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1 / 1)

('

袁崇焕到任后, 整顿防务,委任祖大寿守锦州、何可纲守宁远、赵率教守山海关,对外联络明朝藩属哈剌慎朵颜三十六家, 开市给赏, 加以安抚。】

【但是袁崇焕这个人, 说好听了点有雄心壮志,实际上是志大才疏, 目光短浅之人。

甚至都不知道怎麽去揣摩领导的心思。

他在得到了朱由检承诺之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可以了。

我们来看看他被重用之后都干了点啥。

首先在崇祯二年六月初五日,袁崇焕以先斩后奏的方式杀东江总兵毛文龙于双岛,接着上疏请罪。

要知道, 毛文龙可并不是什麽小兵, 一个东江总兵,一个边防大将, 袁崇焕说杀就杀了,将皇帝放在哪里?

你都不说是自己人了, 就算是你弄到了一个俘虏,要杀要剐也要问一下上面的意思吧?

在这点上就能看出来,袁崇焕实在是没有什麽政治头脑。

而且这点上也埋下了袁崇焕后面被杀的伏笔,像朱由检这麽一个人,是没办法忍受自己的臣子如此无状的。】

【紧接着,袁崇焕夸下海口,要在“五年平辽”的话也被打了脸。

崇祯二年十月下旬,后金大汗皇太极在西征蒙古途中决定掉头攻打明朝,

兵分三路突破大安口等处长城关隘,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于遵化,袁崇焕率关宁军从宁远回防蓟州镇,亦堵截失败,

后金军于十一月二十日兵临北京城下,是为己巳之变。

袁崇焕率军救援北京,在广渠门外与后金军激战,迫使后金军退却。

你别说是“平辽”了,甚至你都让后金打到北京城下了,

这让对他信心满满的皇帝怎麽想?

更何况,朱由检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袁崇焕如果能回应了他的期待还好,如果不能,那只能是更恨了。】

袁崇焕:“……”

他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居然有这麽大的隐患,居然让皇帝对自己如此不满……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满桂、黑云龙等将领及兵部尚书申用懋等。

袁崇焕穿着青衣玄帽入宫,强调形势严峻,朱由检“慰谕久之”,袁崇焕又请率兵入城,朱由检不许,赐给他貂裘和银盔甲后结束这次召见。

大约与此同时,温体仁已上密疏弹劾袁崇焕通敌,据说皇太极也使用了反间计,让被俘的明朝太监听到汉人将领鲍承先、高鸿中等谈论袁崇焕里通后金之事,然后放回北京。】

陈曦顿了顿,【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跟此事相关联的。】

【那就是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

在《清史稿》和《明史.袁崇焕传》中都记录了,袁崇焕曾经私下里偷偷与后金议和,且在朝廷不知情的情况下。

袁崇焕第一次议和还是在朱由校统治时期,不过后来袁崇焕上书为朱由校分析了辽东的形式。

而这次袁崇焕却是背着收複辽东的任务,一面布置防线,一面和皇太极书信筹“议和”之事。】

【《满洲秘档》曾提到了,崇祯二年,袁崇焕和皇太极,两人之间围绕议和条件来往书信接近10封。

信中内容不仅承认大金国,而且还要向大金国赔钱。

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袁崇焕的底线,所以很难满足。

于是皇太极就带领着,他的八旗军就打到了紫禁城。

因此私下议和也就成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一个罪证。

其实袁崇焕这个举动还真不一定是卖国的举动,毕竟那个时候的明朝是什麽样子,统治者心里没数,他们这些边关大将也没数吗?】

【按照袁崇焕的解释,他是以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

朱由校时期的时候,对袁崇焕还算宽容,虽然袁崇焕几次三番不跟皇帝报备就跑去议和,也没有真的对他怎麽样。

最多就是朱由校下旨给袁崇焕:“边疆以防御为正,款事不可轻议。”

经过朱由校的数次宽容,袁崇焕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因此,皇太极无论派人、送信往来,无论词句如何谦顺、都被他扣压,不报朝廷。

而这种胆子大,在朱由检这里就翻车了。】

【你什麽都能自己做主了,还要皇帝做什麽?

别看朱由检看起来也是很信任他,但是袁崇焕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朱由检的底线上面蹦迪。】

陈曦说完之后想了想,【蹦迪就是跳舞的意思。】

老祖宗们:【……】

不过不得不说,陈曦这个说法是很贴切的,这都不用朱由检了,是个脑子清醒的皇帝就不会高兴。 ', ' ')

最新小说: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 宠妻撩人 情不自禁:安先生与路千金 特摄世界:从变身暗黑迪迦开始 听见樱花盛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