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佑皱眉:怎么?不接?
见齐王沉下面色,江鸣浑身一激灵,赶紧接下丸药,就着温水吞进肚里。
裴佑这才满意点头,温言抚慰江鸣好好养伤。见过受伤最严重的江鸣,他又去看了其他受伤将领,这才回到自己军帐中。军师许宁已经在此等候。
许宁是文职,一身本事全在脑子里,上战场搏杀是对他才智的浪费,因此只在后方。不过每日里行军出兵,车马粮草,军营后勤,都是许宁一手操办,眼皮底下也是青黑一片。
许宁倒出两盏酽茶,一盏递给齐王,一盏留给自己。
裴佑一仰脖子喝下,说:这只是先锋军,后面的主力部队不日就到,军师有何妙计?
许宁干脆说道:建营垒,打持久战。齐王军连日奔战,刚抵达辽成郡边境,离都城不过数县之距,许宁就建议就地驻扎,以逸待劳,等新帝大军开拔,再倚仗营地对抗。不过这段时间以来,许宁虽然带着军士开始挖渠修营,但到底时日太短,今日修建的土垒又被敌军冲击。
按照我和徐福上次说的,下次船只会全部运送水泥,若是顺利,说不得明后日就能到,这样赶在新帝大军抵达之前,就可以修好。许宁说。
裴佑闻言精神一振。许宁此言有理,越临近都城,面临的新帝军力越盛,还需有个稳固军营,才好应对之后苦战。
作者有话说:
第76章 木桶
如许宁所言, 青鸟船队在第二日就抵达辽成郡。成箱的货物再次从三桅帆船上卸下,紧接着运往了齐王军的营地, 其中最多的便是水泥。这般沉重的水泥, 也只有水运才能这样快运来。随船到来的还有一批水泥匠人,负责现场配制水泥。许宁带领着军士,争分夺秒地用水泥修建营垒。
运来的货物里, 还有一批意想不到的物资,是三十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木桶, 用油纸密密地包裹着。
随船运来火药桶三十枚, 每桶填塞十斤□□, 威力甚大,小心保存, 愿君早日结束战事,匡平乱世。船队领头带来了宣瑾瑜的手信,信中如是说。
□□?是何物事?许宁听说后只觉得一头雾水。
裴佑却觉得肩膀上压着沉甸甸的担子。他当然知道□□是什么。他心里清楚,若将这火药投入到战场, 引起的将是划时代的变革,就犹如凡人盗取天火, 此后是福是祸, 难以预料。不过火药始终会发明出来, 也许现在用这些□□尽快结束战事,能牺牲更少吧。
在裴佑的吩咐下, 一场小型的试爆会立即展开。
军营外清出了一片空地,其间依距离列出十个木质人形靶, 然后绑缚了两头活羊, 裴佑带着人停留在三十丈开外, 传信兵上前点燃了长长引线, 策马离开和众人汇合。
齐王帐下军尉都在琢磨,这新式武器是何方神圣?看着灰头土脸的样子,也不如何厉害?还不如连弩威风。现在也没有任何动静啊?
就在这时,爆炸声轰然而起,尘土激扬,火光迸发,耳闻尽是雷霆一般的怒响!
众将倒抽一口凉气,这新式武器是装了雷霆在其中?怎的这般威力?等尘土泥沙和火光彻底散去,裴佑才带着人小心接近。
传信兵上前察看标靶,回来后一行礼:报!两丈内标靶尽毁,三丈内标靶损伤严重,两只活耙彻底死去!
