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322章 长兴实业的纵向扩张

第322章 长兴实业的纵向扩张(1 / 1)

第322章 长兴实业的纵向扩张

郑志杰也听明白了意思,随后说道:「好的,如果房价真的下跌,那我们是必须出售很多物业套现现金的。」

「对。」杨文东点点头:「不然银行那边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再个我们资金多了,等房价跌了,再收购回来几倍多的物业也不是问题。」

在知道地产危机即将出现的时候,那是必须要减少资产的。

因为自己所有的物业都是有抵押的,一旦房价地价暴跌,抵押物价值下跌,银行必然会要求增加抵押,这就会给很多地产公司非常大的压力。

前世七八十年代的华资地产巨头,在65年之前的出名的就很少,也是因为之前出名的大部分地产公司都没熬过66年的危机。

他也是准备在64年出售自己手中大部分非核心物业,筹集资金,等危机到来,就能轻松护住自己在港岛核心位置的物业,或者还能趁着危机严重的时候,再在中环收购物业。

郑志杰笑道:「好的,我明白了。」

「嗯,行。」杨文东又道:「眼下还是优先建好皇后大道的这栋大厦。」

郑志杰问道:「那这栋大厦叫什麽?」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以后我们的大厦,数量估计不会少,所以我想的是,定个简单的起名规则。」

「什麽样的规则。」郑志杰好奇问道。

杨文东道:「所有的大厦,以【华】字开头,然后后面一个汉字,比如第一栋大厦,我想叫做华锦大厦,金字旁的锦。」

「华字开头丶华锦大厦?」郑志杰道:「这样的起名方式倒是不错。」

杨文东笑道:「那就这样定下来,华锦大厦也需要以最快速度修建,一定要在明年年中之前建好。」

「明白。」郑志杰答应说道。

在香港最繁华的商业区,又将有一栋自己的大厦,特别是这还是会是一栋新的大厦,让杨文东也是心情大好。

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回报之一,莫过于香港的房地产了,从50年代一直到前世21世纪20年代,中间出了几次小规模的下跌,其他都是一直上涨的。

甚至不算房屋涨幅,光是租金,哪怕扣除通货膨胀,都能算得上是非常丰盛的回报了。

而中环更是香港房地产行业的明珠,放眼全球,都是能够排名靠前的高回报资产。

当天下午,杨文东回到家中后,发现来了一个客人。

「你怎麽来了?」杨文东看向小姨子,笑问道。

白玉洁一边吃着橘子,一边回道:「来看看姐姐啊,她最近不舒服,我来陪陪她。」

「也好,多谢了。」杨文东又说道:「不过预产期快到了,她也准备去医院了。」

白玉姗怀的是双胞胎,如今已经9个月了,肚子已经很大,这导致平日里也挺难受的,纵然随时有医生,可很多时候也只能忍着。

白玉洁说道:「我知道,我也一起去医院,反正那边也有地方住。」

「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我记得你不是留校当老师了?现在不工作?」

医院那边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最豪华的VIP房只是基础,亲人过去,也是有地方住的。

白玉洁笑着说道:「我暂时不用工作了,因为港府准备建另外一座大学,我会被分配到那里,目前反而闲置了。」

「另外一座大学?」杨文东心中一动,这应该就是香港中文大学了。

虽然自己穿越至今,在香港商界乃至政界都引起了不少蝴蝶效应,但对于教育界的影响,应该是不大的。

原先历史上的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也就是今年,但实际上,这个学校早在1957年就有计划了,花了6年时间,才算正式通过了英国审批。

原因也是,英国对于各个殖民地,在早期的时候都是有法律限制,只能有一所大学,可能也是考虑到殖民地的高学历本土人才太多,绝对会影响它的统治。

因此,40年代,二战之后,香港这边就成立了很多学院,将那些因为名额与关系限制而进不了香港大学的人才收纳其中,其中最出名的三家是:新亚书院丶崇基学院丶联合书院。

也就是这三家,在1957年提出合并成立香港中文大学,而英国那边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多方博弈,花了几年时间才下了许可。

