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渐渐才发现,这些老师对自己问的一些问题,都是一知半解,不用想肯定是她这个继母搞的鬼。
为了弟弟,她忍了,本以为这样,这个继母就会从此安分。
可在经历了一次次,毫无防备构陷后,她才清楚知道,这继母早以把她们姐弟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终于找了个机会,在父亲面前,问了先生复杂的问题,先生的回答让父亲皱眉,接着父亲就问了那先生几个问题。
听完后,父亲心中恼火,质问王氏认人不清,虽然事后,全部先生都已经重新更换,但已经耽误了整整两年时间。
自己就算是聪明,可也不是什么天才,而且平时也要提防王氏的算计,所以这琴,棋,书,画在京城一众小姐中只能算是平常,不过她也不会在意这些。
在这几年和王氏的争斗下来,她终于把这王氏冶得服服帖帖,不敢轻举妄动了。
对于自己为什么十五岁没成婚,她知道有王氏捣的鬼,也知道她为什么要捣鬼,但她自己也不想那么早嫁。
因为她还有个弟弟要照顾呢,而且
所以对王氏,对自己婚事的所作所为也没有反击,一来二去变耽搁了。
大小姐,静儿小姐来了,是否让她进来。
一句呼唤,让诸葛慧回过神来。
噢,让她进来吧。诸葛慧点点头。
是,小姐。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和诸葛慧有两份相似,年龄约模十岁左右的小女孩。
看到诸葛慧,开口第一就问道姐姐,今天去皇宫可有何收获呀?表情很是戏谑。
诸葛慧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妹妹倒是清闲,不知抄了一百遍佛经,妹妹又有何收获呢?
你!
女子有些脑怒,镇定了一下,紧接的又道自然是有的,不知道姐姐今天可有相中的人啊!
这是讽刺诸葛慧,年龄大没嫁出去。
诸葛慧也不脑,淡淡道那就不劳妹妹挂心,只是妹妹,下次可别当着外人说这些话,不然会让人以为,相府的二小姐是多希望赶自己姐姐走,这么小就开始想成婚了,想男人了。
你
在这个时代,长姐嫁了,后面的弟弟妹妹才能婚配的,长姐的婚事,弟弟妹妹是无权过问,一旦有弟弟妹妹过问,会让人感觉这是在赶人走,自己想嫁人了。
女子当然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冷哼一声,便离开了。
而这名女子,便是王氏的亲生女儿,诸葛静。
前几日,她把自己的首饰,偷偷的,塞在诸葛慧的一个小丫鬟身上,然后便告诉她们的祖母,说自己的东西被大姐的人偷了,就是想顺便败坏一下这个大姐的名声,毕竟下人都手脚不干净,何况其主子呢。
本以为会手到擒来,但这一查居然什么都没有,反而是在自己的丫鬟身上。
那祖母哪里不知道,这其中的原由啊,毕竟也是在后宅生活了一辈子的人。
对诸葛静严肃说道静儿,管教下人不利,在事情不清楚的情况下怀疑慧儿身边的人,给慧儿的名声造成影响,今天给慧儿道歉,并亲自抄写佛经一百遍,那个偷窃的丫鬟就发卖出去吧。
诸葛静当时哪里知道,诸葛慧身边这么普通的丫鬟都这么警觉。当下只好道歉,抄佛经,放弃自己的心腹。
母亲,母亲为什么不把那个死丫头,快点嫁出去啊?诸葛静对一中年夫人气鼓鼓的说道。
静儿,现在不到时候。说话的夫人便是诸葛丞相的继室,王氏。
什么时候才到时候?诸葛静急忙追问。
这
王氏不好回答总而言之,静儿平时不要招惹她,那丫头邪门的很。
其实王氏的打算是,把她们姐弟教成一无是处的人,平常在给她们泼泼脏水,让他们父亲厌恶她们姐弟俩就行了,然后她的儿子就可以继承丞相府,她的女儿能带表丞相府高嫁。
可是经过这几年的争斗,诸葛慧虽没获得,其父亲多大的宠爱,但对她也不讨厌,平常也会关心几句。
反观自己,丞相从开始对自己喜欢,到是渐渐的疏远,最后又去宠其他小妾。
从此王氏便学乖了,轻易不会出手,一出手便要让诸葛慧无翻牌机会。
安慰好女儿,王氏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这王氏从来也没有,让自己的女儿主动算计诸葛慧,第一自家女儿太嫩了,第二也完全没必要,可这姐妹俩的矛盾好像是天生的。
诸葛静,也算是相府嫡女,可诸葛静在京城闺秀圈中却吃的不是很开。
其母亲娘家,虽然也是高官,但平时却很少有,相当家世的人找诸葛静玩,这是因为,那些闺阁千金是不喜欢继室之女的。
对此诸葛静自然心中十分气闷,她琴,棋,书,画,样样比这个诸葛慧强,凭什么,那些人都找诸葛慧呢。
所以啊,平时诸葛静都会算计一下诸葛慧,可又都被诸葛慧轻松解决,她自己反而惹的一声骚。
吃的亏多了,就不敢轻易出手了,心中只能想着,这个诸葛慧赶紧嫁出去。
最好嫁个花花公子,一辈子都不得安稳。
第二十五章
皇后宫中。
母后,儿臣已派人确认,这益王,的确是恢复了灵智,而且连相貌也变得英俊了。御王向自己的生母,当今乾渊国皇后,讲述道。
嗯,知道了。皇后语气平淡,对此丝毫不惊讶。
那母后,我们要不要?说着,御王做出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可轻举妄动。皇后厉声拒绝。
可是母后,要是让他在这样成长下去,将来必定是个麻烦。这太子也是狡猾,给益王解除了上官府的婚约,摆明就是想找个有权势的世家联姻,好壮大他们的势力。
你说的,母后都知道,可在益王府中没有我们的人,我们如何行动,而且这个益王,平时很少出门,在外面动手更是不容易出手,如若刺杀出现端疑,那可就没有丝毫转换的余地了,为了一个益王完全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皇后淡淡分析道。
可就让他这样成长下去吗?让他成为太子助力?御王焦急的说道,眼中有这一抹狠毒。
他心里其实是挺恨益王的,本来他和太子是势均力敌的,可就因为益王突然的变好,让太子的实力莫名其妙变强了,给未来增加的不可预见的变数。
御儿做大事要沉得住气。皇后有些恨铁不成钢,不要老盯着太子,其他皇子也要时刻提防着,至于益王这件事则要从长计议。
是,母后御王躬身道,但这个想法并没有完全消失。
接着又说道母后,最近礼部尚书好像有向太子示好的意思。
哦?皇后心里有些惊讶,这礼部尚书本来是中间派墙头草,怎么突然就想投靠太子呢?
不过一想到,他家那个女儿,皇后便猜出了个大概,冷笑道他大概是想当皇亲国戚了。
皇亲国戚?御王有些不明所以。
顿了一会儿,恍然道可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难道他甘愿把自己的女儿给太子当侧妃吗?
御儿你也不想想,不是还有益王吗?皇后提醒道。
益王?那个傻子还有人会瞧得上?御王满脸不可置信。
你也不想想,礼部尚书女儿的年龄和益王现在的状况。皇后有些无奈的提醒道。
他这个儿子想事,总是不能考虑全面,而且对新的形式也不能有敏锐的察觉,这让她很担心。
御王立刻被点醒,急忙问道母后,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礼部尚书,虽说平时就主管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科举和外事活动这些杂事,但在新皇登基却有这不小的作用,所以礼部尚书也是皇子们拉拢的对象。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