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陆羽提出最后一条,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改制,也是阻力最大的一条:分科取士。
陆羽刻意说得极慢,同时暗中观察朱元璋的脸色。
果如先前预料,朱元璋乍一听到分科取士,眉头便已拧紧。
再往后听,他的神情越发凝重,脸色越发晦暗。
听完陆羽宏论,他沉眉思索片刻,终是开口道:“陆羽,你可知道,这分科取士是要砸了读书人的饭碗啊!你这提议若传出去,只怕要遭天下读书人唾骂,到时候在他们眼里,你九是少正卯那般的儒家公敌了!”
少正卯乃是孔圣大敌,后来被孔子诛杀,其在儒家眼里,可是五恶俱全,天下至害。
只因提这建言,陆羽便要被视作儒家公敌,可想这分科取士影响之大。
这事说来倒也简单,朝廷取士素来以儒学为唯一标准,儒学也因此一家独大,你跳出来说要增加考核门类,给非儒学子提供入仕门途,不是在摧毁儒家根基吗?人家不恨你才怪呢!
“陛下,这分科取士并非是完全取消进士,而是在进士之外,录取其他门类的有才之士,我这么做,并非是刻意针对儒家士子,只是想给有才能者多开拓一条仕途大道。”
眼看朱元璋拿读书人推阻,陆羽忙据理力争道:陛下当初取消科举,不正是因科举取士选出来的人才不行吗?可若是分科取士,情况就会大有好转!”
“更何况,这分科取士又并非我之创举,早在大唐时期,不就有明经、明算、明学等诸多科举门类吗?这些科目也出了很多人才,为大唐的繁华盛世做出极大贡献啊!”
“陛下可曾记得,当初清丈田亩时,朝廷的算术人才就远不够用,如若这分科取士施行下去,就不会再出现如此人才凋敝的状况了。”
陆羽不单拿他朱天子取消科举来举证,更搬出前朝旧例和税改往事,一并佐证这分科取士的好处。
朱元璋的脸色依旧没有改变道:“呢可知道,在天下读书人眼中,进士科才是正道,你现在要分科取士,让进士科和明经、明算等科摆在同一地位,那些读书人不闹翻天才怪呢!”
陆羽撇了撇嘴,嘟囔道:“以陛下的威望,还怕那些读书人不成?”
你朱天子不早看那些读书人不顺眼了嘛,之前对付孔家时,那么多读书人抗议,你不也安之若素吗?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没好气瞪了陆羽一眼。
陆羽旋又辩解:“再者说了,进士看不起其他科的生员,对陛下而言不是好事吗?试想新入朝的官员们,彼此互不对付,岂不避免了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