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记者别找每天等在实验室里报道新闻的那个克劳瑟,那个人在罢工中表现出来的立场,我不太喜欢。”
卢瑟福虽然没有针对之前陈慕武在《英国工人报》上发表文章这件事情找他谈话,但还是在今天用这种杀鸡儆猴的方式,企图敲打他一下。
“至于专利费的分配问题,我也不操心这种事情,你们日后和詹姆斯再研究就是了。
“陈,我现在只关心一件事情,既然这个起电机的电势差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那么大概什么时候,能把它真正利用到加速粒子当中去?”
陈慕武想当然地就要脱口而出“分分钟”这句话。
有了足够的电势差,那么想加速粒子,不就只差粒子源、真空管和目标靶,就能完成粒子从加速到轰击的全过程了么?
对了,粒子源。
阿尔法粒子从天然放射性中就能找到,而且本身的能量就不算低,再放到加速器里加速一次,多少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那么要被加速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也就只剩质子一种了。
质子……怎么获得来着?
陈慕武大脑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还以为像老汤姆孙发现电子那样,从阴极射线当中能很容易地得到。
但再一想想,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想要质子源,必须从氢气入手,先把氢气变成氢气、质子和电子的等离子体,然后再用加电压的方法,把质子从中给分离出去。
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但肯定不能说今天刚把起电机建好,明天就能用它来加速质子,轰击各种靶元素。
所以他也只能给卢瑟福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现在只缺一个质子源,等研制成功之后,就能第一时间对质子进行加速了。
“不过如果老师您想实验一下的话,我们也可以试试加速阿尔法粒子,复现一下之前布莱克特在照相底片当中发现的那个核嬗变。”
“我觉得那个就没什么必要了,那一事不劳二主,你们干脆抓紧时间,把质子源也给搞出来,越快越好!
“如果后面没有其他工作的话,那今天就先散了吧!等到晚上,大家去老鹰酒吧畅饮一番,我请客!”
“万岁!”
“主任万岁!”
卢瑟福背着手,走出了这间专门用于建加速器的房子。
对于陈慕武的工作,他还是很满意的,好学生总是能想到绝妙的点子,并把它落到实处。
现在有了能加速质子的大杀器,以后就再也不用天天守着阿尔法粒子源去撞大运式地轰击粒子了。
等这个粒子加速器彻底投入使用之后,从氘开始,什么氦、锂、铍、硼,这些质量较轻的原子核,我要挨个给他们轰击一遍!
陈博士如此尽心竭力,也该给学院或者学校那边打个申请,给他申请个教授职位了。
不然都毕业两年了,还天天顶着个博士的头衔,万一这世界上其他学校用高官厚禄来挖他的墙角,年青人顶不住诱惑又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和他心有灵犀的老师老汤姆孙,也为即将召开的剑桥大学评议会,准备好了一份新的提案。
第194章 冯·诺依曼挖墙脚
起电机研制成功的当天晚上,卢瑟福自掏腰包,请这个小组的几个小伙子们到老鹰酒吧里喝酒。
酒过三巡,醉眼朦胧,恍惚间,他越看越觉得自己这个中国学生陈博士越顺眼。
陈慕武来剑桥大学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取得的各种成果,两只手加在一起都数不过来。
其间,他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虽然得奖的背后,大部分都是陈慕武本人的天分和努力。
但难道他这个做老师的,就没有一点儿功劳吗?
如果没有他在全欧洲和美洲的学术界帮忙串联,请各位好友、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提名,那陈慕武还能不能拿这个诺贝尔奖?
估计、呃、不出意外的话当然也能,毕竟他取得的成果实在是太多了。
可无论怎么说,明面上陈慕武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
伦敦的老布拉格,把自己的儿子小布拉格培养成当时最年轻的诺奖得主,那是舐犊情深,有一定的私心在里面。
可自己培养陈慕武,那可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除了师徒情之外,两个人之间也再没有任何关系。
陈慕武能打破小布拉格最年轻诺贝尔奖得主的记录,一定程度上,不是正能说明,自己的教育水平很高么?
按照陈博士家乡的一句谚语,这就叫做,全世界都有自己种下的桃子和李子。
陈博士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给卡文迪许实验室拉来了不少的经费赞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