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一词还没落下,异变陡生。
纪灵背后兀地刺出雪亮一枪,猎猎生风地破空袭来,动作既稳且快,眨眼便掠过皮甲,刺进了他的血肉里。
紧接着,那人骑着白马走出人群。
远处的打斗声交织在一起,听得人心神不宁,她却似乎一点不受影响,拎着比自己高出五尺的□□,几乎是泰然自若地对上纪灵狠厉的双眼。
秦楚笑了一下,神色不辨喜怒:哦,这就是袁公路的大将?
她明明没有看过来,荀彧的心却不自主狂跳起来,一时只觉得耳畔寂静,连手心都沁出点点细汗。
他在深夜辗转时,无意落笔写下的那一句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忽然就在心中无限地扩大,转瞬便如潮水般压过了周遭的沸反盈天,耳边只剩下自己那擂鼓般的心跳。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简直要控制不住自己所守的君子之礼,只想把全部的目光倾注给眼前那人。
可这悸动只持续了极短的一瞬,就在兵荒马乱中偃旗息鼓。秦楚一来,金城军才算找到了真正的主心骨,一旁的亲兵借此甩开敌将,一拍马便走到荀彧身旁,护着他又撤了几步,低声道:治中,主公既然来了,属下带几个士兵互送您回城吧?
秦楚感官何其敏锐,立刻便注意到他这边的动向,虽因纪灵无法开口,却悄悄冲着荀彧眨了眨眼,好似某种无声的保证。
荀彧接收到她的目光,心跳终于渐渐平静下来。他默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同样低声答道:如此一来,更容易被袁术注意到。
他在这边与亲兵交谈,那一头袁军却不会等人。短短几句话的工夫,纪灵与秦楚已缠斗起来,刀枪相撞,几乎要碰出火花。
纪灵:竖子猖狂!
照夜玉狮子后撤一步,秦楚的枪却已破空而去,矫若游龙地挡住纪灵三刀,快狠准地扎向对方几处要害,转眼便将他挑翻下马。
就在这时,前方山路的人群里又传来一声惊叫,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主公!似乎是袁术出了什么问题,纪灵抓着刀柄的手登时一抖,生生吃了她一枪。
袁军已然方寸大乱。
秦楚抬眼看了过去,才见吕布已在敌军阵中撕开一道大口,身后的金城军源源不断地扑了上来,正在向山道深处渗透。
她收回视线,没有再管纪灵,反而催着照夜玉狮子上前几步,倾身向前,一把拉过荀彧战马的缰绳:快,我送你回去!
她来时路上看见刘备,方才又看见荀彧,略加思索就明白了荀彧在此的原因。
倘若只是几千人的伏击也就绩算了,袁术带兵支援,这场战争的性质就变了。袁军人多,她的人未必能拦下袁术报信的士兵,倘若等到城门前驻扎的那些袁军来驰援,她再想把荀彧送回去就来不及了。
这一点,想必他也明白。
背后人声鼎沸,眼前却是寂静无声。秦楚看见荀彧顺从地向前两步,却没有先回应她的话,反而微微垂眼,俯身抬手,食指指腹在她的脸颊左侧轻轻一抹,带下一片血污。
秦楚一愣,抬眼望向他。
他本就生得文雅俊逸,桃花眼尾和顺地下垂,瞳眸黑得极沉静,即使因处境不佳,鬓边黑发有些凌乱,低眉时仍然带着股说不出的温柔,简直简直有点像含情脉脉。
她的心跳很不合时宜地漏了一拍,眼神短暂地游移了一阵,心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所幸此处敌军最少,唯一的威胁纪灵又被亲兵绑起来当了俘虏,否则她根本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事。
还没等她想清楚,荀彧略微沙哑的嗓音便轻轻响起来,当中含着点似有若无的情绪,转瞬即逝,秦楚没能听得分明。
荀彧道:主公一路辛苦了,彧
后半句话被他止住了。
这么一句简单的话,简直被他说得好像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秦楚耳根莫名地一阵发麻,却奇异地不太反感,心中浮现出一点奇异的情绪来,周身那点血液很不给面子地逆行起来,一股脑地涌向了耳朵。可战场终归不是谈情的地方,她很快便压下这点古怪的感觉,微微定了下心神,斩钉截铁道:时间不等人,和我走。
荀彧点头:诺。
第131章
送荀彧回城之后, 秦楚也没有再回战场。
长葛之围最终被辛宪英的火计所解,豫州兵溃不成军, 孔伷只能退回到汝南去, 城中至此算是太平了下来。
秦楚将长/枪斜靠着城墙,拿了士兵的手帕,低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枪头的血污, 漫不经心道:
长葛如今是徐元直与辛宪英在守啊, 辛宪英亦是长葛的文士,才能不凡,算是我占了便宜。
荀彧专注地看着她。
待秦楚话音落下, 他才微笑着问:主公舍得把吕将军与阿湘一同带来,是在长葛找到了可用的将才么?
