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2 / 2)

主要是火锅并不算贵,锅底只收两文钱,如果不点荤菜只点素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十几二十文足够吃得饱饱的。还能把用剩下的锅底汤汁打包带走,自个儿在家煮点面食或是烫菜吃,划算又美味。

普通百姓会这样做,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小姐们哪里好意思打包锅底啊。酒楼又不卖炒好的香辣底料与熬制的鲜美菌汤,想吃火锅只能到店里来吃。

除了麻烦些,倒也没别的缺点了。

酒楼的生意越发红火,宁夏账上可用于支配的银子就越多,她便支了一部分钱着人开了个书肆。

第86章 3.8被炮灰的公主 报纸

那书肆不大,胜在相处的位置好,对面就是宁夏名下那家酒楼,在二楼的窗口一眼就能看见书肆的招牌。长街上来往的人很多,不缺客流量。

书肆的名字是宁夏取的,就叫“有一家书屋”,挂上去的招牌用的上好乌金木做成,低调又奢华。书肆内别有乾坤,专门立有书柜排列书籍,以编号的形式记载在册。所有书籍都可供人浏览,只是不得外借。

那些书不是市面上流传的普通书籍,大多都是名人亲手所书,有些已经成为了孤本,价值不是钱可以衡量的,多少读书人想看都还找不到地方借阅。可是宁夏这家书肆却放了整整一个书柜,简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天堂。

除了那一书柜的名人作品与孤本,书肆里自然还有别的书,以内容的不同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有话本、传记、科举辅导书、农事杂记、天象论等,这些书是可以出售的。

同时书肆还收各种文章、话本小说,按照高出市价一两文的价钱付账。若是作者本人不想收银钱,可以记账积累稿费,等存到一定的数额便能兑换店里牌子上写的那些物件,比如质量好又抢手的文房四宝,或者美食什么的。

刚开张书肆没能迎来生意,进到里边逛的人都没两个。宁夏一点不着急,让人找了个说书先生去酒楼里讲故事。讲的那个故事是宁夏随手写的短篇,篇名就叫做《有狐》。

说的是有个落魄穷书生上京赶考,路上遇到狂风暴雨就进了一座破庙躲避。破庙里昏昏暗暗的,书生依稀听见沙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缓缓转过身,不知哪里来的光亮驱散了黑暗,摇曳的烛火中他瞧见一只口吐人言的狐狸,问他:“公子瞧我像人么?”

--

最新小说: 续篇,没有配角名的书。 慕总的在逃娇妻 第一次做人 在世界遗忘的那角 天灵灵地灵灵 上上籤 人间阎王 不小心睡了男友老板(1v2)高h 哥哥,红血管 补习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