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95章 电视台与电视机的布局

第295章 电视台与电视机的布局(1 / 1)

第295章 电视台与电视机的布局

杨文东走了之后,现场的很多人还是安静的在排着队伍。

有人领到水后离开,而外面也不断的有人进来,十几名保安在巡逻着,避免有人插队或者玩其他心思。

一名女子拎着水桶走了出来,小心翼翼的来到一名保安旁边,问道:『大哥,这水不够我家用的,我能不能再排队领一次?』

保安回道:「可以,你只需要再排队就行了,我们不管你们来回排多少次,只要守规矩就行了。」

「多谢。」女子喜笑颜开。

保安又道:「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先回去,水拿回家再回来,这麽长的队伍,你手中有水,这里有这麽多人,我不敢保证会不会出什麽问题。」

女子听完后顿时明白了保安的意思,看了看亭子里几乎站满的人,少说也有大几百了,自己拿着水再排队,的确不安全。

于是说道:『多谢保安大哥。』

保安笑道:「别谢我,要谢谢杨生,是他发的水,我们也都是替他工作。」

女子笑道:「都感谢,你也一样。」

「不客气。」保安笑说道:「我们长兴集团,也是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喝到水,另外,这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以后领一次水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甚至以后会不会一定有,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还是建议你这水拿回家先保证有喝的,不然要是没了,可就」

「好的。」女子感激说道:「多谢了,那我先回去了。」

女子离开后,另外一名保安靠近,笑道:「坤哥,怎麽这麽客气啊,你以前可是很威风的。」

「客气你老母啊。」刚刚还和蔼的保安。立刻换了脸色,道:「咱们一起抢地盘,跟敌人凶,现在咱们是派过来维护秩序的,也是帮助穷人的,这是我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你说要不要客气点?」

「是是是」小保安连忙说道。

年长保安又道:「而且上面发话了,要是有人趁机欺压来领水的人,或者收什麽好处,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嗯。」小保安道:「想不到我也有一天,还能够参与这种善事啊。」

「做一点是一点,祖宗蒙阴集福来的。」年长保安又道:「干活去吧,中午越来越热了,上面要求每隔3小时给排队的人一点水,不然容易中暑。」

小保安道:「嗯,就是有些人趁机拼命喝水,占便宜啊。」

「你控制一下,每人倒一点,谁有意见,直接拎出来赶走。」年长保安道:「现在水越来越少了,要控制好,不然后面的人排了半天可能就没水了。」

「嗯~」

不远处,两名手上拿着摄像机的年轻人,正在拍着照。

「坤哥,这照片拍出来肯定很震撼了。」一名年轻男子说道:「我前段时间就知道杨文东在很多寮屋附近免费发水,但没想到,居然会有这麽多人来。

这排队的数量,感觉比去年廖创兴银行挤兑还要多了。」

坤哥淡定说道:「这正常,任何灾难,最倒霉的就是底层,这缺水最严重的就是寮屋里的人丶或者居无定所的人;

现在连港岛都经常没水,更别说寮屋了,那里连自来水都没有,纯粹就是靠天喝水的。

杨文东是出身在寮屋的人,他知道这里的情况,所以就早准备了,要不然,这寮屋多少万人,不知道会过的有多惨了。」

「嗯。」年轻男子又道:「听说杨文东还专门为了运水,买了几艘大型旧的油轮,运水效率非常高,可真是大善啊,如果旱灾时间不长,他这个买卖估计都会亏本了。」

坤哥点点头:「对,那油轮也就在附近的船坞里整修了,待会我们这里拍完,再去长兴船坞去看看。」

「好。」年轻男答应道:「那我去采访几个人,难得东方日报把这个机会给我们明报了。」

坤哥笑说道:「哈哈,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宣传的够多的了,要早点其他报社来宣传一下。」

「不管怎麽样,这种善事就应该广而告之了。」年轻男也笑说道。

不仅仅是明报,香港的多家报社,都开始了关于长兴储水站点的采访;

当然,他们也不仅仅是采访储水站,更重要的还有报导旱灾,如今这件事,已经成为了香港社会上,最严重的事情之一,太多的人,都开始没水用了,包括港岛的人。

而这些人,也最容易被传媒发现,因为传媒人大部分也是住在港岛的.

