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参加过98抗洪并且跟“驻港部队”打过交道的副连长不禁打了个冷战,忍不住举起酸痛的胳膊:“政委,能不能让他们少灌点,他们每次都灌那么满,既不好背,也背不动!”
“你要是不提醒,我差点搞忘了,我马上联系团长,让团长给他们打电话,请‘驻港部队’的老班长们少灌点。”
“政委,他们的船来吗?”
“这我真不知道,现在顾不上那些,立即回去组织党员守堤,让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整。”
“是!”
……
顶着暴雨在泥水里整整干了一夜,一个个累成了死狗,“赶紧”也好,“抓紧”也罢,想快也快不起来。
一个少尉排长一边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洪水齐腰深的马路上往前艰难跋涉,一边有气无力地问:“连长,启东预备役营是哪儿的预备役部队,驻港部队跟启东预备役营有什么关系?”
“启东预备役营就是启东预备役营,他们的营区在启东港,启东港有一条香港路,所以他们就叫驻港部队。”
“启东在哪儿?”
“在江苏省,是一个县级市,离上海很近。”
“江苏省离南宁多远啊,他们还千里迢迢跑南宁来抗洪?”
“人家是专门抗洪抢险的预备役部队,等他们到了你就知道了。”连长想到“驻港部队”那恐怖的输送沙袋的能力,觉得应该做点准备,回头道:“程富,交给你个任务。”
“什么任务?”
“你不用守堤,你立即去问问地方上的同志,附近哪儿有劳保手套卖,多买点,至少要保证一个人两双!”
“我没钱!”
指导员没参加过98抗洪,但不止一次听战友们说过“驻港部队”,岂能不知道连长的良苦用心,急忙道:“赶紧找司务长,动作要快,必须在半个小时内到位。”
“是!”少尉排长不敢再问,急忙跑过去找地方干部。
连长转身看向官兵们临时休息的地方,问道:“指导员,区里早上送来的矿泉水和方便面有没有了?”
“还有点。”
“驻港部队来支援我们,我们不能没点表示,等他们把沙袋送过来,我们要热情接待。”
指导员哭笑不得地说:“连长,我虽然没见过他们,但听说过啊。人家98年抗洪时就吃得比你们好,而且不知道好多少,人家能看得上区里送给我们的那点矿泉水方便面吗?
“礼多人不怪,送不送是我们的事,收不收是他们的事。”
“行。”
第1074章 跟98年不一样!
邕江有两副面孔,不发洪水时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母亲河,是南宁人民的饮用水源、黄金水道和重要活动场所。可一旦发洪水,它就变成了摧毁家园的凶兽!
启东预备役营的抢险车队是在向导带领和交警护送下一路涉水过来的,放眼望去,市区都变成了一片泽国!
来不及往邕江排的雨水,导致城市严重内涝。
地势高一点的地方是齐腰深的水,地势低的只看见屋顶上的瓦了。随处可见漂浮的锅碗瓢盆,孩子们无忧无虑,站在竹排上看热闹。
这里的灾情跟98年的荆州完全不同,启东预备役营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虽然有大型工程机械,可挖掘机和装载机很难转运到险工险段施工。
事实上邕江全线告急,处处是险工险段。洪水在不到两天内暴涨十几米,全靠三十多万军民紧急用沙袋抢筑的“白色长城”抵挡。单薄的子堤跟纸糊的差不多,大型施工机械开不上去,就算能开上去也放不开手脚施工,不然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导致子堤溃决。
市防指和401军首长研究决定,让启东预备役营发挥装备优势,在地势较高处用挖掘机、装载机和专业的自动沙袋灌装机取土灌装沙袋,再用底盘高、载重量大的十六辆大型自卸车和两辆铰链式重卡把沙袋运送到最危险的堤段。
土石方施工,这对启东路桥公司而言就是日常施工。
赶到取土点不到一个小时,两个巨大的沙袋灌装车间就已经搭建好了,两台装载机把两台大挖机刚才挖的土,一斗接着一斗往自动灌装机的料斗里送。
一个个缝好口的沙袋,被官兵们扔上皮带输送机,源源不断地往自卸车上输送。
雨还在哗啦啦的下。
做了近两年营长不再是“施工小白”的杨建波,冒着雨跟匆匆赶到的121师贺副师长说:“首长,取土点这边需要人辅助施工!”
不就是帮着灌装沙袋,帮着装车嘛。
贺副师长擦了一把脸上雨水,大声问:“需要多少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