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宋枝年是在走廊拐角处看见姜可宁的。
她还跟从前那样,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安安静静地靠在一个地方专注地看,微风把她耳朵两旁的头发往后吹,露出一张白净小巧的脸蛋。
宋枝年感觉自己快迈不动腿了,手心好像在隐隐约约冒着冷汗,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么按照常理,在姜可宁看见他的一瞬间,梦境就会破碎。
他已经找到姜可宁了,十七岁的、活生生的、他的姜可宁。
算了。
宋枝年穿过三三两两、围在一块儿聊天的同学,边走边害怕又后悔——千万不要是假的,为什么我以前不认识姜可宁呢?
姜可宁刚发觉到身边有一个人站着的时候,正读到小说里的高潮情节,女主角被困在了散发冷气的实验室里,呼救无果,正一点一点地流失体温。
她的眼睛看着一行一行的小字,不舍得移走,直到手腕被轻轻拉起,又被有些用力地握住。
一张她十分熟悉又从未勇敢注视过的脸出现在她面前。
手腕处传来不属于自己的温热,那个人掌心略微粗粝的触感让她全身仿佛过电一般,在正处于末尾的冬季,找回了温暖的体温。
“姜可宁,我来了。”她听见宋枝年对她说。
11.
上辈子的宋枝年和姜可宁的交集始于一班错过的高铁。
在火车上,宋枝年三两句话知道了姜可宁跟他报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学院,但是专业不同。
大学里的同学之间本就交集不深,下了课各过各的互不打扰,更别提不同班的了,就算搭上高中校友这层关系,见面的理由也几乎为零。
据后来姜可宁的自述,宋枝年知道她大学时参加了很多社团,但当时的宋枝年沉迷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周末放假都不在学校,对社团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就这么的,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姜可宁在各类社团里待了一整年,都没有碰见过一次宋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