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跟户部要粮食之外,在沈毅麾下做事的赵二赵蓟州,也在积极从朱里真人口袋里掏粮食,以维持淮安军的后勤。
叶婵站在沈毅旁边,瞥了一眼沈毅写的内容,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道:“公子,咱们军中很缺粮食么?”
“如果缺粮食,妾身可以写信,让阿弟想办法,转运一些过来。”
沈毅微微摇头,开口道:“福建到这里,千山万水,即便有粮食送过来,一路上也要耗去大半,得不偿失。”
“再说了。”
沈毅摸了摸下巴,开口道:“其实我军中,并不是特别缺粮食。”
说完这句话,他手底下这份文书已经写完,吹干墨迹之后,他才笑着说道:“之所以跟户部哭穷,是不得不跟他们多要一些,省得将来有一天,我那个长辈不能完全控制户部的时候,淮安军不至于立刻被粮草束缚住手脚。”
说到这里,沈毅想了想,望向北边。
“要是能打下济南府,山东大地就能控制大半,到时候也就没有缺粮这个说法了。”
叶婵站在旁边,轻轻摇头:“恐怕朝廷,不会让公子您,自由支配山东地界的粮草。”
如今,沈老爷大权在握。
印把子,枪杆子,都握在自己手里。
能够制约他的,只有钱袋子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钱袋子不是指钱,是泛指钱粮,也就是经济大权。
沈毅抬头看了看叶婵,哑然一笑:“婵儿这句话,说出来可犯忌讳。”
叶婵也没有多说,只是笑了笑,开口道:“公子您自然比妾身看得明白。”
沈老爷站了起来,打着呵欠说道:“如今就算是中书宰相,没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也不敢短我的钱粮,真要是敢在这上面难为我,大不了我回建康去做官,让他们来打这个仗就是。”
这话自然是玩笑话。
毕竟沈毅,不太可能会把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淮安军,交托在他人手里。
叶婵自然也明白,她抿着嘴笑了笑,没有说话。
沈老爷站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走走走,吃饭去。”
“眼见中午了,快饿死我也。”
叶婵乖巧点头,俏皮的眨了眨眼睛。
“妾身遵命~”
……
下午,沈毅在客厅里,约见了那位疑似老六。
也就是沈彦。
沈彦这会儿,已经在兖州滞留了一两个月时间,沈毅虽然没有难为他,却也没有放他离开。
此时,时隔两个月时间,他终于再一次见到沈毅,站在沈毅面前,既有些激动,又有些手足无措。
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跟沈毅称呼。
咬了咬牙之后,他还是低着头,拱手道:“沈大人。”
沈毅微微摇头:“称我沈七就是。”
他指着椅子,开口道:“沈……沈兄坐下说话。”
沈彦连忙点头,坐了下来。
坐下来之后,他抬头看了看沈毅,问道:“沈大人,今天见我,是要放我离开兖州么?”
沈毅默默点头。
“我手下的人,查了一个多月时间,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沈兄你的身份了。”
沈彦喜不自胜,开口道:“总算是可以离开了,多谢沈大人,明察秋毫!”
沈毅喝了口茶,笑着看了他一眼,开口道:“沈兄真的这么想离开么?”
沈彦一愣,苦笑道:“倒也不是非要离开兖州这个地方,只是当初我孤身一人到这里谈生意,家小都还在北边。”
沈毅想了想,问道:“沈兄家在哪里?在燕都么?”
沈彦微微摇头,开口道:“家在太原府。”
他顿了顿之后,又说到:“不过在燕都,也有不少生意,有时候也会过去。”
沈毅点了点头,抿了口茶水之后,又问道:“那沈兄是太原人了?”
沈彦闻言一愣,然后抬头看着沈毅,沉默了许久之后,苦笑道:“家父一直自认是江都人,我自小跟着他到太原,现下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了。”
沈毅微笑道:“太原人也好,江都人也罢,这都不要紧。”
“我只问沈兄一句。”
沈毅淡淡的说道:“你们家,还是陈人么?”
沈彦沉默许久,低头道:“我觉得我是。”
沈毅点头,又问道:“令尊呢?”
沈彦微微摇头:“沈大人,我不好替长者回话。”
沈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那这样罢,我放沈兄离开,沈兄回太原之后,替我转告令尊一句。”
“有机会,我想见一见他。”
沈彦看了看沈毅,问道:“是在兖州见么?”
沈老爷哑然一笑:“听沈兄这个语气,在兖州见面似乎不太愿意。”
沈彦低头不语。
沈毅的目光看向窗外:“那就换个地方。”
“济南如何?”
沈彦神色微变,沉默了许久之后,缓缓低头。
“我……”
“替家父应下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七十年基业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转眼,又是四五天时间。
在这四五天时间里,沈毅一直待在兖州城里,基本上没有出去过。
不过,他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比如说他去接触了一下留在兖州的五千禁军,与禁军的将军孟炼,还有底下的五个千户,吃了顿饭。
对于禁军,他不好直接整编,但是该认识还是要认识一下的,不能到时候让人家拼命,连个名字都喊不出来。
除了认识禁军之外,沈毅还带人,稍稍加固了一下兖州的城防。
加固的内容很简单。
就是将一些火炮,抬上了兖州城墙上,并且在城墙上常备了开花弹。
这样一来,即便齐人真的来攻兖州,沈毅也有足够的把握守得住。
除了布置兖州之外,沈毅还积极联络的西路军的裴俊。
此时西路军,已经在沈毅的授意之下,开始进攻河南的州府,尽量替沈毅,分担去一些来自于齐人朝廷的压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五天时间里,派出去的淮安军,已经开始跟齐人开战,最早打起来的,并不是薛威,也不是苏定,而是凌肃。
凌肃所部,还没有抵达东昌府,就在东平州遭遇齐人,眼下正在与齐人守军激战。
好消息是,齐人主力已经撤出了东平州。
因此,东平州的战事不会特别焦灼,拿下东平州,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这个插曲之外,剩下的事情,都在按照沈毅的布置,有条不紊的开始推进。
而此时,沈老爷几乎全面进攻山东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图远的耳朵里。
不止传到了图远耳朵里,甚至还被六百里加急,传到了燕都昭武皇帝的耳中。
此时的昭武皇帝赵楷,刚刚完全掌控朝政,再加上山东战事前一段时间还算稳定,此时他正沉浸在胜利者的喜悦之中,准备广纳秀女,充实后宫。
这个时候,山东战场的消息传来,把这位大齐的新君,气的连摔了数件进贡上来的官窑瓷器,着实大发了一通脾气。
此时,周元朗正在宫中伴驾,所有人都不敢靠近御前,只有这位将门出身的中书舍人,小心翼翼上前,跪在皇帝面前,微微低头道:“皇上,看来严相的法子,行不通了。”
“南人凶猛,远胜从前。”
宰相严礼的意见,一直是相对保守的,从一开始,他就主张以守为攻,只要守个一两年,南陈的攻势便不攻自破。
但是现在看来,南陈的军队一路凯歌,山东甚至都开始摇摇欲坠了。
这是大齐绝对的命根子。
山东河南如果都丢了,要是不能夺会来,那么即便大齐朝廷还能存在,也只是苟延残喘,迟早有一天,会给人家撵回关外去。
这个时候,即便是赵楷这种一心只想巩固皇权的自私性子,心中也生出了一些担忧,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周元朗,皱眉道:“周先生这是在攻讦严相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