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477章 抄底前的准备

第477章 抄底前的准备(1 / 1)

第477章 抄底前的准备

「这两个产业做出来不难,但想要卖的好,还是得有货柜码头。」杨文东道:「要不然,海运的运输成本太高了,即使是东南亚那边,也很难走的通。」

货柜对于运输的成本控制,可不仅仅是在海运层面,陆地层面都有很大帮助,有了货柜,那东西在工厂包装好,一路上直到目的地再卸货;

而现在的传统运输模式,就是一路上不停的换交通工具,不停的装卸,还需要保护好外观甚至还有防水丶防雨丶防晒丶防刮伤撞击变形等等,为了保证这些,一路上又要很高的成本,越大件越难保护。

因此在这个时代,欧美本土也有很多家电产业,而东南亚则是家电巨贵,核心家电之中,也就电视机小一点,且单价高能够承受这种运费,其他大型家电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为什麽80年代之前的冰箱非常小的原因,做大容易,可运输成本太高。

王凤芝也知道集团层面的一些大事情,于是道:「杨生,既然我们提出了货柜码头计划,那港府应该也会推动的。」

「希望如此吧。」杨文东点点头道:「不过暂时也不急,短期内就算冰箱洗衣机造出来,也不可能那麽容易卖到欧美的,这种大家电,想打造品牌可不容易。」

就算是日本家电,也是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在美国站稳脚跟

「是的。」王凤芝接着说道:「家乐福今年的总营业额为34亿港元,这包含了香港的52家门店丶以及湾湾丶新加坡一共13家门店的数据,净利润为700万港元;

今年香港的经济也不是很好,很多人也都压缩消费了,加上怡和还与我们打价格战,所以数据不算很好。」

「怡和的人,还真是不肯放弃啊。」杨文东笑了笑。

早年自己超市做出成绩,怡和第一个跟上与自己竞争,随后几年双方偶尔和平共处偶尔竞争,但也是正常商业行为,大家都守规矩。

王凤芝道:「怡和的很多超市商铺都是属于置地的,这方面优势太大了,我们的商铺虽然也差不多,但早期也是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的,也有部分是租的。」

「没事,他们既然想打,今年我再让他们好好打一打。」杨文东道:「等年后我们一起跟周浩然开个会议,今年我就要跟怡和玩一把大的。」

所谓反周期价格战,绝对不是三星首创,很多大企业都是趁着经济危机的时候,挤压竞争对手,今天,杨文东也准备这样来一次,逼着怡和退出超市行业。

对于娱乐行业,他其实不希望香港完成垄断,因为这对自己的文化产业没好处,但超市或者其他实体经济,先完成香港的垄断,藉助巨大的市场来增加采购能力再降低价格,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香港消费者利益,也能让家乐福有着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基础。

「好的,如果我们能够垄断香港的超市,那营业额翻一倍也轻轻松松了。」王凤芝笑说道。

「对。」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还剩下长兴地产与长兴航运吧?」

王凤芝道:「是的,长兴地产去年的主要投资是在新加坡,且都是投入,外加香港这边没什麽项目,所以全年也就收一些租金,所以全年营业额只有4000万,净利润我通过平帐算成了0;

长兴航运去年的总营业额为37亿港元,包括自营与租赁船只,净利润为6800万,但这个数字有一定程度上在法律范围内是做大数据了,方便今年的买船计划,只是杨生,再购船的风险就真的很大了。」

「行,只要合法即可。」杨文东点点头,道:「等今年船只买了,后面几年可能暂时就不考虑了。」

等今年年中中东危机打起来,自己也就不用想着买船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加价杀疯了,甚至自己手中的旧船,也能卖到曾经新船的三倍这也是航运危机对于船东的机会,原先历史上的包玉冈丶董浩云丶赵从衍等等都是藉助这8年时间,成功晋级全球级别的船王。

「好的。」王凤芝说道。

杨文东接着道:「那今年的财报就这样,安心准备好过年吧,等到了明年年初,又会有不少事情了。」

1967年的春节,过的很平淡,不是杨家,而是整个香港,经济层面的打击,让很多普通人的日子都很难过,房价暴跌,很多工厂关门,直接让很多人陷入了房贷都还不起的地步。

春节之后,2月16日,杨文东在四季酒店总统套房约出了恒生银行的何善衡。

「何生,好久不见了。」杨文东笑着招呼道。

何善衡也笑道:「是啊,最近杨生可是大忙人啊,在新加坡的投资可是风生水起啊。」

「香港这边暂时不太适合投资,湾湾那边的法律不容许外资过多投资,我也就只能去新加坡了。」杨文东解释说道。

何善衡道:「是啊,最适合我们投资的就是新加坡了,最近几个月,我的不少客户都移民新加坡或者澳洲加拿大了,还好我听了杨生的建议,在新加坡以及加拿大澳洲的华人区建了分行,他们也就没有取走银行存款了。」

「现在走的人挺多的,如果能够保住他们的存款,对恒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是啊。」何善衡又问道:「杨生,今天约我出来,是有什麽事?」

杨文东说道:「有一件事我希望委托一下恒生银行。」

「请说。」何善衡笑说道:「杨生也是恒生的大股东,为大股东服务也是应该的。」

杨文东道:「最近地产市场暴跌,很多人还不起贷款丶或者想要离开香港,恒生银行内部应该也有很多这样的客户吧?我希望能够拿到这些物业信息以及资料。」

虽然如今还没有到67年下半年,那个时候房价是最低的,但如同之前自己抛售大量物业一样,现在自己想要收购大量物业,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必须早做准备。

