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 >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48)

抽卡后郡王是基建狂魔(48)(2 / 2)

宣瑾瑜将家里的灯油换成了煤油。

春香好奇地看着新的油灯。精致的铜盏里,灯芯燃烧起亮光。王爷,这光比平常亮!还没有黑烟!春香兴奋地说,对着煤油灯瞅个不停。

对,这煤油比起豆油、猪油都更耐烧不说,而且烧得干净,所以就没有黑烟。宣瑾瑜笑着解释。

那这样岂不是能剩下很多钱来?春香不愧是王府的大丫鬟,心中自有成算:府上每月光是点灯的油钱,就要花去不少呢!豆油不好烧,府上一直用的羊油,可贵!王府都是如此,府外的百姓能用起油灯的,就没有几家。

以后就不会如此了。宣瑾瑜轻声说道。自从来到古代,她便觉得夜里极其不便,哪怕是用的羊油灯,灯光依旧微弱如豆,顶多照亮三尺。至于点灯夜读,那用不了多久便会患上眼疾,还有那燃灯的黑烟,也是呛人地很。

春香听闻宣瑾瑜此言,自是深信不疑,她对郡王爷有种盲目的信任,立马就开始想象起了即使在夜晚,也灯火通明的景象,不过她此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因此怎么想也想不太出来。

宣瑾瑜想要的不仅仅是这种铜盏煤油灯。如果是这样铜碗里搁油,点上灯芯就烧的油灯,她又何必大费周章来制备煤油?还不如凑合用得了。

她想要的是制作出玻璃煤油灯。前世的时候,宣瑾瑜在看老电影时,就会看见主人公们提着煤油灯在夜里走路,那煤油灯制作精美,用玻璃做成葫芦形状的挡风罩,底座上还有控制灯芯长短进而调节亮度的开关,上面还安装有提手,既可摆放在桌上使用,也可提在手中赶路。

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自己才能用上这样的煤油灯?烧制玻璃,应该不算难事吧?宣瑾瑜想。毕竟现在有了蜂窝煤,要提高烧制温度比以前简单不少呢。

作者有话说:

第77章 煤油灯

一盏煤油灯放在了桌上。

只见铁做的底座上, 是一个细腰肚大的玻璃瓶,上面还配了可提起的把手。别的工艺都不稀奇, 最稀奇的就是这玻璃。按照宣瑾瑜的吩咐, 是用了最纯最白的石英细砂来烧制的玻璃,因为原料含铁质就烧,因此这玻璃几乎接近于透明, 在旁观人的眼中,就犹如最玲珑剔透的水晶一般。

这是南岸大学送给宣瑾瑜的第一只煤油灯成品。宣瑾瑜先送给了李氏。

这次成功烧制出玻璃的是一个唤作陈二的小瓷匠, 他二十出头, 之前本是个编曹蚱蜢的手艺人, 见着什么东西,都能自己想办法编出来, 因着手巧,就被招进了瓷器作坊,很快又升成了匠人中的领队。

没有温度计之前,陈二对烧瓷火候把握得最好, 也许真有点玄之又玄的天赋,也正因为如此, 当南安大学找到瓷器作坊, 想让他们出一个指导烧玻璃的匠人时, 作坊掌柜立马就推荐了陈二过来。

陈二不负众望,很快就在窑炉里烧制出了玻璃。

这不咋难, 比烧瓷还简单,只要火候到了就能出玻璃, 不像烧瓷, 差一点颜色就不对。陈二憨憨地说。就是后面吹玻璃, 得使点儿巧劲儿。

对于这种随手编草兔子、草狗的天赋艺人来说, 吹个玻璃瓶儿只用费点劲儿摸索,很快也就吹出形状来了,不服不行。

出来的第一盏样品送到了宣瑾瑜屋中,宣瑾瑜摘去玻璃瓶,打开油盖子,往里加了点煤油,又点燃灯芯,这就盖上了玻璃罩。

温暖的灯光立刻散开来,即使是在白天,也能感觉到亮度。李氏看着这煤油灯,犹如看着什么稀奇物事:哎哟,这光可亮!这油灯我看也漂亮,你不说是家用物件儿,我还觉得像是个什么库房里传承的珍宝呢!

