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沁点头,以后只要有卖的,我就多买点!
孩子们第一次吃虾,难免贪嘴,一盆子虾很快就见底儿了,她让孩子们洗了手,没每人给盛了一碗鸡蛋汤,就着热汤一人吃了半个白面馒头。
她自己也不例外。
中午吃了虾,晚上她又给孩子们做鱼吃,许沁最爱吃的是清蒸鱼,但冻鱼清蒸不太合适,她把刀鱼收拾干净切成两寸长的段,加上葱姜花椒料酒腌制入味,然后炒糖色做了红烧鱼。
刀鱼本身肉质细腻,腌制之后去掉了鱼腥味儿,经过红烧之后添了些许甜味,更带出了它本身的鲜味,口感也更加顺滑了。
孩子们之前也吃过咸鱼干,但鲜鱼和鱼干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刚和四丽都怕鱼刺,二强率先用筷子挑了一块,尝了尝说道,好吃!三刚,比鱼干好吃多了!
小心刺啊,如果感觉有刺立即吐出来!
许沁嘱咐了一句,又指着鱼肉的中间部分说道,尽量吃这里的肉,边上的都有刺!
四个孩子小心翼翼的吃着鱼肉,许沁也慢悠悠的吃着,一边吃鱼肉,一边喝白粥,时不时还吃上一口蒜炒油麦菜。
冬天没有鲜菜,市场上菜店里卖的不是萝卜就是白菜,最多能有点绿豆芽,这菜是林勇前两天专门送来的,除了油麦菜,还有黄瓜,还有西红柿。
秋天那回许沁提到温室种菜,林勇就听到耳朵里了,又专门去了一趟种子站,还去了人家的蔬菜基地去参观,其实上回他就看到了,基地里有很多泥坯房,挑开厚重的棉帘子就会发现,里面种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蔬菜。
有水灵灵的小青菜,有爬满架的黄瓜,还有长势正旺,结满了果子的西红柿。
林勇大开眼界,又去收购站问了,问人家要是冬天交鲜菜是什么价,收购站的人挺激动,说有多少要多少,而且肯定给高价。
收购站的人没说出来具体数目,林勇就明白了,他要种出来,那就是镇上第一份儿。
秋收后地里的活计少了,他就组织社员打泥坯,在地里盖了好些泥坯房子,种菜对地的要求挺高,要想种好必须用肥田种,因为占用了一片好地,村里还有人有意见呢。
他是村支书,他拍板的事情最终还是办成了,泥坯屋建成后,他就去买了一批蔬菜种子,简直是母鸡孵小鸡的心态,眼看着种子发芽了,芽苗长大了,第一茬青菜长出来,这一米八的汉子眼眶都湿了。
不过这次林勇多了个心眼,没把第一批菜直接上交,而是领着几个社员挑着担子坐着车来到了县上。
春天第一茬的韭菜上交是三分钱一斤,零卖是五分钱一斤,他们大着胆子卖一毛钱一斤,油麦菜黄瓜和西红柿,都是卖一毛钱,本来以为会有人嫌贵,结果一到市场就被人疯抢了。
要不是提前给弟弟家留了一点,林勇都要空着手上门了。
许沁给他出主意,下来的菜干脆都拉到县上卖,运输不方便,可以找个货车一次性拉过来,而且价格也要翻番。
林东帮忙联系了他开货车的战友,西山村已经来卖了三回菜了,每回都是很快就卖掉了。
许沁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每次来,林勇都捎一大包青菜给她。
眼看着鱼吃得差不多了,她从旁边的炉子上端下来一个砂锅,里面是焖好的白米饭,给孩子们一人盛了大半碗,浇上一点鱼汤,都吃得挺香。
林东下班回到家,走到院子里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饭香,他今天和小冯去火车站了,吹了半下午的冷风,没抓到一个小偷,就早早撤了。
好香啊,做什么好吃的了?
三刚赶紧咽下一口米饭,抢着说道,爸爸,妈妈做红烧鱼了,可好吃了!