只要涉及的规模够大,那就不可能在最高峰套现,也不可能在最低谷抄底,只要到了接近,就应该准备开始了,而且现在他也只是想要收集资料。

何善衡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杨文东的意思,便问道:「杨生是准备抄底?」

「算不上吧,目前只是要一点资料。」杨文东道:「而且不光是恒生银行,其他银行内部如果有类似的情况,我也可以考虑,前提也是能够先拿到资料。」

香港的物业出售挺多的,他也不至于盲目购买,所以先获得资料,再根据需求抄底。

何善衡又道:「杨生,这些资料可都是银行需要保密的?」

「放心,我不需要业主的具体信息,只要一些欠款较重的物业信息,包括欠了多少我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比例或者非常严重就行。」杨文东说道:「这样能方便我选择合适目标。」

合适的收购目标太多了,有一些业主会主动释放要出售的消息,但也可能不会,这种情况下,想抄底就得快速找到成功率高的目标,一般来说,欠债越重成功率越高。

而负债信息这些的,外人是很难知道的,只有银行内部知晓。

「行,我这边的没问题。」何善衡点点头说道:「其他银行的话,华资银行那边我去问一问,但应该也不是问题,如果杨生可以购入的话,对这些银行来说,也会低一点风险,但具体资料也肯定不会透露。」

「好,那多谢了。」杨文东说道。

虽然自己旗下也有一些关注地产的部门,但怎麽着也是比不过银行内部人员的,这个效率最高,也能很快给自己提供一些资料。

何善衡又道:「杨生这次只要商业地产吧?工业与住宅地产考不考虑?」

杨文东回道:「工业地产可以考虑,住宅地产除非是大批量且位置在一起的,不然不考虑。」

哪怕是简单的收租管理,位置太过于杂乱也会影响管理成本,虽然收购一些简单住宅以后也能赚,但收购商业工业地产可能赚的更多且管理方便,那自然优先后者。

「OK,我明白了。」何善衡爽快答应道。

与何善衡会面的第三天,杨文东便收到了第一批资料,里面一共有60多个物业,大部分还是位于港岛的。

随后,他便安排助理叫来了郑志杰与方先名,然后将资料交给了他:「你看看。」

郑志杰看了会后,道:「这些资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了,那现在就去尝试收购这些资料吗?」

「暂时不急。」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先根据这些物业,查到背后人的资料,恒生银行受限于职业道德,没有将业主信息给我们,我们自己查就行了。

查完之后安排人盯着,如果他们紧急出售,我们就接触,如果没动静,那就等等。」

离房价大腰斩只有4个月了,这四个月时间,他要寻找等危机之后,最容易下手的目标,因为危机在67年底也就结束了,虽然那个时候房价也不是很高,但很多物业别人就不会出售了。

房地产行业,总归就是讲信心的,有了信心哪怕此刻房价低,聪明人也是不会出售物业的,因此,他的抄底时间也只有半年。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港府那边关于货柜码头,有没有什麽进展?」

郑志杰回道:「还没有正式公布出来,但听说怡和丶太古丶会德丰丶黄埔这些英资公司都去过港督府了,不知道是不是商讨的这件事。」

「效率真低。」杨文东点点头说道:「那就安心等着吧,等过几个月有机会再问一下。」

港英政府的效率在很多事情上是非常低下的,就比如早年建水库丶向内地买水丶海底隧道等等,一边觉得香港需要,一边觉得建成后可能会亏钱,于是拖拖拉拉,等到了真的确定需要了再紧急投资又很晚了。

自己提前推动货柜码头,除了自己可以获得码头收益之外,也的确能够帮到香港制造业乃至全体经济,但能不能成,还是得看港府,如果不行,那就只能等到70年代初跟英资竞争了,那个时候内地与西方国家交好并恢复五常联合国地位,香港的华资便可以正式开始崛起了。

随后杨文东又看向方先名,道:「老方,你这边也准备好资金与金融机构,未来几个月内,我会大规模投资香港的股市,特别是几大英资洋行的股东资料,也要调查清楚。」

经济危机影响可不只是地产市场,香港的股市也是一样的雪崩,怡和丶置地丶九龙仓丶港灯等等,可都是最优质的资产,只要自己这一波抄底成功,那等到合适时机,就可以彻底掀起「华英大战」了。

「没问题,我这边已经有了很多英资上市公司的资料,后面我会再详细核实。」方先名立刻答应道。

只是他心中也非常震惊,自己老板要查询英资大洋行资料,难道准备对这些洋行动手?还是只是单纯投资?

后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单纯投资,这些英资洋行的经营能力很一般,只是因为祖辈多年努力,肉太肥了,所以规模仍然很大。

可如果要动手,港府那一关不好过吧?以长兴集团今日今日的规模与实力,其实丝毫不惧香港那几个英资财团,甚至就算是滙丰,如果没有官方「准央行」背景,那比起长兴集团也是有所不如的。

只是想要对付他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经济,而是ZZ,毕竟现如今还是港英政府当道,以长兴集团的规模,善意收购一家英资公司,那还好说,可一旦对一家大型英资公司动手,那港府会不会插手,就不确定了。

随后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郑志杰,显然二人所思考的问题应该差不多,只是这种问题,他们也不敢直接询问老板

PS:求月票

最新小说: 续篇,没有配角名的书。 慕总的在逃娇妻 第一次做人 在世界遗忘的那角 天灵灵地灵灵 上上籤 人间阎王 不小心睡了男友老板(1v2)高h 哥哥,红血管 补习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