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1 / 1)

('

他走这么急干什么?

难道是看上了报纸上的皮草广告,也打算搞一件来穿?

还别说,就自己老师的这个身高、体型和颜值,他穿什么衣服都能驾驭得住。

……

在卡耐基研究所里,哈勃正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打算在一个月之后的美国天文学会的新年会议上,向他的同行们展示自己的最新发现。

所以他没有再返回加州的洛杉矶,而是留在了华盛顿特区,为即将到来的元旦演讲撰写演讲稿。

当他读完了陈慕武从哥本哈根发来的电报之后,哈勃颇有些“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陈慕武在电报中表示,自己站在哈勃这一边,站在真理这一边。

他还列举了一个中国俗谚“天的外面还有天”,来坚定支持“在银河系外还有其他的星系存在”这个观点。

之后,陈慕武向哈勃索要各个星系的具体数据。

并且他还在电报中向哈勃表示,如果能得到发现者的授权的话,陈慕武愿意在即将到来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向全世界公布哈勃的这个重大发现。

哈勃没想到,自己的新发现居然这么快就飘过了大西洋,传到了欧洲。

而且在大洋彼岸,也很快就有人站出来支持自己。

这个人还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新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发现者,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都颇有建树的陈慕武。

在美国科学界一切都向欧洲看齐,以欧洲为尊的最后几年时间里,陈慕武虽然年轻,但他的学术地位却也是非常高的。

并且这个从前完全和自己没有交集的陈慕武,他居然表示愿意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公布这个大发现。

电报上的内容,实在是让哈勃受宠若惊。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举世瞩目程度,远比美国天文学会的一次例行会议要高。

虽然没有广播转播,但是一定会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全程跟踪报道这个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

如果陈慕武真能在颁奖典礼上,向全世界公布他哈勃的这个重大发现。

且不论,这将是无比光荣的一件事。

关键是,说不定自己近几年的工作成果,也就能很顺利地被世人所接受。

美国天文学会那帮冥顽不灵的老家伙们,或许也不会再一味地否定河外星系这件事,而是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激动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哈勃,在最终平复好心情之后,就立刻找出自己测量得出的数据,跑到电报局,按照陈慕武留下的电报地址,给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发出了回电。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当然也是因为陈慕武在去电的最后注明,时间紧迫,他可能马上就要离开丹麦,而前往瑞典领奖。

如果哈勃不能及时复电的话,很可能就会错失这次机会。

……

最终,陈慕武还是有惊无险地拿到了这些星系距离的具体数据。

哈勃一共发来了十七个星系的距离,其中有十四个都在斯里弗于1917年论文观测的那二十五个星云之中。

剩下三个星系则是头一次见,因为没有对应的速度,也就只能被陈慕武排除在外了。

现在速度和距离都有了,能揭示宇宙正在膨胀的数据被陈慕武攥在了手里,他终于能按照原计划进行这个即将到来的演讲了。

不过他现在可能没什么时间,因为去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典礼的宾客,已经陆陆续续地集结到了哥本哈根。

从英国出发的卡皮察一行人,走的是陈慕武的老路。

他们也从诺维奇港乘船离开英国,但是并不在丹麦的赫尔辛格弃船登岸,而是直接去往瑞典在北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哥德堡,然后再从哥德堡坐火车直接去斯德哥尔摩,不会来哥本哈根和陈慕武汇合。

但是除了他们之外,无论是从德国哥廷根出发的布莱克特,还是从法国巴黎来的德布罗意、叶公超和艾芙。

欧洲大陆上来的这些人如果想要去瑞典的话,就必须从德国的罗斯托克港下海,先到丹麦的盖瑟港,然后再到哥本哈根,接着渡过厄勒海峡到达瑞典的马尔默,最终从马尔默坐火车抵达斯德哥尔摩。

哥本哈根处于这条路线的必经之路上。

首先到来的布莱克特,两人自从四月份在布鲁塞尔分别之后,已经有七八个月的时间没有见面。

虽然布莱克特和老朋友陈慕武见面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拥抱了后者一下。

但是在见到玻尔等其他人之后,布莱克特仍然表现出一如既往的那般木讷和不善言辞。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