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腊月节的灯会是为了三皇子而办。
后来,宫里出了点事,摇身一变,灯会又变成五皇子的了。
百姓们起初纳闷,可年复一年,日渐习惯,现在的世人只知五皇子,而不知三皇子,只有少数几位上了年纪的人,才依稀记得当年这笔稀里糊涂的账,却也弄不明白为什么,逢人问起来,只说是当年可能记错了,或者传岔了。
夜间,李弗襄和高悦行乔装打扮,趁着夜色最浓的时候,低调出宫,一同出宫的还有公主李兰瑶,一年只此一回的盛会,没有人不想出门一瞧,堪称万人空巷。
只是今日的公主有些不同往常,她不愿意跟着李弗襄和高悦行一起,自己带了两个侍卫独自玩去了,只说等回宫时再聚,各玩各的,互不打扰。
皇帝如今轻易不肯出宫,怕惹出乱子,从前,每当李弗襄要出去玩的时候,他总会交代一句路上小心,如今,李弗襄再出门,他反复叮嘱的话变成了别惹祸。
可见李弗襄这些年在京里混的是如鱼得水。
李弗襄将马车停在了距离华阳街最近的一处地方,带着高悦行,一路小跑着钻进了热闹的人群。
高悦行在人群中,嘀咕了一句:哎哟你慢点。
本以为一片吵嚷中,李弗襄是听不见的。
但李弗襄真的停了下来,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我慢点,你跟着我,别撒手,我怕我回头找不到你了。
高悦行心里还没怎么,听了这话,身体却像是有自己的想法似的,也反手紧紧的牵住了他。
李弗襄满意了,道:你想看灯吗,带你去看灯?
高悦行抬手一划拉:这不到处都是灯?
李弗襄说:我指的不是这个,是别的。
腊月灯会不仅是玩乐的地方,对于百姓们来说,还是个营生。
既然能做点小买卖,就没有不用心的。
可以说,每年的腊月灯会,都会有人别出心裁整出点新鲜玩意儿。
往来的商贾们,也都瞅准了这个做买卖的商机。
李弗襄道:我在半个月前就听说,有西边来的商人,特意带了三千琉璃灯来参加灯会,我打听到他会在哪儿出现了,这就带你过去。
高悦行只觉得不可思议:三千琉璃灯?怕不是一整条街都盛不下吧?
李弗襄一心只想看热闹,说: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嘛。
外邦的商人做买卖都是一绝,他们好似是天生的会钱生钱的本领,李弗襄只要稍微在城里一打听,便知何处有异样。
琉璃灯啊,你们不会才听说吧,不过不急,早着呢,再等上半个时辰才能开始,在摘星楼顶上,据说那灯会高高地飘起来,像漫天星子一样,到时候啊,你们就站在楼下,等着上头往下洒彩头,谁能接着彩头,谁就能白拿一盏琉璃灯。
琉璃灯自然比纸糊的灯好看。
而且还贵。
都是王公贵族才有那闲钱在家里置办这个,所以,对于百姓来说,彩头是相当诱人的。
高悦行终于被勾起了一点兴致。
他们随着人群往摘星楼的方向去。
摘星楼如起名,是京中起得最高的一座楼,只手可摘星辰,是当年先帝一时兴起,为了昭示大旭朝的气势,起了这么一座摘星楼,后来,渐渐的弃之不用,成了玩乐观景的地方。
因为时间还早,所以他们并不急,走走停停。
街边上还有卖点心小吃的摊子。
李弗襄总是在那些摊子面前流连不去。
还是好吃甜食啊。
高悦行还发现了他的一个小口味,他似乎是不爱吃带奶味的东西,像是乳酪、酥油之类的点心,他只要有别的选,就不会去沾着。
高悦行忍不住问出口:你不爱喝奶?
