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1 / 1)

('

谢谢,他现在整个人都不是太好。

【但是吧……

我们后世有句话叫做“天下岂有三十年太子乎?”

是说一个皇帝当的时间太久了,太子也就当的很久。

朱棣当皇帝的时候,朱高炽就已经当了太子了。

虽然我们说的是朱高炽一直是永乐朝的常务副皇帝,但是再怎麽常务副皇帝,那都是一个副的。

上面还有一个正的呢。

而且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可没有朱标当时那麽安稳,他爹好多时候都想要换了他,

甚至搞不好他弟弟还想弄死他呢,朱高炽的压力可想而知。

尤其是这个太子,他当了二十几年。】

【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功的继承皇位,他中间的隐忍可想而知。

俗话说得好,不在隐忍中爆发,就在隐忍中变态。

朱棣在世的时候,这两者朱高炽都不太好搞,

所以在登基之后,朱高炽隐忍许久的情绪那可不是要找个发洩口嘛。

压抑多年的情绪一下子爆发,朱高炽直接就沉浸在了酒色之中。

他虽然“屡次下诏求言”,表现出一片坦诚,可真有人谏言时他又无法接受了,

就比如翰林李时勉劝他好好工作时,结果被他打断了三根肋骨,并且还下了大狱。】

衆人:【……】

嬴稷诧异:【这也好意思说自己善于纳谏?】

李昞:【……这个就算了吧,和老夫的孙子没法比。】

【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朱高炽后来授意“密疏言事”,让朝臣之间互相监管,而他坐享其成,出现了明显的怠政倾向;

他后来又执意要迁都南京,就说明他是位贪图享乐的皇帝,不想像他父皇一样“天子守国门”。

朱高炽虽然注重边防建设,可是防线一再南移,为瓦剌强盛起来提供了发展空间,如果他坚守边防,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土木堡事件。】

【所以说,在朱高炽短暂的一年多皇帝时间里,看起来好像是很英明,

但是如果是他有着更长的统治时间的话,八成会成为一个昏君。

好在他在位时间短,他还没来得及做出负面影响就猝然离世,这才保住了名垂青史的声誉,归根结底是在位时间短救了他。】

陈曦感慨,【要是李隆基也有这个寿命就好了啊,那不是大唐又要出一个千古一帝?】

李隆基:“……”

朱高炽:“……”

不是,你这个话说的就很伤人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哪个皇帝不想长寿啊?

【所以他到底活了多短?】嬴稷好奇的问了一下,【你好像还没有说具体的时间。】

【他在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第二年,也就是洪熙元年五月病逝,

也就在位了不到一年。

后世对他的死因也是有很多猜测的,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

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

朱高炽看了奏折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

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

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

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

为了治疗这种病症,《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

这个先皇帝便是朱高炽。】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说法为真的话,

那嗑药而死的皇帝队伍就又增加了一人。

估计前面嗑药磕死的皇帝们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很开心吧?】

皇帝们:“……”

谢谢,并没有。

第212章 第二百一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至于另一种说法, 是皇太子朱瞻基暗杀了自己的父皇,

毕竟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朱瞻基和朱高炽对定都南京还是北京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来看, 就知道这父子俩的关系和朱高炽跟朱棣父子俩的关系差不多。

那就是很有矛盾。

朱瞻基做皇太孙的时候,朱棣为他设立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皇太孙亲军。

朱高炽即位之后, 立刻着手对其进行了裁撤。

那真是对自己的儿子提防的紧。

但是就此认为朱瞻基会铤而走险弑君篡位,似乎风险也太大了一点。】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靠谱的说法,其实还是朱高炽自己太胖了,

再加上他当太子多年忧郁恐慌积累,最终积重难返,导致的猝死罢了。

这种状态在我们现代人身上也很常见, 经常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会出现猝死的现象了。】 ', ' ')

最新小说: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