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近中午时候,雪融化不少。
下午课间插入广播通知,让同学们注意不要在建筑物边缘行走嬉戏。
潘陶说:“今天中午时候,有个高二的老师在办公楼下面走,被排水口融化的冰碴子砸到头了。”
周文君点头:“听说有点严重,已经回家休息去了。”
而潘陶其实更关心今天的体育课能不能有机会上。
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
没有其他老师提前进班通知,上课铃响后五分钟,体育老师在楼下喊:“高三二十四班,高三二十四班下来操场集合。”
教室里响起一阵欢呼,然后争先恐后跑下去。
体育课,其实算是高三紧张课程中的调节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活动。
体育老师带他们去室内体育馆做了热身运动,就地宣布解散。
潘陶和周文具跑到外面乒乓球台,开始用累积未融的雪塑雪人。
苏槐蹲在他们旁边:“你们有点无聊啊。”
周文君问:“你蹲在旁边看我们也挺无聊的。还不如帮我们一起。”
苏槐默不作声地掏起旁边一团雪。
在周文君和潘陶以及其他凑热闹的女孩子的一起努力下塑出了一个雪人头。
苏槐便将自己捏好的那团雪放在雪人脑袋上。
範如煜凑近端详:“这是,一只兔子?”
“嗯。”
旁边女孩子看了看:“可爱。再捏一个凑一对可以吗?”
苏槐把原本捏了放在台阶上的拿过来放在雪人头一边。
潘陶哟呵:“看不出来还有这手艺,深藏不露啊。”
苏槐拍拍手站起来:“你们继续加油,我先走了。”
“哎等等,”周文君叫住他:“一起帮忙啊苏大神。你手艺这麽不错,怎麽能不参与一下,有你的加入一定能让这个雪人成为独一无二独树一帜鹤立鸡群的存在。”
苏槐语气平淡:“它可能存在不过这个下午。”
这话说的不错,晚饭时学校就组织铲雪,但是铲雪的师傅并没有为难这个雪人,而是把它挪到了旁边的花坛里。
晚自习前倒完班级垃圾,周文君跑到这边找他们的杰作,发现在花坛的外围,多了几只雪兔子和小鸭子。
他觉得新奇,拍照发到班级群里面。
晚上,他更新奇的发现,班主任的朋友圈也发了相似的照片,配文:童心未泯,纯真依旧。
这年冬天的雪下得格外频繁。
期末考试那天也是雪,英语试卷出乎意料的高难度,从考场出来基本都是消极的叹气声。
林老师并不提倡考后同学间複盘的行为,因为考试期间互相对答案只会影响接下来考试的心情,即便是最后一科英语,在最终成绩没公布之前互相制造焦虑,只会让他们短暂的假期更不愉快。
下课前林老师特意问苏槐:“你觉得你这次考试情况如何?”
苏槐实事求是地说:“保守估计,年级前五十。”
林老师笑了笑:“行了,说了跟没说似的。寒假好好休息。大家也别太紧张,有什麽不足下学期还有机会弥补。”
寒假来了,他们热烈而短暂的青春又悄无声息走了很远。
回家那天苏小刚开车带他们去一家私人饭馆聚餐。
“据说一对老夫妻自营,食材都是现杀现做,味道很不错。”
苏槐坐在后座,靠在车窗边昏昏欲睡。
天气冷了,诊所里面看病买药的人多了起来,江黎父母脱不开身,没一起来接他。
苏槐问:“四个人,你是準备开一桌子菜吗?”
“还有你姐姐,大伯和大姨今天刚去接她回来。”前面转弯的车终于走动,堵住的车流开始慢慢挪动,苏小刚观察着路况,抽空问:“黎子有没有什麽想吃的?黑鱼片喜欢吃吗?”
江黎说:“我不挑。”
每次提到忌口问题,苏小刚总是会抱怨起苏槐:“不挑好养活,不像苏槐,这不吃那不吃。”
苏槐回:“饿不死。”
柳溪:“是是是,就是难为做饭的人了。”
江黎为他正声:“小槐挑的也不多,我看我妈做的他基本都吃。”
柳溪呵了一声,如实道:“他不爱吃的不会动筷子,动筷子的不代表爱吃。”
苏槐:“那毕竟我也没什麽特别喜欢吃的。我只是对食材的处理比较挑剔。”
江黎了然:“比如甜玉米不能放进鹹汤?苦瓜必须炒蛋才吃?豆芽菜必须加工到软烂程度才下口,藕只吃藕片不吃藕丁,土豆丝要脆片要粉的这类?”
柳溪听罢转过头对苏槐指指点点:“你看你是不是挺麻烦的,把人家折腾得都快了如指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