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是司砚呢?
听到法明说那日在宫中认出那位女郎时,谢宜瑶还抱着侥幸,心想或许是哪个从前的侍婢也不无可能。
过往的种种碎片在谢宜瑶脑海中掠过。
慧净说过那女郎和她年龄相仿,和司砚比谢宜瑶小一岁。
司砚或许在谢况称帝前来过石城寺,偏谢宜瑶记不真切了,因为这对她来说可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可怎么会是司砚呢?
法明看谢宜瑶似乎不信她的话,便耐心地解释道:“当年是贫道亲自和贵嫔沟通的,不会有错。那时天子尚未践祚,贵嫔也只说是她是为友人供灯。贫道原先不知先皇后名讳,故而在殿下初次问此事时并未意识到。直到那日在宫中见到了贵嫔,这才回想起来。”
一旁的慧净也附和道:“殿下,贫道虽未曾入宫见到贵嫔尊严,却也相信法明所说为真。只因她确实是个没有十足把握不会轻易行事的性子。”
谢宜瑶再不能接受,也不好在这两人面前表露出动摇的样子,因此她故作镇定道:“我知道了,辛苦你们劳心劳力。”
慧净看谢宜瑶没有为难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正好有小和尚在门口等着传话,便暂且先离开一步。
法明不知道司砚和袁盼的关系如何,更不知道谢宜瑶是怎么看她们的,又碍于这几位贵人的身份,不好妄自开口,因此也就在默不作声地呆着,和谢宜瑶面面相觑。
谢宜瑶借此试着捋清思绪。
到底是谁给阿母供灯这件事困扰了她整整五年,今天终于得到了答案。
起初,谢宜瑶以为等她知道了答案,多少会觉得释然,也可去找到这人,问一问当年袁盼的死是否有什么隐情。
而后来她在襄阳从徐梅香那里得到了“隐情”,供灯人的身份却还让她摸不着到头脑。
与自己年龄相仿,和袁盼相识,前几年又身处金陵。
能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女子,其实不多,但谢宜瑶从未想过往司砚身上靠。
或者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