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秦将 > 第695页

第695页(1 / 1)

('

这让李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物如何忍得,特别是李由在婚姻之事上的抗拒态度,更让李斯十分气恼。

三十多岁的人了,要事业没事业,要家庭没家庭,整日在他的老宅里啃他的老。

要不是自己亲儿子,早两脚踹死了。

李斯很生气。

他已经决定了,等到这一次皇帝封禅归来,他就要用父亲的权威强行给李由结婚,同时他也正在为李由和李于探找适合的宅邸。

把两个儿子全赶出去,让他们自己开宅立府,省的整日让他这个老父亲心烦。

看到李斯心烦气躁,李于嘿嘿笑起来。

“父亲莫要说兄长了,我看兄长这几日将法律条文读背的挺好,他如今不做武职,从文吏之道,或许也能有不错的前程。父亲你不是正在为兄长求取职位吗,不知到哪里任职?”

“尚书仆射(yè)。”

李斯叹了口气:“刚定下的,你兄长的五大夫爵位,要是在统一之前,当个尚书令都行。但现在经过好几场战争,有高爵的人太多了,我费了心思也只能弄个尚书仆射的位置。不过也行了,让他先熟悉一下管理文书奏章之事,日后再慢慢升迁。”

李于眨了眨眼,道:“尚书仆射啊,我记得好像只有六百石吧,是尚书令的佐官,掌文书众事,不算什么实权职务。但因为负责呈送文书,可以经常见到皇帝,甚至随侍于皇帝身侧,父亲莫非是打的这个主意?”

李斯颔首道:“由儿之前在宫里当中郎户将,侍卫皇帝多年。如今让他去做个尚书仆射,常在皇帝面前走动,或许哪日皇帝便想起旧情,唉……”

李斯重重的叹了口气,虽然心里抱怨,但为了儿子,他还是操碎了心。

皇帝即将东巡封禅,李由作为尚书仆射,掌文书之事,自然也会跟随,也可以表现表现。

李由现在不去打仗,想来就不会再有什么“数奇”之事了吧。

“这一次东巡封禅,由儿好好表现,或许能重得皇帝青睐啊。”

……

秦国东海郡,兰陵附近。

一处山林中,几个男子正坐在林间休憩。

“可恶,秦人竟然如此狠辣,将齐地诸田尽数迁徙入关中,又以豪强为县乡之吏,这些人得秦人扶持,甘为其鹰犬,若非子房你提前看穿,吾等的脑袋恐怕已经被那个晏采砍下来了。”

公孙信想到前两日的事情,还有些难以释怀,不停怒骂起来。

他们从海外归来,欲要联结六国反秦义士,以筹谋刺杀皇帝的大计。

哪知道回来后,才发现秦人竟然已经将齐地诸田、以及韩、魏的所有宗室贵族全都给强行迁入关中,使得这三地的反秦力量十分衰弱。

他们只能暂时寄身于一个叫做晏采的齐地豪强的家里。

齐地诸田被秦人强制迁走后,原本的齐地中小贵族和豪强地主就被扶持了起来,成为县乡之吏,以弥补秦吏不足的情况。

他们寄身的这个齐地豪强晏采,据说是姜齐时代那位著名使者晏子的后代,也是昔日张良等人在齐国游说齐王建时所结识的,当时属于反秦阵营,是他们在齐地不多的几个盟友。

对于张良等人的到来,晏采持欢迎态度,并保证为他们掩藏踪迹。

结果没多久,张良就机敏的发现晏采有趁夜擒杀他们,以向秦人邀功的打算。便干脆的让跟随他们的獩人武士对其进行斩首,然后趁乱逃了出来,一路钻山林,走野路,这才逃到此处。

耳边传来公孙信的骂声。

张良抬头看向天空,只见天色阴沉,太阳躲在层层乌云后,看不清具体的模样。

他冷笑道:“秦人吞并六国的时间太快了,他们的吏员少,短时间内无法控制整个诸侯故地,故而怕六国贵族生乱,所以便想出这迁入关中进行控制的法子。不得不说,提出这个建议的赵佗,还真是一个治国的人才。”

“赵佗。”

