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你了。裴野随手便将那灯笼递给一旁的裴青道:你也算小孩。
裴青:
关我什么事儿?
杨跃觉得此事做得还挺地道的,他倒也没有旁的心思,纯粹就是热心肠,爱操心。
尤其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便总想着哄人高兴。
他是打心眼里真喜欢池敬遥,早已将对方当成了没拜把子的弟弟一般,再加上他知道池敬遥救过杨城性命,便更愿意待对方好。
这日他将灯笼给了裴野之后,满以为裴野会按照他说的将灯笼送过来,没想到一直等到入了夜,也没见到裴野的影子。
夜里他还去池敬遥和阮包子那屋看了一眼,便见阮包子那灯笼挂在一旁,池敬遥那盏却不知去向。
杨跃见状当即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暗道裴野这人怎么就跟块木头似的,哄人的法子都教他了,走动两步都嫌累?
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到了上元节这日,池敬遥一早便跟着章师兄他们去了城中。
这几日他整理了一些药房中急需的药材,想着去药材铺子里购置一些,至于其他的常用药材,回头可以走军中的渠道去购置,倒是不用他们操心太多。
从药材铺子里出来之后,章师兄先带人回了药房。
池敬遥借口跟着他一起回去,实则去了街角的那间茶肆。
裴野一早便让人给他带过话,说会在茶肆里等他。
二哥。池敬遥一眼便认出了坐在角落里的裴野。
裴野今日换了一身便装,虽不像穿着军服时那般威严,却多了几分青年公子的俊逸,这会儿独自坐在茶肆里,看着很是惹眼。
二哥你长得太英俊了,这样出去很难不让人认出来啊。池敬遥凑到他跟前小声道。
裴野闻言盯着少年看了一眼,而后从一旁的椅子上拿起了一个狐狸面具给他。
依着边城的习俗,上元节时青年人喜欢带着面具去街上约会,裴野在此地待了数年,自然是知道这风俗的。池敬遥一见这面具,才明白裴野为什么说不怕让人认出来了。
好看吗?池敬遥将那狐狸面具戴上,朝裴野问道。
少年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但裴野还是能一眼就认出这面具背后的人。
好看,走吧。裴野付了茶钱,将自己的大氅给池敬遥披上,又将另一只老虎面具戴在了自己脸上。
这么一来,哪怕他们迎面撞见杨跃和阮包子,对方恐怕都未必能认得出他们。
池敬遥正这么想着的时候,没想到这话就应验了。
两人刚踏出茶肆,果然撞见了杨跃正揽着阮包子从他们面前经过。
哇,这小狐狸的面具好看,一会儿给你也买一个。杨跃指着池敬遥的面具朝阮包子道。
池敬遥原本还有些紧张,生怕被认出来,但见杨跃并未多看他,这才稍稍放心了些。
二哥,咱们偷偷跟着杨跃,看看他们去干嘛呢!池敬遥伸手拉住裴野道。
裴野头上戴了一只老虎面具,看着有点傻乎乎的,被池敬遥这么一拉也没抗拒,任由少年拽着他跟在了杨跃和阮包子身后。
等会儿!杨跃路过一家书肆,突然停住了脚步,朝阮包子道:等我买几本话本带回去看。
他一边拉着阮包子进了书肆,一边朝阮包子问道:你看过话本吗?
看过。阮包子道。
我那儿话本可多了,回头都借你看看。杨跃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书肆的柜台前,目光在上头摆着的话本名目上搜寻了一遍。
小公子,想要什么话本啊?书肆的伙计问道。
才子佳人的那种,书生和妖精的杨跃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对了,你们这儿有没有那种话本?
伙计笑了笑,问道:哪种啊?
就是才子和才子,书生和书生那种懂吧?杨跃问道。
他买了这话本倒不是给自己看,是想送池敬遥和裴野。他素来奉行好东西要分享的原则,而看话本是他最大的爱好,这种乐趣当然要和人分享才行。
而他自作聪明地觉得,池敬遥和裴野肯定更适合看这种话本。
那伙计怔了一下,看了一眼杨跃,又看了一眼他身边的阮包子,见这两个少年一个挺拔英武,一个白净清秀,瞬间恍然大悟,笑道:有,小公子您稍等。
书肆的另一边正拿着一册话本看得入神,压根就没留意到杨跃方才的话。
倒是裴野一字不落地将杨跃那才子和才子,书生和书生的话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他冷哼一声,心道这小子果然不对劲。
小公子,您要的话本来了。那伙计拿了两册话本给他,又道:咱们这里还有画册,您要不要也来一册?里头图文并茂,有许多花样。
杨跃拧了拧眉道:那就先不要了,回头再说。
他说着付了话本的钱,拉着阮包子走了。
伙计忍不住笑了笑,转眼看到了立在一旁的裴野和池敬遥,他见这两人举止亲昵,且那少年身上穿着的大氅明显有些不合身,一眼就知道是旁边这男人的衣服。
而且这男人方才一直盯着这边看,估计是知道前头那俩少年买的是什么话本。
念及此,他凑上前朝裴野道:这位公子,小店还有不少龙阳话本,您要不要也带两本回去解闷?
作者有话要说:
裴野:我看起来像是会看这种东西的人吗?
第70章
什么东西?池敬遥放下手里的话本, 茫然问道。
没什么,走吧。裴野不等那伙计再开口,忙拉着池敬遥走了。
方才在书肆里,池敬遥随手一翻正好翻到了裴野此前说过的那个山寨版田螺姑娘的话本, 便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因此既没留意杨跃的话,也没留意到那书肆伙计的话。
这会儿离开了书肆, 他瞧见裴野看着有些不大对劲, 当即便忍不住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