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1 / 1)

('

呵,都给她摁死下去!

而且也不会再继续当那麽长时间的皇太后了。

这权利,只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才是最迷人的!

*

宋真宗赵恒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后人说的那麽不堪。

尤其是在封禅这件事上,赵恒是真心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的,所以才会跑去封禅,但是现在天幕上几乎是给了他一个大嘴巴。

而且不光他,连他的儿子似乎后世都有那麽一点看不起的意思……

好像他这一生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娶了刘娥这麽一个皇后。

虽然赵恒也觉得自己这件事情做得很好,甚至日后刘娥真就是当成了主政太后他也不觉得有什麽问题,可是现在他多少感觉有点怪怪的。

……

倒是大臣们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满意似的,可是他们又说不出来什麽不满意。

毕竟他们已经麻木了,天幕上除了开始的时候夸了几句北宋之外,再没有夸赞过宋朝了呢。

现在居然能夸赞一下宋朝的女子,哪怕是夸赞皇后没有夺权成为皇帝,多少也应该骄傲一下了吧……

大臣们开始扭曲的心态了。

*

【徐皇后除了识鑒并洞达治理国家的方针策略,一心以生民百姓为念,有着卓越的政治远见,让朱棣十分欣赏之外,

她还十分恪守妇道、孝敬公婆,马皇后也多次夸奖这个儿媳:“燕王妃所行足以仪範宫闱”、“此吾孝妇也”。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徐氏按照礼制素食淡饭为其守丧三年。

直到朱棣登基后提到先朝之事,问徐皇后是否还记得马皇后的教导,徐皇后便能一一列举出马皇后的谆谆教诲,朱棣听了便十分欣慰。

且不说女子看这样的女子如何,反正男人那肯定是十分满意的。

他们虽然不一定会对生母生父尽孝,但是他们一定会要求自己的老婆对生父生母尽孝。

问就是父母生养他们不容易,好像这不容易是他老婆造成的一样。】

朱棣:“……”

他倒是也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孝顺也是徐皇后的优点啊……

【希望所有男人都记住一点:谁妈不易谁弥补,别把遗憾带入土。

你老婆嫁给你之后并不等于就是你了,她孝顺你父母不等于你孝顺你父母了。

而且你老婆也是有父母的,你要求她对你父母做的事情,你对她父母做到了吗?】

老祖宗们:【……】

他们也开始了思考。

扪心自问,儿媳妇孝顺自己的感觉和儿子孝顺自己的感觉那一样吗?

那是肯定不一样的。

别的不说,在儿子给自己端一碗汤过来的时候,里面不管有什麽,味道好不好,他们的开心都和儿媳妇端过来的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之前陈曦的说法那都是对皇帝们産生了影响,这次的话就是对广大的百姓都産生振动了。

大部分的百姓都开始思考起来,以前一味的要求儿媳妇孝顺却对儿子没有任何要求好像是有点不大对味儿啊……

朱元璋更是如此。

“你自己还记得你娘的教导吗?”

他甚至都没有用“母后”这样的称呼,而是“娘”。

这代表了什麽可能只有朱元璋自己心里清楚。

朱元璋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问朱棣的,同样是问在朝堂上所有的马皇后所生的儿子的。

他甚至自己也在思考,孙贵妃去了之后,他强迫朱标给孙贵妃戴孝,是不是也有点不顾及马皇后的想法了……

似乎从那之后,自己和老马的距离就远了,而老马也更爱和儿媳妇说话,不是他了。

他一时间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改变呢……

【徐皇后的一生为自己考虑的其实很少,在孝顺方面是,在其他方面也是。

身为明朝为数不多的出身名门的皇后,徐皇后深知外戚坐大的危害。

所以她自觉抑制外戚势力,不骄纵自家。

当初,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投诚于朱棣,在靖难起兵之际有暗中拥戴辅弼的功劳,被建文帝所杀,

朱棣非常惋惜,将追赠徐增寿爵位的事情告诉徐皇后,徐皇后极力申说,并不準许。

甚至在朱棣先斩后奏,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又让他的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命令下达后菜告诉徐皇后之后,徐皇后也并没有高兴。

但即便如此,徐皇后还是请求朱棣找个好的老师来教导自己的侄子,让他能够做到对上不辱没大恩,对下不使祖先受累。】

【与之对比强烈的便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张皇后了,虽然也没有留下全名,但是她的待遇,可是所有皇后都羡慕不来的。 ', ' ')

最新小说: 双面娇妻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 妖孽难缠,悍妃也妖娆!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穿越千年:追爱太子 大唐小侯爷 听说留学圈很乱 逍遥小驸马 穿书七零,我把军官老公拿下了 父皇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