听到这个名字,公孙信打了一个寒颤。

他摇了摇头,将这个六国义士眼中的大秦鹰犬逐出脑袋。

然后低问道:“子房,那晏采说秦皇帝即将来齐地泰山行封禅大礼,已经提前传令让沿途郡县做好准备。这正是我们行刺杀之举的好机会啊。但现在齐地满是秦人鹰犬,吾等难以行走,这如何是好?照眼前的情况,恐怕没下手的机会啊。”

公孙信有些不甘心,他们为了这场刺杀大事漂洋过海,寻找能出手的刺客,现在好不容易得到了半岛上獩人君主沧海君和朝鲜之主箕否的资助,让他们有了刺杀的可能。

哪知道齐地却是不再适合他们行走,那些被秦人扶持的当地豪强,对于他们可没什么好感,一旦发现必定上报官府。

张良略一沉吟,转头看向南方。

“齐地已不可留,那就去楚地。六国之中,以楚反秦最烈,势力也最大,秦人之前借助兵威迁徙齐、魏、韩三地贵族宗室,尚来不及动楚人。吾等若入楚地,则如同鱼入大海,绝无问题。”

公孙信认同的点点头,又道:“那吾等该去往楚地何处?”

张良沉声道:“去下相,寻项氏。”

“楚国令尹项燕、及其子项渠皆死于秦将赵佗之手,项氏之人和秦国有深仇大恨,是吾等天生的盟友。如今虽为了宗族归降秦人,但他们的心中必有恨意,如果去投靠项氏,一定会护佑吾等周全。”

“吾等届时再寻找刺杀的机会,我相信,秦皇帝封禅之后,不可能一直呆在齐地,他一定会南下的。”

张良低语着,眼中绽放出精芒。

他的旁边是数个穿成诸夏装扮,但依旧难掩凶悍之色的獩人和朝鲜勇士。

特别是其中一个壮汉,高大魁梧,像是有千钧之力。

第六百四十一章 :潜龙公子

上郡,在通往塞北九原郡的路上。

公子扶苏站在他的车舆中,望着旁边道路上一条由无数役夫、刑徒组成的静默长龙。

他摇摇头,叹道:“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gǔ),不能蓺(yì)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这是《唐风·鸨羽》,描述的是周人平民受命于王事,长期在外服役,不能回家耕种以养活父母,便向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帝哀嚎询问,这苦命的日子何时才能恢复正常啊。

在扶苏目光所至的地方,是一处地势颇为低矮的谷地,连绵十余里。

无数来自各郡的刑徒、隶臣、服役者,佝偻着腰,肩扛手挑,将从远处堑毁山脉所得的土石,运过来填塞于此方谷地中。他们刚刚打通了一条山脉,现在就要填平这处谷地。

堑山堙谷,直通北疆,是为直道。

“啊!”

役夫中有人惨叫着摔在地上,身后背负的土石倒下来,立刻将他的上半身淹没。

周围的人吓了一跳,待看了倒地的人没有动弹后,又转过头去,背扛着沉重的泥土,一步一步往前方的山谷走去。

这样的场景,他们早已看的太多太多。

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直接将人填入山谷的操作,负责监工的秦吏走过来,让两人将那昏倒的役夫拖出来进行检查。

秦法细密繁苛,每一个役夫、刑徒、隶臣都要记录在册,并不能随意处置。

如果只是晕了那就救醒,恢复了继续干活。

如果是死了,那就在附近找个坑进行掩埋,然后在名录上将其勾去名字。

扶苏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从征发徭役开建直道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

冬日修路,虽无烈阳高照,但寒风凛冽之下,坠指者无数,且有伤寒疾患肆虐,一个冬天下来,十万徭人已经是死了两三千。

开春之后,天气转暖,但也没好上多少,许多人都是从南方各郡县征调来的,他们不仅难以适应北边的气候,而且水土不服,再加上终日劳作,病死和累死的概率很大。

刚随军的时候,长于深宫的仁善公子对这些景象看不下去,扶苏甚至还让随行的医者去给晕倒的役夫治疗,在那些役夫和刑徒中赢得了“贤公子”的美名。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