众将面色凝重,这等武器,简直是闻所未闻!裴佑却不管他们心中所想,只说:此物名为天火雷,你等且一起商讨如何运用于战场,今晚在我军帐中议事。
众人应诺而去,只觉得战胜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研发非一日之功。一开始开采矿物之时,宣瑾瑜就犹豫着是否要用火药开山采矿,如此一来可以节省人力,可到底还是担心火药这种武器对时代的改变,她便压住了这个想法。可自从裴骏弑父登基,裴佑讨逆后,她便明白,自己不研制武器是没有意义的慈悲。为自保计,她也需要研制武器。
宣瑾瑜决心一下,南安大学已经成型的科研力量迅速运转起来。□□原料硝石、硫磺、木炭容易制备,火药最佳配比也在宣瑾瑜脑子里,无需反复实验,唯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就是将火药制作成细微颗粒,以及制作引线,但有了宣瑾瑜提供的思路也不难。
眼下运送给裴佑的就是第一批□□成品。这些日子以来,虽说南安还算太平,可也涌入了许多难民,宣瑾瑜听说,南方也有将领起义勤王,新帝裴骏出兵镇压,南方数郡黎民哀嚎,白骨千里。她希望这批火药能让裴佑尽快赢下战局,结束这天下混乱局面。
不过南安大学的成品还并非仅有这些,最新研发出来的还有温度计。
不是玻璃温度计,而是金属温度计。只有金属才扛得住炉窑的高温。即使有宣瑾瑜从系统中抽出的技术图纸,制作这种精密仪器也依然耗费了许多功夫。先找巧匠用图把铅和金做成紧贴的两支金属杆,因这两种金属受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于是两支金属杆就各自扭曲产生出扭力来,金属杆再连着指针,随着扭力不同,指针便指向铁制表盘的不同角度。
如此一来,只还需要划分刻度,这热力该如何来分呢?南安大学诸位老师正在争吵不休,宣瑾瑜一锤定音,送来正确答案:事物有多热就叫温度,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水蒸发则为百度,在表盘上取出零度和百度后,中间则按份划分。
金属温度计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小物件,却代表了目前南安县的最佳工艺水平。宣瑾瑜只头疼这东西造价有点高,现代制作金属温度计是用的便宜合金,以方便量产,不过此时哪有合金?最适合的两种金属片便是铅和黄金,连材料带手工,造一个金属温度计是真贵啊!
好在瓷器作坊对于此物是欢迎之至。测试温度,哎呀,这简直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没有之一!瓷工们直呼神物耶!
平日里瓷工烧瓷,最头疼就是测炉窑温度,也没个办法,每次烧瓷只能靠感觉,烧到什么火候能出什么瓷,全凭经验和运气。如今有了这金属温度计,瓷工们立马就开始测试起来,什么火候能出好瓷,什么火候又能出好釉色。
瓷器作坊掌柜斩钉截铁表态,甭管这金属温度计多少钱一个,我们先订上十个,知道这东西用了黄金来做,谁还使不起了?小看咱了不是。
得了大金主瓷器作坊的支持,南安大学金属温度计科研小组的诸位老师生员也扬眉吐气起来。无他,南安大学里大大小小有五十来个科研组,谁不希望自家的科研成果能拔个头筹,证明自身价值?远的就不说了,就说那罗南,一个做木头船的匠人,以前在南边都快饿死的货,最近自打做出那三桅帆船,连郡王都和颜悦色见了好几次!校长许由见着他也客客气气。
科研人员也有攀比心。
不过金属温度计用在瓷器烧制上只是意外之喜,宣瑾瑜要研发这金属温度计,却是为了石油分馏。自从南安成为西域贸易重镇,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带着奇特的货物来此处交易。久而久之,南安主人宣瑾瑜的脾气也宣扬出去听说诚郡王就爱搜集些奇怪的、没人见过的东西。
于是就有大月氏的商人带来了本地特产黑油,献给了南安县廷府,南安县廷府则照例一律转给郡王府。
宣瑾瑜一眼认出,这黑油不就是石油吗!
这可是好东西!宣瑾瑜大喜,让宋冬前去谈价,多多地采购黑油回来。宋冬虽不解其意,但还是依令购买反正这玩意儿便宜,买买也不心疼,就是要建防火的库房来存,有点愁人。
就这样,成桶的黑油从大月氏运入了南安县,一直到金属温度计制成,才终于可以开始分馏。
首批分馏出来的产品是煤油。有了金属温度计,将石油分馏成煤油就变得十分容易,温度控制在两百度上下,便可以分馏出煤油来。至于分馏技术,在生产香水和面脂的南安县已经十分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