白玉洁点头说道:「对啊,新大学的名字就叫中文大学,我以后会去那边教体育。」

「哦,不错,大学教授说出去,很有面子。」杨文东夸赞说道。

有些职业,就算赚的钱不多也没权利,但很有一些社会地位的,比如顶尖医生丶老师等等,这样的人,就算是超级富豪碰到了,一般也会多看重三分。

白玉洁则道:「我教体育,可没有什麽教授头衔。」

「以后说不定有机会的。」杨文东笑了笑。

这时,白玉姗也被苏依依搀扶着走了过来,前面还有小志文在边跑边叫:「爹地。」

「唉~」杨文东顺势将儿子抱了起来。

小志文跟爹地依偎了会后,随后看到白玉洁,又回头看了下白玉姗,眼神之中有了一丝不解。

白玉姗走过来后,对着小志文笑道:「来,姨妈抱抱。」

小志文自然也张手,被抱了过去,

随后白玉洁也说道:「我才是姨妈,我来抱抱。」

小志文立刻来回看,一时之间有点分不清了。

「哈哈~~就别逗他了。」苏依依也是笑说道。

「再不逗以后就不好玩了。」杨文东则笑道。

小孩子,还是越小越可爱,3岁以前都不错,只要不是很皮就行。

第二天,杨文东来到了观塘的长兴产业园,然后在厂区转了一圈后,来到了一间专门生产塑胶袋的车间。

「现在我们塑胶袋的产能是多少了?」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回道:「我们一个月的产能,已经超过1亿了,不过主要是小的,特别是那些菜市场丶普通商店用来装小东西的,需求量特别高。」

「正常,小塑胶袋更实用。」杨文东笑道:「现在菜市场卖包子的,都不用油纸,而是塑胶袋了,其他类似地方,就更多了。」

在塑胶袋出现之前,包子丶馒头丶油条这样的食物都是油纸包的,如果觉得不乾净,那就只能客户自己带乾净的布了。

有了塑胶袋后,就方便太多了,价格还便宜。

至于其他小商品,就更方便了,以前都是要靠手拿或者自己带篮子,现在一个袋子解决问题。

虽然塑胶袋乱扔可能会导致污染问题,但之前的纸袋,一样也有污染,只不过不在终端出现,而是在生产端。

「是的。」魏泽涛也说道:「海外那边也是一样,我们出口的袋子也是以小袋子为主。」

杨文东又问:「我们出厂是什麽价格?」

魏泽涛随手拿起一个袋子,说道:「这种薄袋子,出厂价是一分钱五个,是我们最便宜的袋子,厚一点的大一点的,从3厘到一分钱不等;

最贵的袋子,就是给家乐福超市的这种袋子,很结实,一般出口,也是给高端商户用的。」

杨文东算了下,问道:「那一个月,也有一百多万营业额了?」

「是的,上个月差不多130万。」魏泽涛道:「不过利润只有11万,这还是竞争对手不够多的情况下。」

「这个无所谓,现在我们保持低价,哪怕没有竞争对手,也能压制其他人进场。」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塑胶袋子的原材料聚乙烯,有其他厂家也在生产了吧?」

塑胶袋就不是暴利行业,它的本质就必须便宜,这样才能普及,然后靠着巨大的量来压低成本,从而稳定一片巨大的市场份额。

这也是早期杨文东就制定的计划。

魏泽涛回道:「是的,我们的塑胶袋也去了日本,他们那边也有化工厂开始生产这种材料了,这样一来,日本本土也就有了塑胶袋。

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其他国家也会有,聚乙烯的生产成本可能很高,但单纯的做袋子,只要有设备就行了,现在市场需求还是很高的。」

「嗯,那就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先获得市场再说。」杨文东又说道:「只有规模大了,我们才能站稳脚跟。」

「明白。」魏泽涛说道:「我这边也已经让东盛的人开始生产塑胶袋的制作设备了,只要他们成功了,不但我们的成本会降低,也能大幅度加快我们采购设备的速度。」

「行。」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塑料编织袋,调查的怎麽样?」

魏泽涛回道:「我派人去调查了下,德国那边已经有类似的技术,可以将塑料半融化后,以拉丝的方式,拉成非常薄的长片;

