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蓁并不在意,娘,女儿和孟公子并无私情。咱们两家也只是口头相商,根本没有定下亲事,女儿没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况且,女儿总不能终日躲在后院,终归是要和明珠见面的。
周氏无奈,也只好答应她,但却面色冷然地守在女儿身边。只要二房有人敢出言相讽,她绝对不会相让。
晚饭时分,姚家众人都聚到了厅堂,曹氏从没有像今日这般畅快,只觉扬眉吐气。
她其实并不看好孟玉堂,但是一想到孟家舍弃了明蓁而来求娶她家明珠,她心里就万分得意。
要知道这可是周氏拒绝了县丞家的公子,精心给自己女儿挑选出来的女婿。
周氏出身高贵,才貌双全,从她嫁入姚家那天起,曹氏就自惭形秽,日日在她的阴影之下过日子。
大房夫妻和美,儿女聪慧,曹氏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被这位大嫂压一头了,谁曾想,老天有眼,在女儿的婚事上,周氏居然栽跟头了。
一想到这些,曹氏忍不住又多吃了两碗饭。既然给明珠跳了这么久,也没有挑到合适的亲事,不如就像她说的赌这一回。若是孟玉堂日后高中状元,那她就是状元爷的丈母娘,说不准也能封个诰命。
饭桌上,众人都没有提及孟家之事,但用过饭后,姚老爷子便把两个儿子都留了下来。
明蓁跟着母亲一起回房,被明珠叫住。
明蓁姐,我也不知孟大娘为何会看中我,我爹娘觉得孟大哥才学出众,甚为喜爱,有意答应这桩亲事。明蓁姐,你不会怪我吧?
明珠口中说着唯恐明蓁怪罪,可是言语间却甚为得意,嘴角也快要咧到耳后去了。
明蓁莞尔:明珠妹妹,这话说的奇怪。你要定亲我肯定是恭喜你,原本就是和我无关的事情,我为什么会怪你?
真的?
明珠盯着明蓁的脸看,一丝细微的表情也不放过,可惜让她失望了,她没有在明蓁脸上看到一丝强颜欢笑的样子。
可这怎么可能呢?明珠记得上辈子他们二人可是恩爱的紧呢?明蓁怎么会不伤心呢。
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明蓁早已回了后院,只留给她一个背影。明珠气得直跺脚,她还是不相信明蓁会不伤心,肯定是装的。
姚思礼回到后院的时候,夜色已经深了,他对着周氏面有愧色。
周氏心知肚明,爹留你在前院,是不是在商量孟家和明珠的亲事。
姚思礼点头,爹也觉得孟玉堂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和孟氏族里不亲近,若和我们家联姻,对明举、明谦兄弟几个来说也不失是一个助力。
周氏早就料到会这样,公爹是姚氏族长,一心想着的都是振兴家族,光耀门楣。为了族中男儿的前程,肯定舍不得孟玉堂这样才学过人之辈。
这么说,二房和孟家的亲事爹同意了!
同意了!
姚思礼也很为难,是孟高氏主动向侄女求亲的,他也不能为此迁怒二弟一家。
周氏冷哼,倒是错看了孟家那小子了,原本以为他是个有担当的君子,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姚思礼皱眉也有些不敢相信,他原本最看重的就是孟玉堂的人品学识,难道真的看走了眼不成?
