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
门房摇了摇头,开口道:“老爷最近回来的都晚,前几天熬到子夜才回来。”
他低头道:“沈少爷,您进屋里喝茶,小的去户部给您跑一趟,问问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沈毅想了想,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笑着说道:“年底了,户部多半忙得很,你跟赵师伯说我来过就行了,等过两天朝廷休沐了,我再来拜访他老人家。”
这门房连连摇头,惶恐道:“沈少爷您来了,连茶也不喝一杯就走,夫人知道了,非打死小人不可……”
两个人正在说话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齐密的脚步声,沈毅回头一看,一顶轿子停在了赵家门口,轿子落地之后,轿夫压轿,从里面走下来一个一身绯红色官服的中年人……
正是赵治赵昌平。
嗯,准确来说,在这个时代应该算是老年人了。
不过赵尚书身材高大,面目英俊,虽然有白发但是不太多,而且精神头很好,看起来完全没有老态。
沈毅微笑着迎了上去,对着赵昌平拱手道:“赵师伯回来了。”
赵昌平看了一眼停在自家门口的马车,然后又回头看了一眼沈毅,微笑道:“看到这辆马车,我便知道是子恒来了,这建康城里的京官,哪怕是个七品官,出门多半也是要雇个轿子的,只有你沈子恒,天天坐着个马车。”
“坐不惯轿子。”
沈毅微笑道:“总觉得给人抬着走,浑身不自在。”
赵尚书拉着沈毅的衣袖,一边朝着自家走去,一边微笑道:“这轿夫也有轿夫的学问,一些轿夫抬得又快又稳,比马车灵巧,也比马车舒坦。”
“你这个怪癖,趁早改一改。”
沈毅面带微笑,没有再接话,而是开口道:“今天师伯回来的倒是早,刚才问门房,门房说师伯前些天有时候到子夜才能回来,我便想着过两天再登门叨扰。”
“今天户部清账了。”
赵昌平看了沈毅一眼,爽朗一笑:“而且听说子恒你昨天回了建康,老夫就想你今天多半要到家里来,便提早回来了。”
“本来昨天就要来的……”
沈毅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无奈昨天被叫到宫里去了,弄到深夜才到家,便没有来打扰师伯。”
两个人说话间,已经进了赵家的正堂,赵尚书吩咐家里人给上了茶水,然后又让下人把家里人喊出来见人。
沈毅连忙摇头:“已经很晚了,就不要打扰伯母和两位兄长休息了。”
赵昌平皱了皱眉头,随即作罢,微笑道:“那就算了,等过两天休沐了,师伯也没什么事的时候,你再到家里来,叫上张简,咱们好好喝上一顿。”
沈毅低头,应了声是。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赵昌平开口问道:“子恒这半年,在东南差事办的如何?有没有需要师伯帮忙的地方?”
身为户部尚书,朝堂大佬,一般都是别人求他办事,他决不可能主动问出需不需要帮忙这种话。
可见沈毅在赵尚书这里,份量还是很重的。
或者说,赵昌平很看好沈毅的前途。
沈老爷微笑道:“差事办的还算顺利,明年不出什么差错的话,到年底,小侄就能回建康交旨了。”
“至于帮忙……”
沈毅微微低头道:“只要师伯还在尚书任上,让朝廷里的那些小人忌惮,不敢害小侄,便是对小侄最大的帮助了……”
“明年……”
赵尚书没有接沈毅最后一句话,而是接了他上一句话,这位大九卿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明年太短了……”
“你刚升的五品,到明年年底还不足两年,你这个兵部郎中,绝难升到侍郎的位置上……”
“而继续在兵部干下去,你这个兵部郎中按部就班,至少要做上十年……”
赵尚书捋了捋下颌上的胡须,开口道:“子恒你在东南功劳不小,明年回京之后,陛下多半会赏你点什么,到时候,你不能跟陛下要官职,而是要让陛下给你调职……”
他抬头看了看沈毅,然后伸手敲了敲桌子。
“调职吏部郎中或者……”
赵尚书语气平静。
“或者中书行走。”
第六百四十章 是天子谋耶?
中书行走……
这个职位的名字是陈国特有的,但是职位却不是。
陈国并没有经历过另一个世界太祖皇帝废相的事件,因此宰相被一直保留着,不过也是群相制度。
中书宰相,与三省制度中的中书省不太一样,这个中书省虽然保存了三省中书的职责,但是却更像是唐朝设在中书的政事堂。
这个政事堂,在前朝被称为“中书门下”,有资格进这个“政事堂”议事的,就是前朝所谓的同中书门下三品。
而在本朝,则是精简了这个称呼,现在大陈的中书,有点像是介于政事堂与内阁之间的存在。
而这个内阁行走……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宰相实习生”,或者说是诸位宰相的秘书,有资格查看各地送上来的奏报。
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可以协助宰相处理政事。
算是正儿八经的“储相”。
这个位置,一般都是从翰林院挑选年轻的官员,而且大多都是三鼎甲出身,送到中书去,让几位宰相带一带,顺便加以考核。
如果个人能力足够,那么就真的会当成宰相来培养了。
赵昌平想让沈毅去谋这两个差事,非常合理。
吏部郎中职权重,而中书行走前程远。
如果沈毅能调任吏部,即便只是一个郎中,只要他在吏部继续干下去,未来几年乃至于十几年时间,甘泉书院一派的人,都会在朝廷里过的滋润许多。
而沈毅,也可以借着这些人情,从甘泉书院年轻一代的顶梁柱,顺理成章的成为将来甘泉书院一系的话事人。
不需要他再升多少次官。
只需要再升一次!
只要他能从吏部郎中,往上轻轻迈那么一小步,成为吏部侍郎,哪怕只是右侍郎!
那么他就有资格从赵昌平手里,接过甘泉书院掌门人的位置了。
毕竟老赵当年在朝廷里替书院话事的时候,也就是个户部侍郎而已,论职权还未必及得上吏部侍郎。
至于中书行走这个位置,就更不用多说了。
如果沈毅成为了中书行走,那么他甚至不需要再升官,只要他能够在中书省待个三年不被赶出来,那么书院里,就是他沈老爷声音最大了。
毕竟那个时候,沈老爷已经是一位未来的宰相了。
这两个职位,对于任何一个文官来说,都非常有诱惑力,而且很符合沈毅现在的上升进度,很显然,赵昌平这个长辈,对沈毅还是很上心的,他的的确确曾经站在沈毅的立场上,替沈毅考虑过未来的上升路线。
因为这两个职位,只要沈毅去努力争取,皇帝是非常有可能给沈毅的。
毕竟这两年,沈毅把东南经略的很好,如果不是年龄和资历束缚了他,沈毅现在都可能已经披上象征三品官的朱衣了。
坐在赵昌平对面,沈毅低头喝了口茶,然后抬头看了一眼似乎已经有了很多白发的赵师伯,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微微摇头道:“师伯,陛下还要用我去做很多事情,他多半不会把我安置在朝廷里做个文官。”
“而且……”
沈毅沉声道:“如果真能有中书行走的差事,我自然乐呵呵的去中书省做事情,但是如果是吏部郎中……”
沈毅微微摇头:“我是不太想去的。”
“为什么?”
赵昌平看向沈毅,微微皱眉:“因为陛下年轻好胜?你觉得洪德朝要与北齐起兵戈?”
赵尚书缓缓说道:“子恒,你的很多想法,师伯都是很欣赏的,比如说你想要神州一统的念头……”
“与你那岳父一模一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