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赟被当场斩首祭旗,京郊大营哗变,兵权再次回到了谢蘅的掌控之中。
谢蘅刚刚的笑,便是笑他们不自量力。
她之所以那麽干脆地交出兵符,就是因为她知道,手下的将领和他们的兵士出生入死多年,早已不是一块兵符可以掣制得了的。
只要这些将领还认她,那十万大军同样不会旁落。
头顶的墨色终于浓烈到了顶峰,谢蘅鼻尖忽地一凉,天开始下雨了。
承正殿外也开始响起了厮杀声。
随着厮杀声愈演愈烈,雨势也滂沱起来,血水混着雨水,四处流淌,最终彙聚到下水口,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填进来。
元安在作最后的赌注,在大军赶到之前,杀了睿王,这样,太子便是唯一的皇嗣。
……
武成帝被再度擡回殿中,他本来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刚刚那口气泻了,他的时候也到了。
睿王与他并无太多父子情,只是静静立在一旁,看着他交代后事。
“昶儿。”
武成帝连唤了睿王几次,他都只站在远处,一动未动。
他一出生,母后就死了,父皇把这一切归咎于他,导致他作为嫡子,却从小和太妃一起生活在骊山行宫,童年伴随他的,是暗杀,孤寂,还有恐惧。
他很难不恨。
只记得很小的时候,身为太子的皇兄来骊山看望过他,告诉他,终有一日会接他回去。
那段时光,他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每天希冀着有一日与兄长团聚。
可结果,他等来的只有皇兄的死讯。
从那个时候他就知道,他要韬光养晦,他一定要登上那个位置,他要报仇。
如今,看着苍老垂暮的父皇,他心里果然没有半分动容,只有冷漠。
与那双浑浊到几乎快要熄灭的目光对视了许久,高昶终于朝着龙榻走了过去。
武成帝的目光陡然亮了一些,艰难地开口道:“你……原谅父皇了吗?”
睿王苦笑,摇了摇头,冷冰冰地说:“父皇,你安心去吧,儿臣会治理好这天下的。”
他说完,毫无留念转身走向殿外,负手望着接近尾声的厮杀。
武成帝的目光追随着睿王遥遥而去,眼中模糊了一会,口中喃喃念叨着两个字。
只有离他最近的崔简听清了。
“衍儿。”
他说的是“衍儿”。
此时,殿内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外面的局势,谢蘅的几百重甲似乎落了下风,元安的人已经杀到了阶陛上。
崔简垂眸,走到武成帝身边,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听罢,武成帝灰败的瞳孔慢慢拧起,他费力地擡手,抓住崔简的衣角。
“你……”
那句话卡在喉头,挣扎了半天,直至耗尽最后一丝气力,终未说出口。
第134章 大结局3
浩浩苍穹,暴雨如注。
丹墀之下,连溅起的水花都是混着深浅不一的血色。
还在厮杀的人明显少了一半,混乱中,有一抹明黄身影忽然沖了出来,站在双方对垒的中央。
没有人敢动他,因为他身上穿着太子的袍服。
“住手,都给我住手!”
少年的声音穿透力很强,雨声、金石碰撞声都无法盖过他的吶喊。
大家短暂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视线穿过溟蒙的雨幕,怔愣地看着他。
雨水打湿了他一身蟒袍,衣料紧贴着少年人清瘦颀长的身躯,显出几分寥落与无助。
他看了看满地的尸体,看了看谢蘅,又看了看蔡贵妃和元安,五官紧紧拧住,痛苦不言而喻。
看不出他有没有哭,雨下的实在太大,大到他几乎睁不开眼。
就算有泪水,也被暴雨沖淡了。
“别打了……已经死了这麽多人了,难道你们还没打够吗?”
良久,他的声音略显疲惫,却把每一个字咬得极重。
蔡贵妃往前走了两步,眸中闪烁着哀戚,“昱儿,我们这麽做完全都是为了你。”
“闭嘴!说什麽为了我,你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权欲,从来没问过我愿不愿意。
就算我当了皇帝又怎麽样,还不是你们的傀儡,到时候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吧?从小到大,我不能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能玩喜欢玩的,甚至连和谁说话你们都要管……这个太子我早就不想当了,你们谁爱当谁当。”
他的情绪几近崩溃,手里提着一把窄剑,虚无地指着前方。
蔡贵妃频频摇头,眉头紧锁。
元安本想趁他不注意上前,那把窄剑的剑锋却忽然指向他。
“昱儿……”他脚步一顿,几不可闻地唤了一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