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谦帮着明蓁把簸箩放好,这才想起给她引见。
大姐,这位就是我的同窗好友孟玉堂,今日他是来见父亲的。
明蓁记起曾听弟弟提过此事,只是不知这位孟公子会此时前来。她虽少见外男,但因着是弟弟的同窗,也并不慌乱,只落落大方的施了一礼。
见过孟公子
孟玉堂忙躬身回礼,声音有些局促:不敢,不敢
恰在此时,廊下有脚步声传出,姚思礼和周氏一起走了出来。
可是孟贤侄来了?
孟玉堂慌忙回神,对着姚思礼更加恭敬。
玉堂见过姚叔父、叔母。冒昧前来,玉堂多有叨扰。
周氏见他举止有度、温文儒雅心中先有了几分满意,她对着姚思礼微点了点头,目中带着赞许。
姚思礼心领神会,对着孟玉堂道:孟贤侄不必客气,你我两家原也是旧识,你与明谦兄弟几人又是同窗好友,合该多走动才是。
孟玉堂又躬身应是,跟在姚思礼身后进了正厅入座。
明蓁并没有跟进去,只沏好茶让秋雨去送,自顾自回去继续腌杏子。
春雨送了茶回到房中,再看明蓁的目光就带着几分热切。
小姐,这位孟公子生得玉树临风,才貌双全,和咱们二少爷相比也丝毫不逊色。人又文质彬彬,谈吐非凡,我看老爷和夫人对他都很欣赏。
明蓁手上的动作不停,只嗯了一声算做应答。
春雨有些着急:小姐,你就不好奇吗?我看老爷夫人的意思,好像好像是在给你选夫婿。
春雨一口气和盘托出,眼巴巴地等着明蓁回应,她是小姐的贴身丫鬟,当然关心她的婚事。要是明蓁有意的话,她可以立刻去前厅偷听,替明蓁打探一二的。
明蓁却很是沉得住气,春雨,我知道你关心我,可是这事全凭父母做主,我没有意见的。
春雨不明白小姐怎么这么镇定,她常听戏文上唱些才子佳人的曲目,都是郎情妾意,夫唱妇随的。可是小姐现今哪有半分羞涩动情的模样?
周氏此时却在认真观察着孟玉堂,见他一举一动不见丝毫粗俗,言语应对更是不卑不亢,心中又满意了几分。
姚思礼抿了一口茶说起旧事:当年我同你父也是同窗旧友,他为人谦和,勤勉用功,为吾等楷模。只可惜天妒英才,孟兄不幸英年早逝,让人深感痛惜。这些年,我安于田园之乐,不喜交际,对贤侄的照拂也不够,此时深觉愧对孟兄呀!
孟玉堂忙放下茶盏起身施礼,口中连道不敢,姚叔父此言让玉堂无地自容了,当年若不是姚叔父引荐玉堂也无缘入宜山书院读书。幼时叔母也常上门送些银钱,只是家母愧不敢受,不敢劳烦叔父一家。说起来,也是玉堂不懂礼数,辜负了叔父的厚爱。
周氏也想到了这一段往事,那时姚思礼刚刚回乡,知道故友早逝,便带她一起上门祭奠。
孟玉堂年幼时很是聪慧过人,姚思礼惜才,便向孟高氏提出要把他带到自家的学堂教导。孟高氏却推辞不应,直说不敢劳烦他们。
怜惜他们孤儿寡母生活不易,周氏几次想要送些银钱帮他们度日。但孟高氏每回都推辞不受,宁愿日夜织布赚些碎银供儿子读书。
后来,姚思礼怕耽误了孟玉堂的前程,又推荐他去宜山书院读书。这一次,孟高氏答应了下来。
可即便如此,周氏还是感觉到孟高氏并不想同姚家交往过密,慢慢地她也就不再强求,两家的关系随之疏远开来。
原本周氏觉得孟高氏骨子里有几分傲气,不愿受人施舍,对她还很是钦佩,可是此时心中却有些异样之感。
姚思礼没有注意到周氏的情绪,他对孟玉堂还是很欣赏的。闲话过后,便带着他和儿子一起去了东厢的书房,指导他几人文章。
周氏没有再继续打扰,她已经观察过了,孟玉堂无论相貌谈吐还是规矩礼仪都是不俗的,至于学识,她更相信夫君的眼光。
姚思礼对孟玉堂的学问很是满意,他本就是惜才之人,恨不得倾囊相授。孟玉堂听得认真,不觉间就已到了午饭的时辰。
周氏深知自家夫君的脾性,也没有惊动他们,只悄悄准备了饭食送进去。
待到了前院厅堂上,姚老爷子问起,周氏据实已告。
老爷在书房给人讲学,正说到精彩之处,儿媳不敢打扰,已经送了饭食过去。今日午间他们父子便不来前厅用饭了。
姚老爷子也是见过孟玉堂的,他捋了一把胡须赞许道:合该如此,为师者,便是要用心教导晚辈。那孟玉堂也是个有才华的,若是日后能出人头地,也不枉思礼如此上心。
原本在一旁漫不经心听着的姚明珠顿时惊在了那里。孟玉堂来了姚家,这事她怎么不知道!