「寮屋那边每天都有供水?」一名中年男子看着报纸,惊讶说道:「我住在北角,那边都经常一天没水。」

「我那边也一样。」旁边人说道:「听说这长兴集团还与自来水公司在香港各个其他地方建了水站,不过除了寮屋附近的,其他地方都是要花钱买水的。」

「花钱买?」中年男子想了想说道:「也好,只要价格不是太贵就行了。」

旁边人又道:「这就不知道了,应该不会很贵,不过听说这件事是自来水公司负责,长兴集团只是负责建了水站。」

「唉,希望这天赶紧下一场大雨吧,没水日子过不下去啊。」中年男叹息说道。

明报丶大公报丶南华早报等多家中英文报纸,都开始大力报导旱灾的事情。

很多居民,为了能够查到附近哪里有水,也都是买了不少报纸,因为除了长兴集团,港府丶自来水公司也在很多地方有采水点,这些位置附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只是经常性的没水,所以也需要通过报纸来知晓一些事情。

这反而促进了各家报社的销量。

长兴大厦:

秦志业一大早就来到了这里,等杨文东来后,便单独汇报导:「杨生,东方日报这段时间的销量,突破3万了。」

杨文东问:「是因为各地缺水导致的?」

「对,我们报社有着各地详细的储水情况及放水消息,现在很多人买东方日报,就是为了找这方面的消息。」秦志业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道:「嗯,那也好,算是各取所需了,不过就算很多人是因为查探水而买我们的报纸,其他内容质量方面也不能松懈,要保证旱灾过了后,这些人能够彻底留下来,继续成为我们的客户。」

长兴航运如今已经是香港去往内地运水的主力,加上与港府及自来水公司的关系好,本身也有水站,自然对很多事情都很清楚了。

而无论是港府还是其他的放水点,也都是需要传媒来宣传的,不然居民们一团乱的找水,反而更容易出问题。

因此,东方日报就借着这个机会,销量迅速大涨。

「明白,这段时间,我们仍然还在重点抓内容,特别是各地缺水的情况,也在给港府施压解决很多地方的缺水问题。」秦志业又说道。

杨文东点点头:「嗯,靠着我们,也的确不可能帮得了太多了。」

香港虽然只是一座城市,但里面也有300万人,杨文东就算已经是香港的顶级富豪之一,但能够帮助的,也只能是一小部分,比如自己的员工或者寮屋的人。

其他地方,其实都属于与自来水公司或者与港府的合作,没有他,港府也会做这些事;

只是因为杨文东知晓未来,很早就看重缺水这件事,所以早做准备,可以更早更方便的完成供水的基建以及运输问题。

而这些地方之外,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陷入缺水问题,需要港府来解决问题,甚至连港府都可能能力有限。

秦志业则说道:「杨生,您做的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很多媒体对您的评价是非常高,包括一些英文媒体。」

「嗯,算是我个人的好处了。」杨文东笑了笑。

自古以来,能够缓解饥荒与旱灾的人,都是被人尊重的。

秦志业又道:「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上百名记者,每一位都配备了照相机,还有几人又摄像机,他们会详细记录香港旱灾这件事,这些事,以后都能作为历史保留下来。」

「好,史书上的一句话,经常就几个字,但很多时候确实无数万人的悲剧,我们现在能多留点资料,也是好的。」杨文东点点头:「等香港博物馆建起来了,这件事也要放进去,让后人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苦难是不值得被歌颂的,但应该被铭记,任何时候都应该节约用水丶食物丶能源等等;

「好的。」秦志业答应道。

杨文东又说道:「叫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我与港督申请,在香港建一个无线电视频道,不管港督答不答应,你先去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特别是全球范围内,做电视台工作的华人,我们以后如果能有电视台,那这方面也要早做准备。」

就算柏立基不同意,今天自己早做准备,那过两年也是有用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无线必然会取代有线。

除非行政命令强制

「电视台?」秦志业眼睛一亮,道:「海外的无线电视台,客户数量都是远超过有线的,而且看电视能够接受的信息远比报纸与电台效率高;

如果我们能够控制一个这样的电视台,那香港的传媒,就能控制一半了。」

「对,电视台,就是传媒最核心的一步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只不过就算是我提议的,港府也不可能直接给我,还是需要与其他财团竞争的。

资金方面我来负责,但不是最有钱就能拿到电视台的,得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传媒的最核心就是电视台,其他任何渠道加起来都比不过它,这一点在欧美已经展现出来,有电视的情况下,谁还听电台?报纸倒是也还有,但一样会受到冲击。

在网际网路出现之前,电视台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国家都将它视为战略安全之一。

秦志业答应说道:「好的,我会做好整个团队的初建,以及各种资料的准备。」

「嗯,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杨文东又道:「如果有了电视台,那长兴传媒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整个集团发展了。」

