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1 / 2)

近些时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得朝堂官员贬谪的贬谪、斩首的斩首,不少官职一下子有了空缺。宁夏正好提拔自己的人,不光是那些支持她登上皇位的大臣,还有与她政见相同、有才有抱负却始终不得重用的官员。

宁夏之前着人在黎国各州县兴办了学堂,那些学生中年纪大些的已经下场了,而且大多考上了秀才。也有考上举人,甚至即将要参加殿试的。

这些人是宁夏很早就开始有意培养的实用型人才,不光是会念书,每个人都怀有一技之才,或通天文或懂地理,能够调配到最合适的官位上。

因而接连损失了好些大臣,朝堂也没有像某些人担忧的那样发生大动荡,反倒因注入新鲜血液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死气沉沉的。

该解决的事都解决了,黎国近来也没有大事发生,就有朝臣提出将大选的日子提前,为宁夏充盈后宫。这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嫔妃无数的,虽然如今在位的是女帝,按照礼制还是应该选些男子进宫伺候。

自古没有男人为妃的先例,这事说来不太好办。提出这事的大臣建议男妃从官宦人家的子弟中选出,哪家有适龄公子的可送一两名参加后妃大选,其他流程可依照旧制。

在场的朝臣听到这话心里都在呕血,恨不能呸提出这建议的大臣一脸口水。你丫的家里生的都是姑娘,当然不在意什么后妃大选。妈蛋,他们家好几个身姿翩翩的儿郎啊,怎么能送进宫呢?

男人三妻四妾惯了,有些朝臣便无法接受自己儿子入宫伺候一个女子,还是与其他好多个男人共同伺候一个人。再加上后宫不得干政,进到宫里就代表这辈子只能为争得帝王宠爱团团转,再无法在朝堂上谋得一官半职。

别说抱负了,就连自由都没有了。官宦人家的公子除了个别不成器的,大多饱读诗经、颇有文采,要么从小习武、一身武艺,身上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真心疼爱孩子的,儿子与女儿都是不舍得往宫里送的。

所以啊,他们目光幽怨地盯着那个提意见的大臣,又怕宁夏真的采纳他的建议,下令让有适龄公子的人家往宫里送人。朝堂上的氛围登时奇怪起来,宁夏高高坐在龙椅之上,将他们的神情都看在眼里。

“……”此时她的心情只有六个点能够形象地形容出来。她根本没想过要充盈什么后宫,这些大臣不需要用那种原地去世的眼神看着她。

以往的皇帝纳了多少妃子、后宫中有多少人,宁夏一点不关心这个,也从来不觉得宫中伺候的人越多越好。全国每天有那么多事发生,堆在御书房的折子处都处理不完,她哪里有时间进后宫?

以国事繁忙为由,宁夏驳回了那位大臣让自己充盈后宫的建议,下了朝就赶紧离开了,生怕又被念叨。

皇后现在已经是太后了,听宁夏说了这事笑得肚子疼。待笑够了才擦去眼角沁出的生理性泪水,问她真的不打算选几个知心的小公子陪伴在身侧?

最新小说: 双面娇妻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 妖孽难缠,悍妃也妖娆!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穿越千年:追爱太子 大唐小侯爷 听说留学圈很乱 逍遥小驸马 穿书七零,我把军官老公拿下了 父皇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