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院长喝了口茶说道:你为什么我这么推荐这么简单吗?杨然啊,我以前就告诉过你,我们这些天赋平庸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就需要比别人更多一番努力,不要看不起钻营,要看不起的那种没有底线的钻营。
杨然点点头,老师您的教诲我一直没忘,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史院长继续说道:我不妨告诉你,陈博士以前算是小小得欠过我一个人情,这个人情我一直没有用,现在用来换你的这个面试机会了,就是因为我觉得你如果能够得到面试机会,希望还是不小的。
杨然有些感动,老师
陈颂现在可是夏国学术圈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一个人情有多大的价值可想而知,但老师却用在了自己的身上,杨然没法不感动。
史院长微微一笑,他付出了什么自然也要从学生知道,但他也不是会一直强调这点的人,继续说道:昨天我看到陈博士发的朋友圈之后,立即就联系了我在蓝地研究所的师弟问了情况,大概了解了陈博士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倒也是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我先大概跟你说一下情况吧。
杨然伸手给史院长续上茶,老师您说。
史院长道:陈博士招人是为了他和童一淮童博士合作的一个算是武器研究的项目,其实核心是变压器小型化。陈博士和童博士都是研究所另外一个大型项目的研究员,这段时间非常忙碌,也顾不上这个项目,所以想要给这个小项目在招两个研究员,减轻其他研究员的压力。你明白了吗?
杨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也就是说,陈博士需要的话,能力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行,并不需要多强,重要的是能干活。
史院长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是的,据我师弟讲,那个项目的研发路线是陈博士和童博士全程指导的,并不需要其他研究员有多强的研发天赋,只要别拖后腿能干活就行。实际上除了这次新招的两个人之外,项目组的其他研究员也都是年轻人,本来就是给研究所里的年轻人练手用的。
现在杨然总算明白史院长为什么说他希望很大了,他在科研上虽然总是缺点灵性,但是他的经验是真的丰富。
从本科时期开始,到了研究生的时候,他日常在各种各样的项目组和实验室里打杂,什么样的活都干过,杨然敢说同龄人里面有他这么丰富的经历的很少了。
至于说和他们不是同一辈的,已经有所成就的不至于跟他们抢这种机会,而混了那么多年也没混出什么名头来的,难道还能比他们年轻人干活积极吗?
史院长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明白了,继续说道:虽然只是临聘,也不是特别大的项目,但是这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虽然陈博士和童博士都不常在项目组里出现,但是项目组的其他研究员都是有来历的,很多都是院士的学生。该怎么和这些人结交,该怎么让陈博士他们记住你,这不需要我教吧?
杨然郑重地说道: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从史院长这儿回去之后,杨然就开始认真准备面试,初六早上出门的时候,更是检查了好几遍简历和仪容,反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出发。
作为土生土长的幽州人,杨然非常熟悉幽州的路况,算上了堵车的时间之后,顺利地提早半个小时到达了京华大学。
走到面试办公室外面,他就被走廊上的盛况吓了一跳,只见长长的走廊两侧站满了西装革履的男性或者穿着职业装的女性,每个人显然都仔细收拾过自己,手上也都拿着一份简历。
杨然下意识停下脚步,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还是有点吃惊,没想到一个临聘的职位,光是面试阶段就有这么多人来,想必被刷掉的简历会有更多,他的简历可不算出彩,多亏走了老师的后门。
排在队伍后排的一个年轻男性看到他的打扮和手上拿着的简历,露出了了然的表情,对他一笑,说道:哥们,你也是来面试陈博士那个职位的吧?
杨然愣愣地点点头,顺势走到了那个人身后站定,用脑袋点了点前面那么多人,这些全是都是竞争对手吗?
那个年轻男子呲牙一笑,说道:哥们,你说的还挺直白,没错,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季兵,你怎么称呼?
杨然。杨然伸出手和季兵握了握,然后不太确定地说道,这么多人,今年真的能面完吗?
季兵耸耸肩,肯定面不完啊,所以我估计今天大概会改成笔试。
杨然看了看这么多人,也觉得季兵的猜测很合理,这么多人,先笔试一轮筛选掉一部分才好。
但这情况就真的完全在他和老师的意料之外,为今之计,只希望题目不要出得太难,他的基础还是比较牢固的,但要是太难的题目,他可能脑子转不过来,真比不上那些脑子聪明的。
情况也真的如杨然所猜测的那样,到了面试的时间,陈颂和童一淮直接带着他们到了学校的一处空教室,面试改笔试了,笔试的前二十名则得到明天的面试资格。
杨然和季兵一起,随便找了同一排的位置坐下,笔试的卷子很快发了下来。
拿着卷子,杨然发现这居然是一份手写的卷子,字体用的是楷体,非常漂亮而且清楚,应该是陈颂和童一淮临时自己出的卷子。
按照习惯,杨然先浏览了一下整份卷子,看看有没有错漏,以及估算一下题目的难度。
整份卷子看完,他先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没有什么难度太高的题目,随后又紧张了起来,同样因为没有什么难度太高的题目。
题目不太难,所以他都会做。
但也正因为题目不太难,所以大概其他人也都会做,想要排在前二十名并不容易。
杨然也不再胡思乱想,沉下心思安安静静地做题,他有一个优点就是仔细认真,而像这种难度不高的题目,拼的大概就是细节了,这正是他的强项,他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笔试结束之后,陈颂让他们扫二维码加了个群,笔试成绩会在群里公布。
加完群,杨然和季兵一起走出教室,干脆一起去吃了个饭。
笔试成绩是当天晚上出来的,陈颂直接在群里发了前20名成绩的截图,至于完整的成绩排行则是发了一个小视频,想要看的自己查看小视频。
杨然点开图,发现他今天刚刚认识的新朋友季兵赫然就是第二名,看来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继续往下翻,杨然在第十名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顿时松了口气。
如果笔试都过不了,那什么内幕消息都是虚的。
随后他看到陈颂发了一个群公告,让笔试前二十名明天同一时间去京华大学面试,地点也和之前通知的一样。
再次来到京华大学,杨然一眼就看到了季兵,两人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面试是按照笔试的排名从前王后,杨然排在中间,走进办公室就看到陈颂和童一淮一起坐在办公桌后面看着他。
打量了他一番之后,陈颂微笑着点了下头,说道:杨然博士,请坐。
杨然和两人打了招呼,对他们对面坐了下来。
童一淮问道:杨博士,能说一下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吗?
杨然说道:诚实地说,我其实是冲着陈博士和蓝地研究所的名头来的。虽然这这是一个临聘岗位,但有跟着陈博士在蓝地研究所工作的履历,毫无疑问会让我后面求职的难度降低很多。当然,如果能有机会留下来,那就更好了。
陈颂不由笑了笑,说道:刚刚面试过的人里面,杨博士你是最诚实的。不过这个岗位的要求仅仅诚实是不够的,你觉得你在竞争者之中有什么优势能让我们选择你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