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和明清两朝的制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比如说科举这件事,
考中了举人之后,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在考进士了,
不想考了,可以自己上呈。
经过朝廷考核后,
或是担任地方教育官员,比如教谕这样的职位。
又或许是补授知县,
不过什么时候能真正的轮到你,那就不一定了!
而教谕这种教育部门下放的官员,
几乎一辈子都没什么油水,
不过是博得一世名望罢了。
而自觉有能力的,都会去参加春试,
为的就是成为进士进入翰林院磨砺。
或许十年,或许二十载后,
就会外放成为一方大员。
然后在磨砺个十年二十年,
回朝以后少说也是三品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