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了冷笑一声,朱家也不是善茬,知道皇上登基了,也想借周婉儿的身份,富贵一番。可未曾想,周婉儿早厌倦了朱家儿子,想和离来京城投靠皇上。那朱家如何肯?无奈之下,她只得下毒谋害。可要来京城,她又无引路文书,只得找上旧相好,让那个绸缎商人带她来京城。快到京城时,她又怕跟人私通的事会被皇上知晓,便一不做二不休,将商人灌醉推下船,欲来个死无对证。
原来如此!萧轼沉默许久,又忍不住感慨起来。
在某种意义上,周婉儿的经历与他倒是有些相似。
都想要和离,都想来北方。
可他是通过各种努力,试图让慕长生给休书或者和离书,让胡大人给引路文书。
而周婉儿,则是一路杀过来的。
毒杀亲夫,谋害奸夫
所作所为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啊!
端午节之后,三司那边对周婉儿污蔑萧皇后一案,也查得清清楚楚。
那几家帮周婉儿在京城散布谣言的官员,全被慕长生发配到岭南,终身不得回京。
此举着实过于严酷,吓得一众心怀叵测的官员再也不敢有小心思了。
京城和宫里也终于清净了。
萧轼的日子愈加顺心了。
到六月,南方水稻收割季节,云州传来好消息。
云州十几个县,个个水稻高产,均在八百斤左右一亩。
而其它未实施新育秧方式的江南各州,水稻产量仍只有可怜巴巴的每亩不到四百斤的产量。
自然,萧轼的皇庄,水稻产量还要更高,均产已超过每亩八百斤。
慕长生名下的那些产业,不止水稻丰收,盐矿、商铺、铁匠铺都是挣得盆满钵满。
内帑渐渐丰盈起来。
有了银子,萧轼第一件事便是扩大各产业的规模,再有多余的银子,便还给国库。
倒不是因为他大度圣母,实在是因为此时国库太过空虚,连六部官员的俸禄都要发不出来了。
慕长生为了银子发愁,他自然不能漠视不管吧!
而对他还钱之举,户部上下自然是震惊不已。
他们从未想过,皇后竟然会还钱。
毕竟,从来只有皇帝从户部借钱,却从未见过还钱。
何况,这银子还是先皇借的,跟当今的皇上皇后又有何关系?
可皇后竟然还了!
皇后竟然有银子还?
他们户部如今的国库可仍是空空如也啊!
尤其是得知,皇后的那些挣钱营生是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后,更是悔不当初,为何不听皇后的建议?
为了国库,户部尚书厚着脸皮,去求皇后原谅,又向皇后取经,充实国库的法子。
既然人家来认错取经,萧轼自然愿意教。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宝儿长大了,要娶太子妃了
为了国库,户部尚书厚着脸皮,去求皇后原谅,又向皇后取经,充实国库的法子。
既然人家来认错取经,萧轼自然愿意教。
只有大康强盛了,他才能早日与慕长生回家乡。
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还有慕长生这个皇帝全力支持。
大康举全国之力发展农业和经济,不到四年,便摆脱了赤贫状态。
国库渐渐充盈,老百姓不再忍饥挨饿,人口也日益增多。
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可这些离慕长生的目标仍有些距离。
萧轼只得耐着性子,继续努力。
其实,如今的日子是真不错,慕长生对他仍一如既往,深情又专情。
宝儿一天天长大,如今已是小小少年,文武双全了,对他这个羊,也是一如既往地依恋喜欢。
宫里也没有讨厌的人来烦他,膈应他,碍他的眼。
有时候,他偶尔会想,要不然就留在这里好了。
回了自己的世界,日子过得不一定有这么舒心。
毕竟,他在自己的世界,只是个大二的学生,没有父母资助,唯有靠自己接一些小角色,拍些小广告,挣那么一点点的钱。
他带慕长生回去,既没房子给慕长生住,也不能给慕长生提供好的生活。
万一慕长生不喜欢他那个世界的生活呢?
万一慕长生嫌弃他贫穷呢?
抱着这样的心思,日子又这么过了三年。
大康越发强盛富有了。
可萧轼却不爽了。
许是因为日子好过了,国库充实了,吃饱喝足就有闲心和胆量管皇上的事了。
竟然有些官员建议慕长生翻修宫城。
一来嘛!
太子如今已经大了,再与皇上皇后同住,着实不合适。
该入住东宫,该准备迎娶太子妃,生儿育女了。
二来嘛!
皇上后宫也该添新人了。
哪能只有一个皇后呢!
慕长生对让太子入住东宫之事倒是没有意见,可对什么让他添新人一事却大发雷霆,将那些个官员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如今的慕长生早已不是刚登基时韬光养晦的隐忍皇帝。
如今他一发怒,文武百官皆心惊胆战。
提出此等建议的官员更是直接断了前程。
萧轼知道这事后,自然气得心肝脾肺肾痛。
这些年,有慕长生的宠爱,这朝堂后宫,无人敢惹他生气,自然,他的脾气早日不是当年隐忍的性子。
不仅在福宁殿将那几个吃饱了撑的没事可干,只知道盯着慕长生后宫的官员大骂了一顿。
骂完之后,又要吴了带人去抄了这几个官员的家,你把抄家所得全分发给京城那些贫穷百姓。
听身边侍候的内侍说,那几个官员都是妻妾成群,家中生活颇为奢靡。
慕长生这个皇帝,他这个皇后的日子过得都不奢靡呢!
臣子竟然敢奢靡?
那必然是贪官,必须得抄家!
吴了如今是殿前司都指挥使,负责殿前及京城戍卫,手下全是禁军中最精明强干者。
他向来把萧轼看得重要,萧轼生气,他自然也气。
虽然萧轼的命令有些逾矩,可仍愿意为萧轼去做。
大康能有如今这番强盛,可以说大半功劳都归萧轼,那些个无知的官员竟然如此忘恩负义,胆大妄为?
就要清点手下去抄家,却听御书房传来圣旨。
皇上将那几名官员全家发配岭南,永不录用。
吴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下他更有借口去帮萧轼出气了。
借了传圣旨的名头,果然把那几家官员给抄家了。
吴了这人向来有原则,只抄家,不伤人。
而这几家,果然富庶,光银票黄金白银各种珠宝有好几十箱子。
抄完家后,吴了又以萧皇后的名义,用抄家所得,将京城西外城贫民聚集的地方翻修了一番。
危房全部推倒重建,街道下水道加固,又修建了学堂,供那些贫穷子弟读书念字,又建了几家药铺,不时地给无钱看病的百姓义诊施药。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