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廷尉是何等人物,他为秦国法家领袖,对于诸子百家一向不待见,见到这机会自是要猛烈出击,再加上你淳于越口无遮拦,给了他攻击的把柄,要不是武功侯开口将你们轰出来,恐怕等到廷尉动手的时候,就不是现在的模样。”群儒沉默下来。廷尉李斯对他们的恶意,他们自然是清清楚楚的。儒法之争,向来是水火不容。从封建郡县之争,再到赵佗尚公主之事,李斯无不在借着机会对他们进行打压,甚至还有劝皇帝废掉周礼的意思。如果这一次赵佗没开口,让李斯来说话的话,恐怕后果还有些难以预料。周青臣叹道:“没想到武功侯竟对吾等抱有善意啊。”“哼,什么善意,这些不过是丞相猜测罢了,说不定那赵佗根本就没有解救的心思,只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淳于越嘴硬的说着。王绾厌恶的看了淳于越一眼。哪怕是他,也有些受不了这家伙的嘴臭了。王绾心中暗暗感叹武功侯给皇帝提出的建议真对,同时瞪着淳于越道:“淳于生刚才在皇帝面前口无遮拦,已恶了皇帝和众臣,如今已被免去博士之职。”众人一愣。淳于越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还想听王绾说说其他人的惩罚,结果发现没了,竟然只有他一人被免职。“哼,这博士之职我早就不想做了。什么博士,不过是皇帝的应声虫,让我多当一天,我都嫌恶心。”淳于越恨恨骂了一句,甩了甩袖子,扔下正要宽慰他的漆雕毕等人,大步往外走了出去。到了屋外,见到远处天空乌云密布。淳于越冷笑道:“独夫之君,妄行圣王之礼,就连上天也看不下去,此番乌云蔽空,定有暴雨将至,让那独夫在泰山上淋成一个落水鸡。”“淳于先生所言谬矣,据吾等在齐鲁的经验来看,这两日暴雨之后,定会有烈阳高照。待到皇帝封禅时,当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才是。”有声音传来,让淳于越面色一滞。他回头望去,见到说话的是叔孙通,此刻正笑眯眯的看着他。……秦始皇二十八年,六月六日。这个符合大秦水德之数的吉祥日子,还真被叔孙通给说中了。在经过了两日暴雨,和两日阴天后,这一天是个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泰山半途。“我也想坐步辇啊!”看到前方坐在步辇上,被八个身强力壮的郎卫抬着悠然前行的皇帝。赵佗就满眼的羡慕。因为是夏日时节,天亮的很早,他们在日出之时,差不多后世六点过的样子,就开始了这趟爬山之旅。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哪怕赵佗年轻,也照样累得很。怪不得皇帝听到那些儒生说让他步行上山,脸色当场就变了。这年头爬山的障碍,不仅是因为山峦高耸陡峭,还有这秦朝的阶梯道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两千年后相比的,一些地方十分狭窄和陡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去的风险。纵使济北郡守提前征召役夫和刑徒披荆斩棘,在山南山北各开了一条道,但走起来还是十分困难。就连给皇帝抬步辇的郎卫都一连换了好几批,可见行进之艰险。至于众公卿大臣,都必须步行,以显示君权之特殊,以及众臣之诚心。胡亥人机灵,上山爬了还没五十米,就嚷着脚痛,让郎卫过来背他上山。这一路交替轮换,胡亥倒是和他那皇帝老子一样,十分的悠然,不时指点四周景色。赵佗、子婴等人都还年轻,身强体壮,倒也不用郎卫搀扶,最多走一段喘几口大气。这趟登顶之旅真正苦了的,还是廷尉李斯和右丞相隗状等六十以上的老年人。连着爬了两三个小时的山,又逢烈阳高照下,众人挥汗如雨,他们简直是累的要命,全靠旁人搀扶着,这才能勉强前行。“父亲若是累了,不如让儿背着父亲前进。”李由搀着老父缓缓前行,看着李斯满头的汗水,嘴里有些心疼的说着。李斯摇了摇头,笑道:“老夫又非幼冲之子,何须背负,你以为我老了,实际上有劲的很呢。”李由也笑了笑,耐心的搀着老父前行。这一次的封禅,让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略微缓和了一些。待到前方皇帝暂歇喝水之时,他们也寻了一块空地坐下休息。“你每日为陛下呈送文书,常在皇帝面前出现,他可说过什么?”李斯拿过水囊喝了一口,向李由问道。李由摇头道:“皇帝并未多言,他对我就像之前在宫里做中郎户将的时候一样。”“善,看来皇帝并未被那些谣言影响。”李斯摸着颌下胡须道:“我初时为你求尚书仆射一职,还怕皇帝会因为‘数奇’之语受到影响,不喜你随侍在侧,如今看来,皇帝并未在意啊。”见李由听到“数奇”而色变。李斯宽慰道:“你莫要畏惧此语,我闲暇时已细细琢磨过,所谓数奇,多半还是你上战争打仗才会有变。”“你之前在宫中宿卫数年,何曾出过一点乱子?直到伐楚之战上了战场才开始的,所以你只要不去沙场征战,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想来皇帝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不在意。”李由听得点头:“父亲说的是,我确实是上了战场之后才开始事事不顺。之前在宫中宿卫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说到这里,李由身子一颤。他突然想到,如果他当时没有去参与伐楚,那他和公主的姻缘还会不会错过?李由之所以被赵佗所取代,正是在战场上丢人现眼所致啊。“如果我没有上战场,一直在宫中宿卫,或许公主还是我的。”想到这里,李由眼中闪过痛苦。他本不该去战场的。“我确实不该去打仗。”李由的心中,彻底将征战之事逐出了脑外,他再也不想去打仗了。见到李由想通了,李斯欣慰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你想明白了就好,你日后就安心在宫中做事,多在皇帝面前表现,前程上肯定没问题的。”李斯很自信。他知道皇帝肯定会重用自己,待到日后隗状退休,他早晚能坐一坐丞相的位子,只要李由不出乱子,定然是前程似锦。李由重重点头:“父亲放心,我一定认真做事,绝不再出问题。”李斯颔首:“嗯,过去的就过去了,那数奇之语,你日后就别放在心上了。”这时,前面的皇帝再次上了步辇,准备继续登山。队伍再次前行。李氏父子也起身。还没走上多远。前方就出现一阵骚乱,呼喊声不停响起。“怎么回事?”李斯惊愕开口。不一会儿,前方就传回了消息。“奉常摔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秦皇封禅“奉常摔了?”“陛下,奉常行山路之时,一脚踩空,从阶梯上摔下去,性命虽然无碍,但腿好像折了,已无登顶之力。”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因为奉常是秦国专管礼仪祭祀的大臣,这一次泰山封禅的大礼,在贬斥儒生,并宣布使用秦礼后,自然是要由奉常来进行主持整个仪式。恰恰在皇帝即将登泰山而封禅的关键时刻,奉常却出了问题,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始皇帝并没有强行让郎卫将断了腿的奉常背到山顶上去,而是挥了挥手,示意知道了,便继续让步辇前进。前几日议定秦礼封禅后,朝中诸位公卿就排练过几次流程,一般来说并不会出现乱子。而且奉常之下还有好些礼官,可以代替使用,影响应该不大,只是让人有些不舒服而已。队伍继续向泰山之巅前行。赵佗这时候也听到了奉常摔倒的事情,不由暗暗咋舌,感觉这事情真的有点怪,摔谁不好,刚好摔了主持祭祀的奉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