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罢,三人继续吃饭,至于李思提到的三千七百贯钱,对这三个少年来说,毫无影响力。
李思踩着厚厚的雪钻进了虞修容的房间,见崔瑶,崔氏,都在屋子里吃饭,淳于氏站在一边伺候,就上前抱着虞修容的胳膊道:“妈妈,美玉儿他们就是三个傻子。”
虞修容抬手用指甲从李思的牙齿上刮下一片韭菜叶子道:“他们本来就傻。”
听虞修容这样说,李思更觉的委屈,带着哭唧唧的腔调道:“我这一次好不容易在郑州赚了一些钱,足足三千七百贯呢,美玉儿一句话,就要我拿这笔钱去偃师县济贫,温欢,光嗣那两个傻子也不阻止,还帮着美玉儿说话。”
虞修容皱眉道:“济贫?还真是三个傻子,哪里有私人替国朝拯济灾民的,这样做不合适。”
李思闻言立刻眉开眼笑的抱着虞修容的一只胳膊道:“妈妈可以去骂他们三个傻蛋吗?”
虞修容道:“他们的心是好的,既然心是好的,你就要想办法成全他们的这一片好心。
告诉你啊,身为女子,宁舍无价宝,不弃有情郎。”
“啊?凭什么啊,钱是我们自己的,那些人没饭吃,是他们自己懒惰,关我们什么事情呢。”
崔瑶放下饭碗怒其不争的瞅着李思道:“数九寒天的日子里,那些人没有饭吃,没有暖和的衣衫穿,你出点钱就能让他们活命,有什么不可以的?”
李思在地上跳着脚道:“我岂不是太亏了?”
崔氏走过来抱着李思,在她额头点一下道:“济贫不一定就会吃亏哟!”
李思立刻安静下来,瞅着崔氏道:“嬷嬷,你说啥呢,济贫怎么可能会不吃亏?”
崔氏叹口气用热毛巾给李思净手,把她拉到桌子边上,递给她一碗饭道:“先吃饭,先吃饭,天大的事情都没有吃饭事大。”
李思抱着饭碗吃了两口面条,就发脾气不肯吃了,一双大眼睛不断地在虞修容,崔瑶,崔氏的身上转,最后把目光定在淳于氏身上。
前面三个人她不好逼问,淳于氏这里就毫无问题,随即问道:“你来说。”
淳于氏低着头道:“奴婢以为,殿下的三千七百贯钱此时用在偃师县正当其时。
此次前来,殿下带来了不少的药材,正好趁着偃师县纷乱的时候,低价从偃师县购置铺面,在这里经营一座药铺,医馆,有老神仙的名头在,殿下正好走一路开一路的药铺医馆,到时候不论是开粥棚子,还是救治无钱的病患,正好把名声打出去,以后生意一定兴隆。
二来呢,偃师县流民众多,一定会有很多很多人家卖儿卖女,卖妻子的,到时候,殿下不妨把这些孩子女人都买下来,咱们在长安的公主府马上就要落成了,那么大的一座宅邸,至今还没有几个人呢。
买下她们,可比在长安买奴仆便宜的太多了……
还有粮食,也可以拿去换好东西,换人,换地,总之,只要是有利可图换啥都成。
到时候啊,殿下花了三千七百贯钱,让那些流民得以活命,殿下这里也有好处,岂不是两全其美?”
李思听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太下作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可偏私
“每逢灾变,就会有很多原本可以自食其力的百姓破家,原本可以养活一家人的田地,就会被有钱人用一点粮食换走,原本可以给一家人遮风避雨的房子,也会被有钱人拿走,原本被农人视作家人,性命的耕牛,也会被有钱人牵走,很多时候,有钱人连穷苦人家的看家狗都不会放过……
卖掉了土地,房子,耕牛,看家狗的穷人,肚子总是饿的,没有财产可卖的情况下,就开始卖儿卖女,卖妻子,啥都没有之后,就只能卖自己为有钱人家的奴仆……
有钱人想在太平日子里大发横财的机会不多,可是呢,每当有了很大的灾变的时候,乡野里就会出现无数的锦衣玉食的富豪。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富豪,并不是因为突然创造了一条新的财富之路,而是把很多原本可以自给自足的乡农们的财富贱价收取,等灾变过去之后,所有的东西恢复了原状之后,他们就很自然的变成了富豪……”
淳于氏是一个见识广博的女子,本身又是乡野间耕读传家的人家出来的女子。
她对于乡野百姓们的生活变化,知道的非常清楚。如今说出来之后,自然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李思抱着饭碗低头吃完了面条,仔细把自己弄干净之后,抬头看着虞修容道:“我以为做生意赚钱的方法是弄出美味的食物,做出暖和的棉被,修建漂亮的房子,弄出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好东西,然后再高价卖出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