孟玉堂并不知姚家发生的一切,他满心欢喜地看着母亲去姚家提亲,直到媒人要正式上门纳彩的时候才知道他的亲事被换了人。
第 19 章
孟高氏确实是瞒着儿子向明珠提亲的,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美色所迷,自毁前程。
她也想到儿子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接受,但是却没料到儿子的反应会那么激烈。
母子二人一阵激烈的争论后,孟玉堂直接跪到了她面前前,求母亲成全他。
娘,若是不能娶明蓁为妻,儿子此生也不会再娶别的女人。
孟高氏悲愤欲绝,儿子居然会为了一名女子顶撞她,甚至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她一个急怒攻心几乎晕厥过去,孟玉堂忙起身去扶她。
娘,你怎么样了?儿子去叫郎中来
堂儿,娘苦心教导你这么多年居然不敌一名女子在你心里的分量。既然如此,你只管去求娶明蓁。娘没有教好你,使你沉迷女色,忤逆父母。娘只有一死,去地下向你爹请罪。
娘!孟玉堂泣泪叩首:娘请息怒,儿子不敢行如此不孝之举。娘说这话,才真让儿子无颜于世了。
孟高氏丝毫不退让,坚持不看郎中,甚至开始绝食,只要孟玉堂一天不答应娶明珠,她就一天不吃饭。
等娘饿死了,你就可以娶你心仪的明蓁姑娘了。
孟玉堂在母亲房门前跪了一日,孟高氏始终不开门,最终他只有妥协。
娘,是儿子不孝,儿子答应你就是。
房门过了许久才缓缓打开,孟高氏有气无力地倚在门框上,笑容也无比虚弱。
堂儿,你信娘的话。那明蓁姑娘虽美,但却是一朵娇贵的牡丹,需要细心的呵护,她和你并不般配
您别说了娘,儿子去请郎中来。
孟高氏坚决不让,娘没事,只是身子弱了些,休息一下就好了。
孟玉堂忙扶她躺下,又去厨下熬了一碗粥来伺候她服下,孟高氏的脸色才略微好转。
她唯恐事情有变,逼着孟玉堂去姚家正式纳采,把他和明珠的亲事定下,孟玉堂有些犹豫。
娘,儿子悔亲,有负姚叔父的厚爱,实在无颜再去姚家。
孟高氏急了,你姚叔父要把女儿许配给你,是因为赏识你的才学,现在你娶了他侄女也是一样的。况且,那明蓁姑娘美名远播,不乏追求之人。娘去请媒婆准备纳采之礼时,就听说高县丞家的小公子倾慕明蓁姑娘已久,已经准备上门求亲了。
孟玉堂愣了一瞬,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可是转念一想,他都已经决定和别人定亲了,又有什么资格去管明蓁和谁定亲。
在孟高氏的坚持下,孟玉堂只好在约定好的日子带着礼物上门行纳采之礼。
这是二房的喜事,况且又因为他是大房最先选定的人选,为了避免尴尬,明蓁一家都没有出席。周氏甚至一早就带着明蓁出门,去了宜山书院见林夫人。
明珠也早早就精心打扮起来,虽然按照规矩礼节,她和孟玉堂根本不能见面,但她并不在乎。
曹氏很是不以为然,那孟玉堂有什么好,家里穷,他娘还是个病秧子,你就算是嫁过去,以后有的苦吃了。
明珠心里得意:娘,你女婿可是有状元之才的!家穷怕什么,大不了,我多带些嫁妆过去。
咱家哪有那么多的嫁妆给你呀?曹氏有些恼:孟家那么穷,肯定也给不了多少聘礼,家里姑娘出嫁都是订好的规矩,那些银子又能够你支撑到什么时候?
那我不管,大伯母管家,给明蓁多少嫁妆就要给我多少。
明珠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曹氏一愣,也随即笑开了。是了,大嫂手里有私房,肯定会补贴明蓁。到时候让婆婆出面,明珠的那一份也就不会少。
孟玉堂和媒人一起到了姚家,不出所料,没有在前厅见到明蓁一家。
见他长身玉立,规规矩矩地行礼,姚老爷子和姚思信都很满意。
孟家准备的纳采礼中规中矩,六个红木漆盒,打开来,最先是一对大雁。古时讲究纳采的大雁要选一对活雁,可现在活雁难寻,大部分人家就用一对木头雕刻的大雁代替。
其余几个漆盒里盛着布匹、银簪、糖果蜜饯、酒、肉等物,另外,姚家给的纳采礼是六两六钱银子。
曹氏看着这些东西有些嫌弃,可是想到就连大伯一家也认定孟玉堂日后定会高中,她也就忍了下来。欢欢喜喜地收了礼,还殷殷嘱咐了孟玉堂几句。
明珠可不管什么规矩,她亲自端了茶盘来前厅奉茶。盼了这么久,终于和孟玉堂定下了亲事,她心中自然欢喜异常。
孟大哥请喝茶!
多谢
孟玉堂心中苦涩,娶明珠不是他心中所愿,可却是母亲喜欢的。
孟玉堂向姚老爷子禀明,要去后院给姚思礼请安,姚老爷子没有阻止。他也不希望两个儿子因为一桩亲事生了嫌隙,事情说开了就好了。
后院里,孟玉堂见到姚思礼便撩起外袍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