回了一礼。
卯时正刻前,
学堂中的其他人缓缓到齐。
顾廷烨和齐衡,可是要比徐载靖还要兴奋,根本安不下心读书,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话。
快到辰时的时候,
当庄学究拿着摺扇,悠哉悠哉的进到走到学堂前时,看着学堂中混乱的样子,他沉下了脸。
学堂中的众人,看到庄学究的身影,也纷纷收敛了些。
庄学究坐到桌后的罗汉椅上,板着脸看着有些兴奋的众人道:「你们今日这是怎麽回事!」
顾廷烨笑着站起来道:「学究,白高国地动,拓西侯连下两城!」
庄学究一愣:「二郎,你说什麽?!再说一遍!」
顾廷烨重新说话的时候,学究看向了其他人,长柏丶徐载靖等人纷纷点头。
随后,庄学究不在板着脸,笑着用手中摺扇敲着桌子道:「今日!休沐!」
顾廷烨拱手:「学究英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