李弗襄听到奶这个字儿就皱鼻子,可见是真的不喜欢。
他小时候就没喝过母乳。
而且牛乳羊乳都是很贵的东西。
哑姑当初为了养活他,几乎将自己多年攒下的所有体己都拿出去换钱,换了些水羊乳,和自己的米汤混在一起,喂活了他的命。
李弗襄或许是心智成长的比较早,尽管还不怎么记事,但是已经记住了那种难以下咽的味道。
那是为了活下去而强忍着的无奈。
他是不挑食,但也不愿意再主动去沾着。
高悦行默默记在了心里。
想着等将来成亲了,照顾他的时候也需懂他的喜恶,只要是他不喜欢的,通通都拿远点。
摘星楼下已经有些热闹了。
百姓们闲来无事凑热闹最积极,虽然他们来得算早,但是也已经挤不上前排。
他们索性就在人群之后站定,高悦行在灯火如昼的夜色里,隐约能看清摘星楼上已有了好几个人影在忙活。
再等上个一时半刻,估摸就要开始了。
高悦行仰起头静静的等着。
有几盏灯开始陆续亮起。
起初还看不清楚,等亮起来的灯越来越多的时候。
半边天都要变成红荧荧的样子了,高悦行终于发现其中的特殊。
蝴蝶,那是蝴蝶吗?
通体玲珑的琉璃灯中,细看,那亮起来的地方,像是一直振翅的蝴蝶。
太奇妙了。
高悦行拍拍李弗襄的肩膀:真好看啊。
李弗襄在她耳边道:好看就都弄回去,放在我们的王府里。
再等上半刻钟。
他们身后涌上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些灯终于全部亮起来,然后在一只巨大飞鸢的助力下,渐渐地升上了夜空。
像千万只流光溢彩的蝴蝶。
三千灯。
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简直比烟火还要绚烂。
紧跟着,彩头也洒了下来。
是剪成蝴蝶的彩纸。
高悦行和李弗襄一同伸出手等着接。
高悦行仰着头,目光朝天上望着,逐渐又移到两个人的手上。
她的指尖高度,堪堪能碰到李弗襄的肘间。
高悦行忽然就不想去接那灯的彩头了。
她的手转了方向,紧紧的抓住了她自己的彩头。
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人影都退散了,灯也渐渐的消逝。
皎月空挂,流风回雪,有人两厢情悦。
第101章
高悦行手缠上来的那一刹那, 李弗襄几乎没有思考,立即给出了回应,也正是因为如此, 那片红色的蝴蝶彩头飘落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谁也没有接住,任凭它落到了地上。
京城里观赏灯会的人都不会哄抢,不看僧面看佛面, 冲着小寿星襄王殿下的脸面, 他们也不会在灯会上闹出不好看的事情。
可是大旭朝的盛京, 是经常有些慕名而来的外族人的。
高悦行注意到了脚下的彩头, 刚想低头捡,忽然一只手伸了过来, 倏地就捡起了那张彩头, 然后高悦行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姑娘明媚的笑哈哈哈哈, 我捡到啦, 我也有灯啦。
高悦行循声望去,是一个稍大她一点的女孩儿。
第一眼吸引高悦行的是她的笑容,明明是夜里,却还带着烈日一样灿烂的气息,她身上穿着的不是中土人的衣服,艳红色的, 腰间一圈银铃。
那位姑娘身边有个男人开口训斥:没规没矩, 这是人家的, 还不快还回去。
高悦行再去看那男人, 体格很壮的样子, 但穿着打扮是和中原人是一样的。
那姑娘撅了嘴, 有些舍不得, 但还是双手递还了那张彩头。
高悦行急忙道:姑娘喜欢就留着吧,彩头什么的,本就是看缘分的。
姑娘这回才高兴了,回头去瞧那个男人,他点了头,她才肯收,欢欢喜喜的道了谢。
高悦行看了看李弗襄,却见他的目光一直在盯着那个男人看。
而那个男人,不久也把目光对准了李弗襄,他们相互看了很久。
高悦行心里生疑,这像是认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