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这件事是真是假,似乎还有些存疑。
因为毕竟胡适确实在1926年出国赴美,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一个早就跑到国外的人,是怎么才能给徐志摩和陆小曼当媒人,又怎么能出现在他们的订婚宴和婚礼上呢?
但现在这件事是真是假也不重要,因为徐志摩早就为媒人选到了更好的人选。
或许在两年之前,全国范围内的青年学者,确实是胡适最有名。
虽然当时初出茅庐的陈慕武,已经能在上海和爱因斯坦谈笑风生,又能北上到北大去讲学。
但邀请陈慕武去讲学的,却正是这位胡适。
可随着陈慕武拿到了奥运会游泳金牌,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物理学以及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是他的年纪还很年轻,胡适虽然也叫中青年,但是1891年出生的他,比陈慕武足足大了十一岁。
现在的中国,陈慕武才是国内学术青年才俊中的第一人。
甚至他都可以拿掉“学术”二字,直接就是全中国青年人的代表。
如果此时就有联合国的话,那估计陈慕武隔三差五就要到联合国演讲,比如什么《我和我的物理学家朋友们》。
只是很可惜,陈慕武不抽烟,更别说什么维新派和守旧派,锐刻5和芙蓉王了。
也不知道他不抽烟,学历太高而且很会读书这些因素,会不会对他去联合国演讲有什么影响。
那徐志摩还找什么胡适做自己的媒人?
他直接把目标瞄准了刚刚回国不久的陈慕武。
徐志摩甚至都认为这就是天意,为什么自己恰好要结婚的时候,陈慕武又恰好回到了国内呢?
于是才有了他们那天在杏花楼中,见的这一面。
徐志摩向陈慕武提出了给自己做媒人的要求,他一心觉得陈慕武肯定想都不想就直接答应。
然后徐志摩就听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陈慕武一开始确实是想看梁启超怒斥徐志摩的这场乐子,就算徐志摩这次邀请他做媒人,他都觉得无所谓。
但是,徐志摩不该说出来陆小曼自幼生活在北平,他不打算让新娘子和老师梁启超折腾到上海,于是决定在北海公园里举办这场订婚宴。
陈慕武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才舍弃了在剑桥大学用自己研制的粒子加速器,进行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加速粒子的实验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他现在分秒必争,哪里有什么闲工夫,为了看一场乐子,就浪费掉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往返折腾去一趟北平呢?
如果他人真到了北平,那也就不是参加一场订婚宴那么简单的事了。
前不久,三所大学邀请他去讲学的人都已经追到了天侓站的站台上。
他如果去了北平,就如同大肥羊进到了狼群,想走又谈何容易?
陈慕武现在还不愿意把自己的真正目的给讲出来,只说是瑞典王储即将结束在北平的访问,马上就要到上海来。
自己必须在这里为即将到来的瑞典王室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能丢了我们中国的脸面。
被拒绝的徐志摩一脸失落,白吃了一顿请的陈慕武,只好给他画大饼,说自己十月份一定会参加婚礼的。
总归是要把眼前这个尴尬给糊弄过去,而且陈慕武说的也不是假话。
今年十月份他必然会参加一场婚礼,只不过不在上海,而在巴黎。
即便如此,徐志摩还是没能调整好自己失落的情绪。
因为自己和最喜欢的人订婚,自己最好的朋友却不能出现在现场。
他现在或许还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但恰恰是这个真爱,花钱大手大脚,掏空了徐志摩的钱包。
这才让他迫不得已,在全国各地奔波演讲,只为多赚些报酬来养家糊口。
最终导致徐志摩登上了那座飞机,结果就一直像仙鹤那样飞在了天上。
中国人一直都讲究劝和不劝分,而且现在徐和陆两个人正是处在热恋之中。
陈慕武如果劝他别结婚,那就是读不懂空气。
只能等以后徐志摩被这位花钱如流水的陆名媛掏空了钱包以后,自己再向他抛去到斯德哥尔摩任教的橄榄枝了。
那时候是一定没有从国内飞向瑞典的航班的,徐志摩只能坐火车或轮船,总不至于再遇到飞机失事这件人间惨剧。
自从那天吃完了杏花楼的这一顿饭,陈慕武就算是彻底出关。
他出关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拜访那些曾经递过来名片的达官显贵,也不是到和杏花楼饭馆同在四马路上的《申报》馆,联系馆内的记者赵君豪,接受他的专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