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女君记 > 第278章 265章:邦媛火气

第278章 265章:邦媛火气(1 / 1)

按说,作为外地的宗亲,就不应该和这些朝廷举子有任何接触。哪怕是送一些路费(仪程)都应该是地方官或者三老出面才对。

但赵邦元少年从军,性格刚硬,天下皆知,别说冯拯这个谄媚的,就是一向有原则的彭惟年都表示习惯了。

何况河北北部本就贫瘠地方,收入也不多,能供养得起读书的人家也少,长公主愿意出这一份钱,还算是替他们节省了开支呢。

彭惟年道:“本州都发放了,是昨日刘家令盯着去的,详情殿下可以问她。”

冯拯则更亲近一点,道:“本州也是,只是看到李郎君也去了,才知道殿下如此看重进士。”

邦媛心情不错,笑道:“不能因为我是走武臣路线的,就不看重文文治了,其实也不怕二位府君(知州别称)笑话,我少年激愤之时,不仅看不惯先帝扩大进士科,甚至觉得先父以文御武都是被赵普忽悠了,直到真正出任地方好几年,才知道百姓安宁有多不容易。而科举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总是比先前的举孝廉和九品官人法更能选出人才,造福一方了。何况本朝经过乱世,所谓世家已成毫末,就是不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也不成了呀。”

两位知州虽然跟他也算接触多,知道这位主号出虎狼之言,但没想到她这么敢说。彭惟年终究忍不住道:“贵族点评一下,科举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对太祖陛下加以臧否。因为人子如此不孝,教咱们做臣子的如何事君以忠?”

邦媛本也没想讨论这事儿,但被说到头上不得不正色道:“太祖,陛下与我是君是父,可谁说君父就不能有错了。若。自来帝王都无错,那朝廷要御史做什么?何况,我说这番话,本就是在检讨自己年少时想法过于偏激。彭知州,这样计较,倒是真让我想告诉你一件别的事情。”

彭维年本来是在户部干得好好的,因为屯田工作,被迫到邦媛手底下工作。他虽然没有寇准这么严重的性别歧视,但心里也着实不是滋味儿。但越是这样的人,越知道上尊下卑。更应在北方这些年见识了撩人凶残,知道朝廷少不了邦媛,不得已准备听她讥讽。

但他终究小看了邦媛,她深呼吸了几口气,居然换了话题道:“罢了,我尽心而已,不需要认可。既然这件事办妥了,接下来考得如何是他们自己的事。春耕既然完了,榷场的事又要开始讨论了,契丹这一两年过分平静,吾觉得不是好事,尔等回去要尽力安民,军队上有行动务必配合,我有事也会通告商量的。”

这是正经的国家大事,两人虽说都是文臣,插不上嘴,但也只有听命令的份儿。冯拯犹豫了一下,道:“骑兵殿下。倒是有一件事情还要您示下,易州按说要养马二千匹,但因为去年曹节度(曹光实)去世,石太尉一时力有不怠,所缺数额甚大,足有八百匹之多。”

邦媛听后自然上火,但这事儿她也有所预料。契丹人又不傻,对大宋的战马贸易是严格控制的,只有被天灾逼到份儿上,又没有办法结对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换点儿生活必需品。宋朝方面主要的良马来源还是河西。

所以,赵滋才会对曹光实的去世反应如此之强烈。

其实邦媛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两处地方同时和宋耍心眼,西南的事情了结了,真应该集中力量先把一方灭了再说。但他毕竟不是官家,而且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也只能顾眼下。

“吕相公(吕蒙正)登上副相之位后已经推广了养马法,困难也要做呀,谁让这些东西咱们天然就缺少呢?你回易州本地列个条陈给我。我想办法派些专业人才去当地农户家里动员养马。群牧司那帮废物,最后官家还是把王钦若又给放回来了,为什么?还不是他们干不好差事?”

眼看邦媛越说火气越大,两个知州终于都告辞了。彭惟年想了又想,还是唤住了冯拯,问道:“冯公,歌曲场上你是前辈,刚才下官说话是有点儿冲了,可是这一两年间,我怎么觉得长公主殿下越来越烦躁了?河北方面安定不是好事吗?”

而且就财政数字来看。明明处于贫瘠地带的两个州府凭借着屯田、挖掘、水利和来往贸易。确实大面积的收容了流民,也提高了赋税。重要的是,原本周线之间互相会争夺许多资源,但因为永固长公主的暴力镇压,还真是很少有这样的事。

所谓奸臣,大多畸变逢整,毕竟是历史上能和胡蛋打着配合整扣准的人,所以想了又想,觉得这事儿还是不能看对方跳坑,毕竟两个州是紧密相连的。他叹息道:“倒不是有意瞒着贤弟,在下也是文官,虽然跟着长公主在白马县见过一次兵事,到底还算克制,所以有些揣测也不敢多说?”

最新小说: 复仇撒旦重生妻 烈吻私欲,我让校霸陷入热恋 闻春声 见月 骑楼与麻雀外传 浮云半书1 浮云半书2 消失的蝴蝶发夹 绝品枭雄 全球神袛:奖励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