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儿没在问了,她不想让自家表姐伤神。
表姐,表姐有人来,有人来了。苏清儿小声提醒道,让诸葛慧回神。
只见一位面貌稍长的女子,带着一众闺秀慢慢的向她们走来。
慧儿妹妹,刚才和与你们说话的男子是谁啊?怎么从未见过。带头的女子首先开口问道。
噢,这位姐姐,那是益王殿下。苏清儿微笑回道。
益王殿下?!这怎么可能?众闺秀都一愣,心中震惊。
刚才她们只看到,一个身材修长五官俊朗的男子过来和诸葛慧她们说话了一会儿,便在一嬷嬷的陪同下离开了。
倒是没想到,那位男子就是传说的益王殿下。
益王殿下最近的事,她们都听说了一些,说是有好转的迹象。
可今天这个益王殿下,岂止是有好转,简直是脱胎换骨。
长的十分英俊不说还高大健硕,完完全全就是个美男子。
她们的年龄皆是十五到十七不等,都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耽误婚嫁,到这个年纪还没出嫁,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
今天给她们相看,不是一些年纪很大的,就是些名声差的,或者要找继室的,而那些好的男子早以是定亲了。
而这益王殿下长相不凡,又是太子嫡亲的二弟,之前又因为傻,府中没有任何通房丫鬟,现在又有好转的迹象,加上益王妃的称号摆着,这让她们十分心动,在她们心里,苏宇无疑是未来夫君的好人选。
其中礼部尚书的女儿,吴清儿最为在意。
她十三岁寻婚事时,家中祖母突然病逝,守孝了三年,现在已经快十七岁了,她能不急吗?
她十分清楚,她的年龄只能找比自己大几岁的,而比自己大几岁的都已经成婚甚至还有孩子,没成婚的几乎没有,如果不能快点嫁出去,她很可能被爹安排嫁给几十岁的高官当继室。
她可不想面对一个老头子生活,家里还有孩子叫她母亲。
心中暗叹了一声唉,看来这事得找母亲好好商量一下。
想到这里,不免看诸葛慧的眼神中有点敌意,因为这其中,只有她们俩身份最高,而这益王殿下,居然主动和她说话。
诸葛慧好笑心道以前的益王无人问津,现在好了却成了肥肉。
李嬷嬷没和苏宇一起回王府,而是半路离开,去打听诸葛慧的消息了。
得到的消息却是,这诸葛慧琴,棋,书,画样样普通,在这京城中名声,也是孤傲清冷,与别人比较难相处。
这让李嬷嬷有些诧异,要知道她可是相府嫡女啊!
琴,棋,书,画从小学习,不应该一样都不精啊?
今天给她的感觉,也不想传言那般孤冷,李嬷嬷觉得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她本人是不相信,什么名声不名声的。
在后宫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她见多了别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她们那些所谓的名声,多是故意为之,对于品格毫无意义。
自家王爷性格单纯,老实安分,一定不能找个表里不一的女子,看来她得好好的,在打探打探这诸葛姑娘,毕竟这是自家王爷唯一认真看过的女子。
王爷您觉得,今天那诸葛慧姑娘怎么样?李嬷嬷回到王府,试探问道。
什么,怎么样?苏宇心中莫名其妙,嘴上却淡淡道那个小妹妹,很漂亮呀。
说实话,苏宇真觉得诸葛慧挺漂亮的,但他心中对诸葛慧,没有丝毫非分之想。
前世自己二十一岁,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处男。
而诸葛慧呢?最多不过十五岁,试想一个正常的男人,会对一个相当于初中的女生,有什么非分之想吗?
至少在他认为,所有正常男人,看这个年纪的女孩都是没非分之想的。
苏宇早就打算好,被自己这个便宜父皇赐婚。
因为年纪太小的,他接受不了,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的早已成婚,有的甚至还有孩子了。
所以还不如听天由命,太不了先婚后爱。
李嬷嬷可不是这么想,虽然皇子的婚事大都是皇帝赐婚,可他家王爷情况特殊啊。
李嬷嬷暗道看来得和太子殿下说说,让太子殿下想想办法了。
她真心希望自家王爷,能找个自己喜欢的,也喜欢自家王爷的女子。两人永远相亲相爱,最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她没做到的,就让自家王爷做吧,反正她家王爷也不好女色。
第二十四章
李嬷嬷没在说诸葛慧的事,而是问道那王爷,等会儿吃完午饭还练字吗?
练,不过就别请张先生来了,让他好好休息一天,我一个人练就成。苏宇回答并安排道。
是,王爷。
一辆马车在街道缓缓行驶,车上坐着两位妙龄女子,女子并排而坐,给人的感觉就是,她们俩一定十分亲密。
其中一名女子摇着另一名女子的手臂气鼓鼓的道表姐,今天看的都是些什么货色啊,不是些上了年纪就是些名声不好,还有一些居然是来找继室的,说句实话,还不如今天主动找你说话的益王殿下呢,得亏我今天和你一起来看,要不然谁知道,你那个继母以后会不会把你随便嫁人。
清儿,这话可不要对外人说。诸葛慧对苏清儿提醒道,心中却没什么波动。
苏清儿吐吐舌头我也就对表姐你说说,别人我可不敢说,只是表姐,你那个继母,如果不想给你找个好婚事,我让荣国公府给你找。
对于自家表姐的婚事,苏清儿自然是非常关心的。
要知道,成婚可相当于女子的第二次投胎啊!
嗯,我知道了,谢谢表妹了。诸葛慧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谢。苏清儿真心道,然后面色才缓和一点。
她家表姐人聪明,长的也好看,知书达理,善良温娴,这么好的女子,凭什么就不能找个好男子。
马车慢慢行了大约半时辰,就停在一座府宅门口,只见上门牌匾上写着,丞相府三个大字。
表妹,我到了,要不要进来坐坐。诸葛慧微笑着邀请道。
算了吧。苏清儿摆了摆手我们以后见面机会多的是,我可不想进这里。
苏清儿说完,上了马车挥挥手就告辞离去了。
其实也怪不得,苏清儿对丞相府如此疏远。
这当今丞相,原本是她姑父,只是她姑母去的早,这位姑父又很快找了个继室。
而这个继室呢,又算计她表姐,使表姐的琴,棋,书,画没有一样拿的出手,这种做法可谓是居心不良啊。
有了这两个主要原因,双方的情分,渐渐就淡了下来。
而苏清儿的话,也让诸葛慧回想起往事。
自己母亲是荣国公府的嫡长女,在自己五岁时病逝了,留下她和弟弟。
母亲病逝后,父亲很快又娶了工部尚书的嫡次女王月,为继室。
这王氏,刚进门前两年对她们姐弟还很不错。
可等她坐稳丞相夫人位置,并为父亲生下一儿一女后,便对她们姐弟俩发难了。
王氏当然也不会说,在吃穿用度方面去短少克扣她们,因为那很容易让人抓到错处,而且没那个必要。
她呢,先是把教自己琴,棋,书,画的先生都换了,全都换成了一些半吊子先生。
起初,她还以为是自己有问题,跟不上先生的节奏,毕竟当时她也不懂什么琴棋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