二强补充道,红烧鱼比红烧肉还好吃呢!
四丽有不同意见,红烧鱼好吃,但煮大虾更好吃!
林东脱掉大衣,冲媳妇笑了笑,说道,这生活可真好,又是鱼又是虾的!
许沁也笑了笑,对啊,可惜你来晚了,鱼虾都没有了,家里也没有挂面了,倒是还有几个窝窝头,你吃不吃?
林东洗完脸用毛巾擦了两把,吃,饿死了,多热几个窝窝头,不但不够吃。
大国和二强到底大两岁,能听出来这是在开玩笑,三刚和四丽却听不出来,三刚赶紧说道,爸爸,我看到厨房柜子里还有鱼虾,妈妈给你留了!
四丽则是疑惑的问道,妈妈,咱家里有窝窝头吗,我怎么没看到?
许沁逗她道,有啊,咱们今天中午不还是吃了?
四丽皱着小眉头,有点生气的说道,妈妈撒谎,中午的菜是大虾和拌黄瓜,喝的是鸡蛋汤,吃得是白面馒头!
马上要过三岁生日的娃,记性还真不错。
许沁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立即跟她解释了,四丽,我和你爸爸是在开玩笑,同时也是想考考你,看你还记不记得中午吃的饭。
四丽撅着小嘴巴哼了一声,但高冷的小表情没维持几秒,立马就甜甜的笑了,得意的说道,妈妈,昨天孙老师还夸我了!
许沁问她,老师为什么夸你啊?
四丽用更得意地语气说道,孙老师昨天教了一首诗,我是第一个背下来的!
许沁眼睛一亮,是吗,四丽这么棒啊,能背给我听听吗?
林四丽摇头晃脑的背完了《悯农》,脸上一副求表扬的表情,爸爸妈妈,我背的好不好?
林东和许沁自然都说好,林东夸女儿,顺便也把自己夸了,四丽,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一般的古诗或者课文,看几遍就能背下来了!
然后又充满希望的看向三刚,来,你也背一遍!
这首唐诗郎朗上口 ,而且很简单,林三刚也背下来了,但远不如四丽背的流利。
许沁夸道,三刚也很棒啊,妈妈在你这个年龄,还不会背唐诗呢!
林东却是有些失望,他很认真的瞅了妻子一眼,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许沁是个聪明人,毕竟不聪明不可能考上高中,但现在来看,小时候四五岁了还不会背唐诗,估计能上高中是许支书托了关系。
这么说,大国和二强有点笨,是随了许沁。
不对,大国不是他们的孩子,但原来的周队长是特别精明的一个人,难道大国也是随了她的亲妈?
林东敢这么想,但不敢这么说,不但不敢这么说,还要违心的跟着夸,三刚背的也很好!
许沁早看出来他口是心非了,不过也不说破,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米饭,放下筷子说道,我去给你热饭啊!
她买了那么多鱼虾,中午晚上都做了不少,当然给林东各留了一盘子。
林东跟着她一起来到厨房,不管不顾的搂住她,使劲儿亲了亲她的额头和脸蛋,说道,家里辛苦你了,咱妈上午几点回去的?
许沁把一个蒸锅塞给他,自己端着一盘虾,又要端起一盘鱼,林东单手拎着锅,把鱼给抢过去了,你拉门帘子!
夫妻俩回到堂屋,许沁把鱼虾和馒头都放到蒸锅里,蒸锅里添了水,放到烧得很旺的炉子上熥好,才回答道,对,今天上午走的,我爸来接她了。
林东点头,这段时间真是辛苦妈和你了,我今年不值班,除夕就能休息了。
这年月一年到头也不放假,也就国庆节和劳动节放两天假,有的单位劳动节也不放假的,或者组织职工义务劳动,春节一般单位不放假,以前的口号就是三十不停干,初一接着干。
所以除夕能在家过年,都算是特别好的了。
三刚四丽还有点小,还不太记事儿,但大国和二强都有记忆了,以往过年,爸爸基本都不在家。
二强立刻高兴的说道,爸爸,咱们过年回村子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