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1 / 1)

('

人生还长,他会有三十岁,四十岁...等什麽时候他觉得自己能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再考虑也不迟。

我脑子抽了一样,“要是一辈子都想不通呢?呃...要是七八十才想通呢?那时候结婚也生...晚了点吧。”

谢君玉居然认真思考了一下我这个奇葩的问题。

他倒是无所谓般道,“如果七老八十还没想通的话也挺好,那样第一顺位继承人就是你,现在多挣点钱,争取给你多留遗産享受世界。”

我觉得谢君玉有时也挺乌鸦嘴。

谢琅刚去世他就说“遗産”,赶忙“呸呸呸”了三声,然后让他摸木头去晦气。

我没觉得谢君玉想不婚不育一辈子,他只是现在太年轻没做好準备。

等他再成熟一点,迟早会给我带个表嫂和大侄回来,因为这才是大衆所认为的“生活”。

况书与向我灌输过很有趣的理论。

他说现实生活是三次元,而他喜欢的动漫人物存在于二次元,文字里的人物是一次元。

触摸不到不代表他们不存在,换种说法他们就跟千百年来根植于人们心里的“神明”一样,是一种支撑和指引。

人不能单靠信仰活着,却也不能离开信仰。

比如他心里的唯一真神是高坂穗乃果,却在三次元里喜欢过我。

我和况书与已经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没有嘲笑他薛定谔的性取向。

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同性恋,我只是喜欢“谢君玉”。

我不知道该把“谢君玉”定义为几次元,但我明白自己已经在尝试脱离他活着,并且试图在真实世界里找到一个“谢君玉”。

从前我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可后来我觉得“谢君玉”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

关键在于他是否可以全身心爱我。

如果他愿意,我也会全身心去爱他,那麽我的蝴蝶也会为此高兴。

如我所料,在我回到北京开始给《庄周》收尾的时候,谢君玉开始相亲。

虽然他和我閑聊时统一把这些饭局定义为“给双方家长看的表演”,我还是在放下电话后泛起微妙的不悦。

我把这种不悦归因于“哥哥”和“谢君玉”长着同一张脸,而我从小不论是对“哥哥”还是“谢君玉”都有极强的独占欲。

大悦城那次以后我在极力避免自己混淆二者,避免自己对“哥哥”産生不必要的念头。

可有些事情一旦种下了因,千回百转总会迎来它的果。

《庄周》完成前后一个月我没再接到谢君玉的视频通话和红包。

起初我以为他太忙了。

虽然不知道他的公司具体在做什麽,但从谢君玉时不时的閑聊我知道他们已经从外包技术研发转向自主市场。

最近他们处在招商的风口,上海的竞争环境决定了他必然不会轻松。

我给他打了很多电话都显示正在通话中。

我没打算瞒着谢君玉他是《庄周》的原型,早就说过我的毕设是以他为蓝本创作的。

十六岁的他虽然没能给我爱情,却给了我足够的亲情。

我邀请他来我的毕业展,来看一眼最终和庄周融为一体的蝴蝶,谢君玉在电话里很高兴地答应下来。

然而他失约了。

我给他发微信,三天后他才回複说自己去出差,最近都不在国内,提前祝我毕业快乐。

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发生了什麽,却始终抓不到关键,只能回他注意安全,然而这条没能等到谢君玉的回複。

32

匆忙的六月结束以后我拒绝了关舒源的实习邀请,独自回了苏州。

但在离开之前,我把那尊《庄周》无偿捐赠给了他的美术馆。

这种汉白玉的塑像留在美术馆比留在我身边要合适,更何况我已经决定接受现实,那麽关于“谢君玉”的一切都该学会断舍离。

关舒源对《庄周》很感兴趣,他一开始认为我会雕刻古典人物,初具雏形后他以为是我的自塑,没想到完成后居然是个陌生的少年。

白玉刻成的脸孔青涩俊逸,温柔的微笑和大片栀子蝴蝶交融辉映,三分像我,却又不是我。

关舒源第一次见他时就问我,“这麽细节,是有原型的吧?总感觉原型不是你。”

我没有否认,告诉他原型是我的初恋,是他十六岁的时候。

关舒源好奇,“为什麽取名《庄周》?”

我当时坐在毕业展厅一角看着关舒源那头爆炸的卷发,忽然笑了笑,“老师,让我做个实验我就告诉你。”

关舒源有一头相当嬉皮士的头发,他已经四十多岁还是保留着独一份的个性。 ', ' ')

最新小说: 九五至尊 夏天到了(姐弟) 先来后到(1v2) 王爷哄我生二胎 重生后侯爷哥哥成了我的心头欢 缘可长青否 一离成名 穿书后,小娇包被偏执暴君宠野了 皇上在线被罚抄 三国之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