欧洲那边,也已经开始在用这种技术,来进行包装行业的发展,不过主要是取代木材在包装箱上的作用,还没有做成袋子的概念。」

「拉丝?」杨文东不是很理解。

魏泽涛解释道:「这是一种工业生产技术,比如工业上常见的铝型材,就是拉出来的,将金属加热到软化状态,但没有变成液体,然后通过模具挤压。」

「哦,行。」杨文东道:「那就派人去德国,调查一下这种设备的产能以及价格,我们算一下成本先。」

很多时候,技术可能已经出现了,但成本太高也不行。

魏泽涛回道:「我已经派人去了,也已经接触了几家德国能够生产这样设备的公司,等过段时间就会有具体的数据了。」

「好。」杨文东接着问道:「那湾湾那边造纸呢?」

魏泽涛道:「我已经派人去湾湾看过了,各种生产纸张的供应链是都有的,只要我们去投资,那就没什麽大问题。」

「不错。」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几年,便利贴与拉杆箱的产能,也算是逐步能够稳定了,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开拓新的产品市场了。

塑料与纸张,是我们曾经产品的主供应原材料,现在我们自己也都涉及了,那就藉助这一点,来拓展生产其他产品,保证整个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大企业的发展的思路,一般是先做好产品,然后反向朝着供应链扩张,逐步控制或者生产部分原材料,

再之后就有两条路,一是继续向前端扩张,或者是利用自己的规模效应降低该原材料的成本,再进入其他行业。

塑料的原材料是石油产业链,纸张的原材料是废纸回收或者木林,这些杨文东暂时不参与,所以就只能借着塑料与纸张,争取做出规模效应。

魏泽涛点头说道:「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纸张与塑料,这两个市场是无限大的,光是一个香港,需求量就极高,如果我们的纸张也能够打开香港市场,那比塑料的需求还要大了。」

「对。」杨文东笑了笑:「从基本的办公用纸丶到很多包装以及卫生纸之类的,市场是超级大的。」

前世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就有着多家造纸企业,甚至连香港在80年代都诞生了造纸业巨头。

自己靠着便利贴,就能有着足够需求,那进入造纸产业后,也必然会再向其他领域扩张。

魏泽涛回道:「那我会以最快速度,将湾湾的造纸厂建起来。」

「行,另外也要和我们早期一样,培养足够的人才,方便以后扩张。」杨文东又道:「纸张的海洋运输成本不低,东南亚这一块,造纸巨头也是没有船只的,而我们有。

所以以后规模大了之后,那长兴航运也能加入进来,从进口废纸丶木浆,以及后续的出口,都是能够参与的。」

全产业链的好处就是如此,只要真的成了,那除了终端销售以及前期的最基本原材料,中间这一块全是自己的产业在控制,那就足以将成本降到最低。

这样一来,要麽获得更多的市场,要麽获得更多的利润,二选一。

正巧,等香港不缺水后,自己的船也有自己的订单了。

「明白。」魏泽涛笑说道。

如今,他也知道了自己老板的布局是何等的全面,很多产业,都逐步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以后有着其他产业,那也可以这样操作。」杨文东又道:「不过长兴实业还有一个问题,你应该知道。」

魏泽涛顿了顿,回道:「我知道,目前长兴实业都是用的几年前的创意,还都是杨生您的,最近两年,都没有什麽新爆款产品了,除了塑胶袋。」

「对,你们也不能都指望我,」杨文东道:「所以后续还是得在研发上面加大投入。」

「好的。」魏泽涛也觉得有些惭愧,实在是企业基本上都是靠老板的。

杨文东说道:「不过这种投入也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你知道港府最近准备成立新的大学了吗?」

PS: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良缘喜嫁 我靠白莲人设攻略病娇男配[穿书] 黑莲花他总用美色攻略我[女尊] 逃离人渣的方法[快穿] 八零摇钱树崽崽 我死后男主他疯了 结婚进行曲[现代女尊] 作精小公主穿越后 玄学大佬归来后[重生] 穿成男配后抱紧了反派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