第 13 章
姚明珠心乱如麻,她想起上辈子有段时间孟玉堂好似也经常出入姚家向大伯请教学问。
后来孟家来提亲的时候,她和母亲气愤不已。怪罪大房一家引狼入室,才使得孟玉堂对自己起了觊觎之心。
如今细想来,明珠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对。怎么以往不见孟玉堂来家里请教学问,偏偏赶在大伯要给明蓁选婿的时候来?是不是大伯一家早就动了什么心思?
明珠越想越觉得愤怒,可笑她上辈子说服祖母把她和明蓁的亲事交换后还曾沾沾自喜,其实她才是个傻子。
孟玉堂应该就是大伯为明蓁挑选的乘龙快婿吧,只是不知为何孟家来提亲时偏偏换成了她。
又因为她不情愿,换了婚事,所以明蓁最终才能嫁给孟玉堂,成了状元夫人。
想通了这些,明珠看着明蓁的目光更带了几分恨意.这辈子她绝对不会那么傻了,明蓁还是等着当她的寡妇娘子吧!
用过饭回房后,明珠更是心焦。孟玉堂离开的时候肯定会经过前院,她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动静,唯恐再次和他错过。
直到傍晚时分,孟玉堂才告辞离开。
承蒙叔父教导,如醍醐灌顶令玉堂豁然开朗。今日多有叨扰,时辰不早了,玉堂就先告辞了!
姚思礼没有多加挽留:也好,日后你若有疑惑之处尽管来问,就是无事也可以来和明谦一起读书。
孟玉堂感激不尽,姚家的藏书丰厚,甚至还有名家孤本,他若能借阅,才真是受益匪浅。
孟玉堂再次向姚思礼道谢,又去向周氏辞别。
周氏笑意温和,回家替我向你母亲问好,你和明谦是好友,以后常来常往才好!
姚明谦送了孟玉堂出门,跨过月洞门的时候,孟玉堂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
西天的云霞撒落下万道金光,小院被笼在光里,安静而又柔美。孟玉堂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那抹身影,面上有些失落。
明谦
二姐?
刚穿过月洞门,明谦就被姚明珠拦住了,他停在那里,面上有些疑惑。
二姐有事吗?
姚明珠的目光都被明谦身后的孟玉堂吸引住了,不愧是未来的状元郎,即使身着半旧的儒衫依旧遮不住他的神采,一举一动从容有度,那些草包富家子弟哪里能比得上!
明珠的双颊染上一层红晕,她含羞带怯的看了孟玉堂一眼,随即细声问道。
明谦,不知这位公子是
明谦皱眉,只觉的二姐的举动很是忸怩,但依旧给她做了介绍。
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今日是来家中拜见父亲的。
明珠一副惊喜的模样:我听哥哥提起过,这位就是孟大哥了吧。哥哥常说孟大哥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孟玉堂早在明珠和明谦搭话的时候就避到一边了,他低垂着头不去看明珠,但听闻她提到自己还是施了一礼。
姑娘过誉了,在下不才,实不敢当。
孟大哥太谦虚了!明珠语气很是熟络,你年纪轻轻已经中了秀才就足以证明你学识过人。哪像我哥哥和几位弟弟,大伯常说他们愚笨呢。
二姐
明谦有些不悦,二姐和孟兄初次见面说这些作甚,也太不庄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