「明白。」秦志业顿了顿又说道:「只是,我觉得有个问题,那就是电视机的价格太贵了,很多家庭都是买不起的。」

「这的确会是个问题。」杨文东点点头。

秦志业又道:「除非跟之前收音机一样,能够实现电视机本土生产,那至少可以便宜很多。」

杨文东也明白秦志业的意思,于是道:「这件事,我也在考虑了,但电视机要比收音机复杂多了,得看看能不能行的通才行。」

哪怕是黑白电视机,技术难度也比收音机高了不只一个数量级。

「好的。」秦志业说道。

秦志业走后,杨文东乘坐车队,来到了观塘的产业园。

「杨生。」王志群与魏泽涛都在荣耀电子的实验室门口等待老板。

「进去吧,外面够热的。」杨文东笑了笑。

众人进去后,王志群带着所有人来到一张大桌子面前,这张桌子上,摆放着十几个电饭煲。

「都在煮饭啊?」杨文东看到上面的热气,笑着问道。

王志群回道:「是的,我们从长兴实业那边借来了400多号人,人停设备不停地在做饭,然后记录数据,2个月下来,我们也已经找到了符合材料的合适控制时间了。」

杨文东笑问:「那这麽多饭怎麽处理?给长兴实业的工人吃吗?」

王志群有些尴尬说道:「是的,咱们也不能浪费粮食,都是给长兴实业的兄弟们吃了,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有夹生的米饭,让不少长兴的兄弟们吃了一点苦头了。」

「哈哈,没事。」旁边的魏泽涛笑说道:「夹生的又不是不能吃,一些非常生的,我们也是做成粥,重新烧了也是一样吃的。」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这麽说,我们自己的电饭煲,是可以准备上市了?」

荣耀电子在长兴实业工厂内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种资源管够,人力丶资金丶供应商关系等等,这也是能够最快让耗时非常快的摸索测试阶段,尽快完成的核心要素。

王志群道:「是的,现在我们煮的饭,基本上都是熟的,只要水放够了,基本上不会有夹生,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出现锅巴。」

「锅巴没事,有些人就喜欢吃锅巴,不要焦了就行。」杨文东丝毫不在意。

以他前世小时候的经验,电饭煲里也都是有锅巴的,到了后来21世纪前后,不知道什麽时候,锅巴才没的。

第一代产品,也不需要那麽完美,因为大部分人用柴火或者煤气做饭,也一样会有锅巴,甚至更多。

王志群道:「好的,那我们需要准备一段时间,一个是宣传,一个是需要提前囤货一些,电饭煲的生产,难度高不少,不像之前的电蚊拍与热水壶可以短期快速生产。」

「行,你们自己决定。」杨文东点点头,这种小事他一般也是不管的,毕竟荣耀电子目前的规模还非常小,经理人自己决定就行,后面再汇报做了什麽以及结果就行了,可以省去他的时间。

王志群又道:「微波炉的研发,目前还没什麽进展,因为它的核心是磁控管小型化,美国那边的研发中心已经在研发了,但目前还没有成功;

而磁控管没有出来,其他部件也是做不了的,因为它们需要根据磁控管的大小来配合。」

「嗯,微波炉的技术含量高,的确不可能那麽快就搞定。」杨文东也没有着急。

技术研发怎麽可能这麽快?很多电子公司研发一种技术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自己这边有了准确方向,已经少去很多时间了,而现在初期,研发能力的确是弱项。

「是的。」王志群又说道:「我们这边也派了20多人去美国那边了,既能帮忙,也能多学点知识,以后可以回来在香港做些简单研发。」

「行,培养人才还是重中之重。」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不然他的创意再好,那东西做不出来也是白搭。

魏泽涛补充道:「杨生,只要美国那边的磁控管出来了,我这边可以在半个月时间,就能让供应商将所有样品都做好。」

「哈哈,可以。」杨文东笑了笑,随后道:「还有一件事,我们私聊一下。」

王志群则道:「那边有个会议室。」

随后,三人就进了会议室,其他人,则是留在门外等待。

杨文东道:「香港收音机的价格,基本上也已经下来了,比之前日本升出口关税之前还要便宜了,这就让我们自己的电台,用户量大涨了。」

王志群笑说道:「是的,我们自己生产的电晶体,比日本的便宜多了,质量也还行,估计以后收音机还是能够大规模出口的。」

「嗯。」杨文东又道:「不过,现在全球都开始了全面的电视化,富裕家庭开始安装电视机,而香港这边还是需要大量进口,价格昂贵,所以我想,我们能不能自己生产电视机?」

PS: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青梅晚春 余生热恋[先婚后爱] 待她折柳 【骨科父女】写Po文被家里人发现了 变成国民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暗恋成茧 如果生活可以选择 签到长生路 两生芳菲 穿成老妇,我靠QQ农场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