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页(1 / 1)

('

苏联除了从沙皇俄国时期继承下来的数学老底子,还有门捷列夫留下来的化学家里之外,其理工学科的研究水平很是薄弱。

虽然近些年来,因为苏联和德国有着秘密的军事合作,苏联从德国那里接收了不少一战前的欧洲先进工业,也向德国派了一些留学生。

可即便如此,苏联面对的理工科缺口依然很大。

而且近年来,随着德国国内的一股新兴势力的崛起,整个德国国家的风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国内的人民对苏联这个国家的态度也从友好渐渐向抵制转变。

这让本就不富裕的苏联对外交流科技的机会,更加雪上加霜。

万一某一天德国和苏联交恶的话,之后的苏联再想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当中,就只能等像索尔维会议和国际数学家大会这种每隔若干年一次的专业性学术大会了。

如果不能频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那么苏联和西方在科技层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在众多的西方国家当中,和苏联隔波罗的海相望的邻国瑞典,算是对苏联来说比较友好的一个国家。

他们在签证方面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卡的十分严格,但因为瑞典国内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学,苏联政府也就没有向瑞典派出过留学生。

然而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陈慕武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创办起了这所王子学院。

陈慕武不但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且在数学、化学、天文学、文学甚至体育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有的人更是早就已经下过断言,说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是爱因斯坦的年代。

而在爱因斯坦之后接下来的这二十年时间,则属于陈慕武所有。

而且王子学院其中的教师并不只有陈慕武一人,他不但邀请了许多像他一样的科学新星到王子学院任教,而且还有一批早就享誉世界的老科学家也到了斯德哥尔摩给陈慕武坐镇,里面最出名的就要属陈慕武的丈母娘,世界上唯一一个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由这样一颗在科学界冉冉升起并且异常明亮的学术新星牵头,组建出来的这一所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王子学院。

虽然建院时间还没有一年,但经过苏联的教育部门研究判断后得出了结论:这所王子学院的教学水平达到欧洲一流,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且瑞典也能算是对苏联比较友好的国家,向王子学院方面派遣苏联留学生,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还有一条优势在于,陈慕武本人也是苏联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在苏联政府方面也是挂了名的对苏友好人士。

但是苏联这件事办的不太地道,他们没有事先和陈慕武商量往王子学院派遣留学生这件事,而是在中国国内的选拔考试结束以后,企图在这八十多个老师和学生的签证问题上,来一手“挟天子以令诸侯”,用签证这件事情逼迫陈慕武答应他们派遣大量留学生去王子学院学习这个要求。

本来,接收到了选拔考试完美落幕这个电报消息的陈慕武很是兴奋,他这么多年来四方奔走促成了这件事情,现在终于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可没想到又过了几天,陈慕武又连着收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来自苏联教育部门,里面的内容是商量有关向王子学院派遣苏联留学生这个问题。

另一封就是施汝为从上海发过来的,里面的内容除了复述苏联方面的要求之外,还特意注明,这些学生乘坐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签证,也因为这个问题被卡在了上海。

现在这个时间段,南京政府已经彻底和苏联方面断交。

但是苏联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不说是在边疆地区,在中国内地也没减少太多,原因就在于这一条位于东北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按照双方签订的条约,理论上是由中国和苏联共同管理。

但实际上,苏联方面一直都没有履行相关的协定,对于应该交还给中国的非铁路营业项目,比如电报、电话、矿山、图书馆、天文台和学校等等,并没有交还给中方。

而作为铁路,最重要的部门铁路管理局也全都由苏联单方面控制,将近三千名的职员当中,只有不到四百名是中国人,所从事的工作也多为翻译或者低级职员。

哪怕中国和苏联已经断交,但是中东铁路却依然作为一家公司独立运营着。

和苏联断交的南京政府,虽然看这家铁路公司很不爽,却没有什么办法。

一是因为虽然民国在名义上重新恢复了统一,可是东北地区在实际上的掌权人却不是南京的中y政府,而是在张家的第二代掌门人张学良手里。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