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也想快,但这是快得起来的事吗?”
“那你不去调研,跑我这儿来做什么,难道中午没人管饭?”
葛局长回头看看停在外面的001,笑道:“三野,我们光在岸上看不出什么,你能不能开船带我们去江上看看。而且渡口选址不是找地方盖汽车站,要考虑到航道、航线等情况,要听听你们和港监的意见。”
“我要问问王队长油够不够。”
“别给我下套,张无赖不知道你们的油舱有多大,我是知道的,我可没那么多钱给你加油!”
“老葛,你既然知道001的油舱有多大,那应该也知道001有多耗油。你们交通局要去江上考察调研,凭什么让我倒贴油钱?”
“001是我们交通局送给你们的,整条船都白送给你了,带我们去江上看看不是应该的么。”
听上去有点道理,张均彦觉得沿江派出所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小气。
徐三野可没那么好说话,敲着桌子说道:“老葛,你这个理由不够充分,你这话我不爱听。”
葛局长笑问道:“怎么就不够充分。”
徐三野回头看看韩渝,很认真很严肃地说:“001的今生前世,我以前不知道,现在很清楚。它以前是国营砖瓦二厂买的,后来发现自备船队不划算,就把它抵给航运公司当运费。
航运公司后来改制,没人愿意承包这条拖轮,也没钱维修保养,就这么一直闲置到快报废。再后来我提出把它拖到白龙港,杨局帮我找县领导,县领导给你打电话,你最终同意的。”
“是啊,不就是我送给你的么。”
“拖轮是你的吗,你凭什么送!”
徐三野脸色一正,强调道:“航运公司虽然隶属于交通局,但据我所知从成立船民合作社到组建航运公司,再到航运公司改制,航运公司不但没从县里获得多少投资,反而为县里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也就是说拖轮是航运公司的,是全体船民的,其中就有咸鱼家一份儿。我徐三野只欠航运公司的,只欠船民的,不欠交通局的,更不欠你老葛的。想用船可以,先去加一千块钱油,否则免谈。”
第168章 长大了!
吃完饭,去南通。
徐三野觉得一箱青岛啤酒拿不出手,让老钱准备点沿江派出所的特产。
所里现在已经没人吃鱼了,但老钱只要有点时间就去捕鱼捉虾。
他又不拿去卖,主要给大家伙往家带,连白龙港派出所的张俊彦和老刘都跟着沾光。
考虑到韩工家是真正的城里人,鲫鱼人家不一定看得上。
老钱把吊在水里的几口笼网都提上来,把养了好几天的两条志花(桂鱼)、三斤多白条、一斤多刀鱼和两斤多长江白虾,都装进用白色“杰布卡”(打油的白色塑料桶)做的鱼包里。
志花鱼很好吃,没什么刺儿,现在已经很少了。
白条和刀鱼刺儿很多,以前都没什么人吃的,现在居然也很贵。
虾都是用搬罾捞的,一次捞不到多少,这两斤虾不知道积攒了多少时间。
用他老人家的劳动成果送礼,韩渝有些不好意思,借口不好拿不想往南通带。
结果徐所说人家帮着修雷达,所里不能没点表示,况且今后雷达如果再出现故障还要请人家帮忙,韩渝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带上。
乘坐长途汽车赶到南通,已是下午四点半。
背着旅行包,一手提着一箱罐装啤酒,一手提着装有鱼虾的塑料桶走出汽车站,只见学姐正站在一棵梧桐树下欣喜地招手。
天气热,衣着都很单薄。
她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下身穿着一条碎花裙,脚穿一双漂亮的小凉鞋,看上去比春节时更高挑,更漂亮。
“三儿,这儿呢。”
“看到了,柠柠姐,你怎么剪头发了。”
韩向柠甩甩短发,笑嘻嘻地问:“不好看?”
韩渝愣了愣,嘿嘿笑道:“不是不好看,是有点不习惯。好好的长头发,为什么要剪。”
“每天洗头梳头麻烦,而且我又不再是孩子,不想跟檬檬一个发型,也不想跟以前那样跟她穿一样的衣裳。”
“这样也好,省得搞不清楚谁是谁。”
“你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这是带给谁的?”
“带给你爸的,啤酒是我从青岛买的,鱼和虾是钱叔给的。”
“知道给我爸带东西,看来我爸没白疼你。”韩向柠接过塑料桶,放到小踏板上,回头问:“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韩渝挠挠头,一脸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顾上,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