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登上帝位拥有了黎国最高统治权,实际上宁夏的年纪并不大,也才二十出头而已。在这个朝代二十出头已经是个老姑娘了,可放到现代社会,二十出头正是青葱水嫩的时候,毕竟十八才成年咧。
宁夏没觉得自己老了,被太后问到这事就将心里话说了:“母后,这种事情要讲究缘分的。先皇三宫六院安置嫔妃几百余人,其中又有几个对他是真心的?”
“而且那么多有才有德的女子本该拥有更好的生活,却因进了宫便像朵缺水的话,渐渐枯萎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这实在太可惜了。儿臣不愿效仿先皇做那薄情寡义之人,那些官宦人家的儿郎身怀大志愿,不该困在后宫之中蹉跎时光。”
“唉,母后就是心疼你,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太后何尝不知道后宫就是座镶了金玉的牢笼,表面上看着华丽无比,身处其中方知有多冰冷。
“儿臣知道的。”宁夏跟太后的关系一如往常亲近,并没有因她身份的改变有所变化。
先皇逝世后,他后宫中的诸多嫔妃本是要被送去庵堂礼佛的。宁夏额外开恩,没有诞下子嗣的后妃可自行选择是离宫去过自己的生活还是留在宫中。
若是离宫的话,宁夏会为她们准备一座大宅院还有金银百两。她们是回自己家或是要单独住都可以,百两的金银够她们生活很久了。不愿离宫的就住在宫里,反正皇宫这么大,也不多她们几张嘴吃饭。
诞下子嗣的,无论是皇子还是公主,宁夏都给她们赐了府邸。子女年纪大些的,还赐了一块封地,她们可跟着自己的孩子去到封地生活。
那些嫔妃得了恩典,对宁夏是千恩万谢,绝大多数人都收拾了东西离开皇宫,选择留下来的只有那么三五个。其中位分最高的是汪贵嫔,现在也被称为汪太嫔。她与太后关系不错,两人时常在一起喝茶赏花。
汪太嫔的家人早就没了,她孤身一人没有去处,就选择了留在宫里与太后作伴。宁夏对这个汪太嫔有些印象,因为对方擅长制香。
先皇薨逝后,曾有为他诊脉的太医与宁夏提过,说先皇连续好几年都恶梦连连,最近更是睡都睡不下,一闭眼就惊惧地囔囔。这症状实在有些古怪,他一直查不出病因。
宁夏倒是去查了,还查到了汪太嫔头上。汪太嫔原是汪家独女,她的父亲汪大人与护国公是至交好友,两人一起上了战场再没能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