文若明察秋毫, 果然瞒不过你。秦楚终于将目光从武器上移开,冲他眨了眨眼,孔伷麾下有一武将,名叫许褚。这事说来唔, 他有个兄长, 恰好就在长葛。
说来也巧, 当日秦楚在营帐中放走的许定, 其实是许褚留在长葛的兄长。也是因为这件事, 许褚没跟着孔伷丁斐一起逃走, 被俘时被徐庶辛宪英劝了两句,倒戈得相当爽快。
看来主公很放心这位他,才会带这么多将士前来驰援。
秦楚摇摇头:说不上放心他, 只是我真的忧心你。
这话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荀彧闻言一怔, 心不自觉地一阵紧缩。
他垂下眼帘, 一眨不眨地看着秦楚,好半晌才想起来呼吸。
我听信使说,你似乎是注意到了荀彧的视线,她擦着枪的手似乎顿了一顿,片刻后,有些生硬地岔开了话题,轻声道,事情还没有到那种地步。文若,你不必这样殚精竭虑。
就是火攻前后那几天,荀彧那封密信被送到了她手上,还额外告知了她阳翟的具体情况。秦楚被两个姓袁的倒霉货色搅得心神不宁,又惦记着往死里加班的荀彧,想起自己留在阳翟的武将的确不多,干脆将辛宪英和徐庶留了下来,自己带着吕布程湘一干将士,径直往颍阴求援去了。
荀家人口众多,构成也很复杂,她最先找了荀爽商谈,得到的助力极其有限,反而是荀绍帮忙周旋了不少。磨蹭了三四天,她好赖话说了个遍,才从荀陈几大世家借来了两万兵马,带着这些部曲去了阳翟。
这些事情,秦楚虽然没有说出口,荀彧都是可以猜到的。他是世家出身,自然明白游说世家的艰辛这些高门贵族一向以明哲保身为要义,想从他们手中得些利益,除了所谓的名正言顺之外,威逼利诱也不可少。更何况,秦楚去岁与袁杨几家决裂,手下又多为寒门子弟,即便有伏氏倚靠,也只能算半个世家子,多半不会被他们认可。
可她却在五天之内做到了。他看着秦楚,心中五味陈杂,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没有听到他的回答,秦楚也并不很着急,又自顾自道:其实本可以多绕些路,把其他世家的部曲也借来的。只是我那几日总是心悸,担忧阳翟不好,才加速赶了过来。如今看来,倒是明智之举。
异人辛苦了。
不辛苦。世家部曲不比金城军,上战场的机会也不多,她站在城楼向下望,看着城楼下的中年文士与身边将领交谈着什么,表情淡然,不过用来守城也足够了。
荀彧的目光终于转向了方才埋伏的山道。他抬眼眺去,远远地看见人群向前涌动,便知战地又要转移,神色几变,最终看向秦楚,低声问:主公还要下去吗?
怎么能不去?秦楚看了眼他,慢慢摇了摇头。一但谈及战场之事,她便比往日要严肃十倍,奉先被留在山头对抗袁术了,我若不上战场,就没人能压得住那些私兵了。
这话倒是真的。金城军内部的性别构成虽然平均,但上层将领多为沉稳有断的女性,除非是庞德吕布这类尤其出挑的角色,男性将士通常只会走到中层。
具体原因说来话长,最后大概可以归因于男将稳妥不足,而秦楚麾下又格外缺乏谋士。只是那些还活在男尊女卑世界里的寻常部曲还不理解此举,心底对女将仍然是不服气的,因而带他们出兵的,要么得是男将,要么就是秦楚本人。
我放心不下别人,便只能靠自己了。她说着偏头,对荀彧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