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四年,一月。
高丽的天气越来越冷,高丽的局势却并未因寒意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朝堂上,崔莹和王昌的冲突是越来越多了。
开京王宫,朝议。
崔莹侃侃而谈,力陈当今糜烂的局势道:“大王,从北界到东界,从全罗道到胶州道,民乱四起,更有作奸犯科者趁乱行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说着,崔莹遥遥指着王宫之外,道:“请大王听一听开京百姓的心声,百姓每日担惊受怕,担心那些来自高丽各地的百姓汇聚起来,洗劫开京,请大王下令,终止新政,以安民心!”
崔莹说得很漂亮,口口声声为了高丽,为了开京百姓,但他岂会为百姓发声?崔莹真正担心的是那群刁民冲进开京,动摇开京勋贵的产业,更担心废除“田柴科制”之后,动摇崔家的权势。
崔氏一族通过“田柴科制”,兼并了海量的土地,怎么可能放弃到嘴里的肥肉?
王昌的脸色有些难看,环视四周,说道:“崔大人,这不过是你的一家之言罢了,废除‘田柴科制’利国利民,你难道没有看到百姓的响应?”
王昌希望有大臣能站出来,驳斥崔莹,不过大多数官员都地下头不敢触霉头。
李穑缓缓走出,对王昌说道:“大王,臣认为您应该坚持废除弊政,不可因为少数人的挑唆,便动摇决心!”
难得有人站出来,驳斥崔莹,王昌顿时喜出望外。
就听李穑继续说道:“百姓了解了新政,支持新政,这正是民心所在,崔大人,开京才多大,开京一共才多少人?怎么代表得了我高丽全部的百姓呢?”
李穑忠于高丽,更忠于高丽王。
高丽战事最艰难的时候,李穑敢于前往辽东,求杨帆出兵,王禑传位于王昌后,李穑依旧对王族忠心耿耿。
李穑出言,自然有人跳出来对他发难。
郑梦周冷哼一声,说道:“李大人,开京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为何不能代表高丽的百姓?何况,据我所知,你李大人的胞弟,可是在家乡用不光彩的手段占据了不少田地的,你李大人难道不知道?”
李穑微微皱眉,说道:“郑大人,说话要有凭证,你说的本官怎么不知道?”
郑梦周冷冷一笑,道:“李大人不知道不代表没有,此事只要去查便一目了然,你李穑大人有什么脸,为民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