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硬派的代表人物,是还不知道自己也是罢工原因中一环的财政大臣丘吉尔。
他觉得首相鲍德温理性得有点过头了,不如直接派出士兵。
而作为最大的在野党,工党同样不是铁板一块。
名字中就带有“工”字的工党内部,自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工人们去维护自身利益。
但是还有人数更大的另一部分人,害怕这次罢工,可能会让他们和那些声援罢工的苏联共嗯主义者联系到一起,从而损害该党的声誉。
毕竟之前麦克唐纳内阁倒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封季诺维也夫书信,让英国人认为工党是共嗯国际的英国代理人。
他们现在是矫枉过正地不想和苏联人之间扯上一丝一毫的联系,更害怕这次罢工的工人当中,真的出现几个真正的革命者,让英国走上沙俄的老路。
到时候白金汉宫上红旗飘,乔治五世一家被处决,上议院和下议院被解散。
没了议会,哪里还有什么执政党和在野党?工党不也就跟着没有未来了吗?
所以工党中的大部分人,反而对这次罢工还持有很深的抵触情绪。
学术之城剑桥郡,再次被卷入到了这件事情当中。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最顶级的大学,除了能培养出无数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同样也为英国培养着一代一代地政治家。
那些和英国政府立场一致,希望罢工尽快结束的保守派学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静观其变。
而那些受到红色苏联影响和鼓舞,站在工人一侧的学生们,则是用各种方式声援着工人们。
对政治话题十分不感冒的卢瑟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下了死命令,大家都应该一门心思扑在实验上,谁也不能在实验室里谈论这件事情,更不能对这件事情发表看法。
他虽然没点名,但人们都知道,这位主任针对的是那些经常在实验室谈论共嗯主义的几个人,包括他的爱徒卡皮察。
在卢瑟福的眼里,陈慕武这个一心扑在粒子加速器上的另一个爱徒,比起不让他省心的那些学生来,就可爱的多了。
但他不知道,陈慕武同样是剑桥大学里最激进的一个秘密组织,剑桥使徒社的成员之一。
在使徒社的每周例行聚会上,大家对这次罢工的讨论很热烈。
陈慕武了解到的各种有关罢工的消息,绝大部分都是从聚会中听来的。
这些使徒们不但商量着向工会捐钱,支持煤矿工人们继续和资本家们斗争下去,还打算用真名或者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这次罢工进行声援。
捐钱这件事,没人来问陈慕武捐不捐。
虽然在卢瑟福眼中,陈慕武这个学生是卡文迪许实验室里最有钱的,所以才游说他放弃麦克斯韦奖学金。
但是在剑桥使徒社的这帮公子哥儿眼里,陈慕武拿到的各种奖金,再加上他靠着陈乔治系列获得的版税,和从企鹅出版社处拿到的股东分红,根本不算几个钱。
不过发表声援罢工文章,他们还是征求了陈慕武的意见。
让大家失望的是,他们的陈兄弟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和之前他参与有关话题讨论时同样消极。
有的人心中甚至开始思考,他们之前只因为陈慕武的智慧,而没考虑到他的立场,就把他招入使徒社,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
有人支持罢工,就有人反对罢工。
伦敦城内,有一些人把自己的私家车拿来当作共享汽车,方便人们出行。
也有人在这次罢工中看到了商机,组织了私人运营的巴士,企图在这座基本陷于瘫痪状态的伦敦城里大赚一笔。
英格兰的伦敦和苏格兰的爱丁堡,连接这两个英国最重要的城市的火车,也靠着志愿者司机的加入,重新开行起来。
结果那辆行驶在铁路大动脉上的英国最快的蒸汽机车,“飞翔的苏格兰人”号,却因为罢工工人的破坏,在纽卡斯尔附近出了轨。
在这种情况下,陈慕武写完了他的路径积分论文。
卢瑟福不懂,也不想懂这篇论文的内容。
他认为这只是因为罢工导致之前订购的起电机零件,不能通过铁路运送到剑桥,导致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所以陈慕武闲着无聊,才去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来打发时间。
卢瑟福一直都认为,这种同情罢工应该不会持续多久,除了生死攸关的煤矿工人之外,各行各业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原状。
他给陈慕武的建议是,让他等交通恢复之后,自己再派人把论文送到伦敦的皇家学会也不迟。
可是这个好学生偏不同意卢瑟福的想法,表现出一种很急切想把论文发表的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