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之中,白景善与好友盛长柏相对而坐,原本应该在一旁的齐衡却因为被他娘禁足在家,缺席了今天的庆祝活动。
“探花郎,小店十分有幸,能否请您留下墨宝!”酒楼的老板舔着脸来到桌子旁,满脸堆笑之意。
果然,人火了之后,身边的笑容就会多一点。
原本剧情中的顾廷烨,在京城名声败坏,哪里会有商家主动过来要求墨宝的,简直是不可想象。
可是眼前这一幕就是这样发生了,甚至是所有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违和的地方。
白景善笑着接过笔,随手写就了一首诗,也不算如何应景,扔了笔后大笑着离去。
……
又过了几日,京城之中大规模的庆祝早已经结束,繁华热闹又重归寂静。
今年的新科进士已经拜见完了座师,参加了老皇帝开设的琼林宴,如今早已经各回各家。
宋代喜欢流行榜下捉婿,甚至在科场选婿者,不乏“饥不择食”者,将习俗所重视的阴阳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抛之脑后。
最夸张的人家,为了捉到一个新科进士当女婿,甚至是这位新及第进士是否还是单身都来不及考虑。
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身材体貌姿态都是不凡,被一个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壮丁将青年簇拥至其家,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
没过多久,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辞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
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但是这也算是正常情况,最极端的时候,有时年龄也是可以不考虑的。据说曾经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
他当即并未拒绝,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好在白景善和盛长柏都不是寻常之辈,也没什么不开眼的人家来抓他们去当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