宣瑾瑜笑着说:阿娘,这是拿来用的东西,这玻璃你们初看稀奇,以后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她随即吩咐下去,旁边仆妇婆子连忙关上大门,又拿棉被掩盖住了窗户透进来的光亮,这下没有了外面照进来的日光,就更能看出来这油灯的亮度了。

以前的老油灯可谓是一等如豆,只得黄豆大的一点光珠在灯芯上跳跃,只有一点光亮的意思,可现在这煤油灯的光却盈盈如火,温暖的照耀开来。李氏让人拿过一卷书,上面的文字在灯下看得清清楚楚,又拿过针线篦子让丫头们做,也能看清楚。

李氏房中的仆妇丫鬟们兴奋地讨论起来,满屋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李氏自己也觉得欢喜异常。哎哟,没想到到老,还能见着这么多没见过的东西!我也是有福气了。

宣瑾瑜说:这是送来的第一盏煤油灯,等回来再送来,我再给阿娘送几盏来。

李氏连连摇头:阿娘一个老婆子,要这些干嘛?你拿去,要是晚上有什么公务,你就用这个灯,对眼睛好。

宣瑾瑜却板起脸来:阿娘说什么话?你忘了去岁冬天,起夜的时候怎么摔跤的?这油灯阿娘且留着用,我日后自有。

旁边嬷嬷立刻劝李氏:是王爷的一片孝心呢,有儿奉养,太妃好福气呢!

李氏这才收下。她心里喜欢这油灯得紧,干脆又按宣瑾瑜的话,提上那油灯,在屋子里晃了两圈,果然灯随人走,十分便利。因为这新式样的煤油灯有把手提着,下面的铁座又做得沉,比以前在手里掌着铜盏油灯照明要方便多了,一点儿不碍着走路。

李氏感慨说:哎哟,要是这种油灯,我看以后起夜也不必叫这些人,让他们多睡会儿,我自去便行。

嬷嬷和丫鬟们立马说道:好太妃,也让我们拎拎这没见过的油灯,以后回家探亲也好跟亲戚说嘴,也是在王府里见着些稀罕东西的人!一帮子人只把李氏哄得眉开眼笑。

南安县现在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一旦生产出样品,马上就会着手建工坊量产,煤油灯也不例外。只要有了玻璃和煤油,制作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至于玻璃,那种能烧透明玻璃的、不含铁质的石英砂着实稀少,要从外面的石英矿里运来,不过拿普通砂子也能烧制出玻璃,只是因为里面的铁质不曾剔除,烧出来的都是绿色玻璃,但也能做煤油灯。这种绿色玻璃的煤油灯,造价也相对低廉,适合普罗大众。

宣瑾瑜决心把煤油灯推广开来。前世里老百姓一直把煤油灯用到了四十年代,多少人就是用的油灯考学、工作、做家务?

南安县廷府旁边,之前卖油、醋、香皂、腌菜的铺子,早已经改名叫南安超市,虽说没人知道什么叫超市,但这称呼早就流传开来,听县廷府的人说,这超市,便是一个极其厉害的杂货铺的意思。

好吧,那南安超市当得起这个名字,毕竟所有的新东西,都是从这里流出去不是吗?今日里,南安超市门口的牌子上,静静贴出告示来:新品到店,煤油灯出售。

第一个见到这牌子的路人立马转了脚步,进了南安超市的大门。掌柜的,啥是煤油灯?南安超市的新货,永远都是南安县最新的潮流,买一个,准没错。

掌柜还是那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从后面柜台里拿出一个造型奇异的灯盏,里面有个绿莹莹的罩子,在白日里也散发着光亮。喏,这就是煤油灯,是刚研制出来的新东西,不烧豆油,不烧茶油,烧的是煤油。

掌柜的,啥煤油?你这儿卖吗?咋卖?这灯耗油吗?路人连珠炮似地发问。

一斤煤油三文钱,若是买十斤以上,一斤煤油就算两文钱。要是一气儿买上二十斤煤油,就送一盏煤油灯。掌柜的说道。

路人瞠目结舌,这这也这也太便宜了吧!南安县民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家能买上最便宜的油,不像其他县开豆油坊的奸商都得加价,南安县廷府卖豆油永远是一文钱一大勺,五文钱称一斤,也正因为如此,南安县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油。平日里稍好点的人家,都点上了豆油灯。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