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大家长(1 / 1)

木牛流马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一只可运输粮草四百斤左右,每日行进约三四十里。诸葛亮北伐时,便依靠此工具为蜀汉十数万大军供应粮草。

木牛流马的制作方式,有迹可循,《三国志·蜀书·本传》就记载了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书中的一段话说: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木牛即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也就是说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

工部的匠作试着复原,得出的结论是木牛流马是利用杠杆和连杆原理来完成驱动的,适合在山地运输工具,在坡地行走时,还能随意停在坡地上而不下滑。

而他们复原的木牛,是在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摇动双辕时,始终有一根撑杆撑地而驱使四轮转动,起到转者为牛足的作用,牛鞅绳为提起撑杆的细绳;牛秋轴为撑杆轴,是动力。

流马与木牛差不多,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

总得来说,不管是木牛还是流马,都是靠撑杆而驱动,不是皇帝想象中的那种能够自己移动的工具。姜行本不知道,皇帝是从哪儿听说的,但以他多年的经验,工部仿制的这木牛流马,已经有**成相像了。想要让它们自己走路,那根本不可能。

当然,姜行本搞了一辈子匠作,太清楚了,书上的话也是不能尽信的。

就说鲁班吧,书上说,他为母亲出行方便,做了个木马,一拍马屁股,这只木马竟然真的跑了,最后跑的无影无踪,连带着他母亲也一去不复还。

还有记载说,鲁班发明过一种像喜鹊一样的鸟,这种鸟是用木头加工的,最为神奇的是,这个木鸟在天上可以飞翔,能持续三天三夜!

这两种东西被传的神乎其神,但要说制造技术,姜行本要说根本就古人的臆想,天方夜谭,是永远不可能做大的事!

对姜行本的观点,李承乾笑了笑,虽然知道飞机和汽车都是可以做出来,但以大唐现在的技术,还需要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路要走,在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当然属于天方夜谭!

不过,姜行本也不是一点新的技术都没有,他也不是吃闲饭的,那就是冶炼技术的进步。

金谓五色之金也,黄者曰金,白者曰银,赤者曰铜,黑者曰铁。大唐的每个道均有产金、产银的州县,产金州县二十八处,贡银十九处;产银州县二十一处,贡银十六处。一些矿山矿产量巨大,矿石品位高,但因为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开发得十分缓慢。

黄金矿产的开采,最原始、普遍的技术是重力淘选。砂金的开采往往需借助水进行筛选,水生砂金体量小,通过人工拣选的方式难以与其他金属和细砂分离。由于黄金、其他金属、泥沙有着不同的比重,因此在过水的时候,会形成堆积,黄金比重最大,位于最下方,只需将黄金上层物质分离,即可得到黄金颗粒。

剑南道的土人就是用这种方法采金的,不过他们的方法更粗狂,在春冬两季,先于山上掘坑,深丈余,阔数十步。夏月水潦降时,添其泥土入坑,即从添土之所沙石中披拣。金块大小不一,形状也是千奇百怪的,大者重一斤或至二斤,小者三两、五两。

采金的方法也就这样的,但采出来的金银,含有太多的杂质,而现行的冶炼技术,又太过落后,没法将它们提到最纯。

但,姜行本发明了一种新的冶炼技术-灰吹法冶炼,可以大大提拔黄金、白银的提纯工艺。

最新小说: 妖妻倾城 大理寺断案实录 黑暗效应[刑侦] 同步—梦境里的你,真的是你吗? 第零楼层 在悬疑文里攻略男配 无双山海:第100次心动 星尘物语 大理寺探案密令 驱鬼系统不太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