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伯有时候想起此事,也会盯着北边出神,回过神来之后,拳头都会不知不觉攥紧……”
“但是……”
他看着沈毅,缓缓说道:“无论如何说,兵部都远不如吏部,本朝的兵部,在六部之中,几乎已经排到第六了!”
沈毅微微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赵昌平说的非常之对。
本朝的兵部,在朝廷里的确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以至于他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官场新人,被皇帝硬生生安了一个兵部郎中的职位,兵部都不敢放屁。
要是礼部吏部户部这三部,皇帝突然给外人挂了个郎中职位,这三部的堂官,恐怕立刻就要去宫门口静坐了!
到时候,不仅皇帝没有面子,被皇帝安上职位的那人,更会在官场上“社死”,从此再没有前程可言。
在赵昌平看来,兵部最适合做的,就是一个跳板。
一个抬官职的跳板。
比如说沈毅,他原先是七品的邸报司司正,如果皇帝把他升到吏部做主事,做员外郎,吏部的官员肯定是不能同意的。
但是,如果沈毅做了两三年五品兵部郎中之后,皇帝再把他调到吏部去,不要说平调吏部郎中的,就是升个吏部侍郎,都勉强说得过去。
不过兵部做跳板可以,但是不适合长期发展。
因为没有前途。
沈毅低头喝了好几口茶。
他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他不太想按照赵尚书给他规划的路径去走,但是又不太好直接反驳,怕让赵师伯丢了面子。
而且,如果沈毅去走这两条路,赵昌平肯定是全力支持的,如果沈毅执意留在兵部……
那么以后,赵昌平掌握的政治资源,就不一定会倾向沈毅了。
沈毅低头沉思了许久,喝了口茶水之后,对着赵尚书微笑道:“师伯,将来我到底会做什么官,恐怕我自己是决定不了的。”
他低眉道:“我一个二甲进士,两年四迁,陛下多半是有意让我孤立于文臣之外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就拿现如今来说,我这个兵部郎中,在朝廷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可言,甚至就连书院……”
“除了师伯您,其他人瞧我也未必瞧得顺眼。”
“既然已经如此了,小侄也不想再去费心费力的去融入这些文臣。”
他抬头看向赵昌平,沉声道:“比起这些,我更想去做点事情。”
赵昌平叹了口气。
“你的想法,师伯是知道的。”
“你既然想要事功,师伯也没有道理拦着你,不过咱们算是半个师徒,师伯在这里,再最后提醒你一次。”
赵尚书声音低沉:“这件事情,你与陛下虽然是站在一起,也都尽心尽力,但是陛下犹有退路,你沈子恒在这条路上,却是无路可退的,将来事败,被推出去扛下所有过错……”
“遗臭万年……”
赵昌平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也不是没有可能。”
“罢了……”
赵尚书说到这里,也不想继续说下去了,他伸手给沈毅倒了杯茶,吐出一口白气:“你既然不欲谋身,想要做圣人,做长辈的没有道理阻拦你,只可惜……”
他目光充满了惋惜。
“你这个圣人,若不幸事败,将来再史书上,别人肯定是要涂你一脸浓黑的。”
“圣人……”
沈毅摇了摇头:“师伯,小侄是从来没有想过去做什么圣人的……”
赵昌平面色严肃,端起茶水。
“来,师伯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沈毅连忙起身站了起来,两只手端着杯子,压低杯沿,跟赵尚书碰了一杯。
这天,赵昌平拉着沈毅到了自己的书房里,问东问西,问了很多关于东南的事情。
一直到深夜,他才亲自送沈毅离开。
而沈老爷,在坐上了自家马车之后,依旧有些出神。
“我是在做圣人么?”
他扪心自问。
然后他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我不是什么圣人。”
沈老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赵昌平让他学会谋身。
事实上,谋身这种事情,他一早就会,而且还没有进入官场,他就开始了。
现在的沈老爷,明面上冲在了鹰派第一线,但是他也是给自己留了退路的。
沈家的马车行走在建康城里。
幽暗的马车车厢中,沈老爷闭目养神,在心中自说自话。
“两年四迁,是天子谋耶?”
他睁开眼睛,目光幽深,用没有人听得见的声音喃喃低语。
“是某自谋也……”
第六百四十一章 年终奖
从赵尚书家回来,已经是深夜。
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沈毅才感觉整个人精神了不少,沿路的舟车劳顿,终于歇了回来。
于是乎,沈老爷便开始出门访友,维系他在建康并不算很多的人际关系。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找张简等人吃饭,拎点东西去看看大义坊的顾老头。
剩下的,也就是跟赵蓟州喝酒,别的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除了这些人之外,沈毅在建康,还真就没有太多的人情往来。
主要是他在官场上,认识的人其实不算多,甚至他连个正经的衙门都没有,也不用四下里去走动关系。
而且因为他没有具体的官职,旁人求人办事,也求不到他的头上,可以说落了个清闲。
除了跟这些人走动之外,剩下的时间,沈毅大部分都是宅在家里。
一方面是因为他性格就是这样,而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怕死。
他可没有忘记,他登上了北齐那个什么清净司的暗杀名单上,而且排位很是靠前。
根据内卫的说法,他的这个排名,甚至比中书的宰辅排名都高,撇开陈国的一些特殊人物之外,就只有赵禄赵大将军,排在他的前面。
而赵大将军这个暗杀排名,到底是真是假,沈毅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一晃眼又是两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洪德九年的腊月二十九,这一天,皇帝陛下在上完朝会之后,亲自敲了一声钟,意味着整个洪德九年的朝事到此为止。
接下来,除了中书每天会留一个宰相值班以外,朝廷其他各个衙门,基本上都会进入“停摆”状态。
朝廷年关休沐,会持续半个月,一直到上元节过后,皇帝陛下才会重新开启朝会,进入新的一年。
而这半个月,就算是“过年”了。
朝廷休沐的当天下午,沈家迎来了第一个客人,一身蓝色袄子的张寺丞提着家里酒窖里挖出来的老酒,笑呵呵的登了门。
面对这位难得的好友,沈毅亲自把他迎到了自家的正堂客厅,等两个人都落座之后,沈毅才笑着问了一句:“上一次寻兄长喝酒,兄长说很快就会来寻我,怎么两三天才过来?”
“别提了。”
张简低眉,叹了口气:“太常寺这个清水衙门,也有操忙的时候,年底了,各种账目要对,宫里的各种祭祀礼仪要去主持,我也是忙了好几天。”
“再有……”
他颇有些羡慕的看了看沈毅,开口道:“为兄这个官职,可比不上子恒你,子恒你可以算是兵部的,也可以算是翰林院的,因此你两边都不搭理,我这个太常寺丞,上面还有太常寺卿,少卿要去走人情,还有各种太常博士……”
“你没有在这种衙门里待过,你是不知道……”
张简忍不住吐槽道:“一个个在朝廷里放屁都不响,但是声音却个顶个的大,都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应付起这帮人来,麻烦极了。”
他闷声道:“要不是我家老爷子说太常寺好升官,为兄都想上书调个衙门去了,哪怕是去工部去,为兄也认。”
见他这个模样,沈毅忍不住揶揄道:“要不然我去跟陛下说一声,让兄长你明年挂个御史台的身份,跟我一起到东南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