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他们捐钱,谁捐得多就上皇榜。苏宇解释道。
亁渊皇帝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皇榜在百姓眼中可是神圣的,谁要是能上去那,肯定光宗耀祖的事啊,所以说如果让他们以捐钱的名义上皇榜,也不是不可能。
第一百三十五章
苏宇又道除了好名声和荣誉感,还有就是,但凡是商人和世家大族就一定会有竞争对手,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捐钱上了皇榜获得了好名声,而你却没有,这样是不是就会让你处于下风呢?所以说从个人利益这方面考量,他们大概率也要捐。
乾渊皇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好,这件事父皇支持你,只是爱心会以后的具体规划还得好好计划计划。
是父皇。苏宇激动拱手道,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奏折道父皇这是儿臣灾后重建的奏折,请父皇御览。
灾后重建?乾渊皇帝疑惑的小声说了一句。
苏宇微笑不语。
小太监接过苏宇的奏折,递给了乾渊皇帝。
乾渊皇帝看了许久惊讶道给受灾百姓全部建房屋,而且不收钱?还有这敬老院和孤儿院是什么?
苏宇首先解释道敬老院就是统一收养无人奉养的老人的地方,孤儿院就是统一收养无人养育的孩子的地方。
父皇此次地龙翻身有一些老人失去了儿子,以后一定无人奉养,如果我们不管他们,他们很可能活活饿死。
还有一些无人养育的孤儿,如果朝庭不管他们,他们要么饿死要么被人拐卖,亦或者乞讨为生,儿臣实在于心不忍,所以就想到了这敬老院和孤儿院。
乾渊皇帝点点头,觉得这个儿子太善良了,自古哪有这么关心百姓的皇族啊!
当然乾渊皇帝首先还是想到钱的问题,认真道敬老院和孤儿院都很好,可以后如何维持呢?
由爱心会承担,不麻烦国家。
乾渊皇帝想了想,只要敬老院和孤儿院不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他也乐得做这种好事,毕竟这里面也有他一份功劳。
严肃的点点头,嘱咐道好,不过父皇得提醒你,做事得有始有终,要么不收,如果收养了一批老人和孩子就一定要对他们负责,一定不能中途退出弃养他们,如果爱心会没钱,就你自己私人出钱奉养他们吧。
虽然乾渊皇帝认为爱心会募集银子的方法能成功,但钱终将没到手啊。
是父皇,儿臣一定做到。苏宇正色道,心中感叹这个皇帝称不上道德高尚的人,但在皇帝这个阶级上,的确算得上一个好人啊!
那你这个免费给受灾百姓建房子是什么意思?乾渊皇帝又问道。
父皇如果我们救完灾之后就不管那些受灾百姓,他们会怎么样?他们可没房子没粮食,有的肯定会卖儿卖女,有的被活活饿死,还有的成为流民四处流窜,如此必将是人间惨剧,不利国,不利民,于是儿臣苦思冥想,想到了这个办法,免费给他们建房子,这样这些问题全部都解决了。
建筑材料这块花费,我们出不了多少钱,直接拿被震的墙砖建就可以了,我们要出的无非是建筑工人的饭食和建筑工人的工钱。
上面说建筑工人要用当地的百姓,为什么当地百姓给他们自己建房子,我们还要给钱?乾渊皇帝疑惑道,这一点他实在想不明白。
这是为了以后他们的生活考虑,只有百姓们手里有钱,以后的经济才能发展,光给他们建房子是没用的,他们手中有钱了,才会买东西,也会有人卖东西,渐渐的经济才能发展。苏宇解释道。
乾渊皇帝沉思。
苏宇继续道至于我们这次所花费的钱,其实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慢慢收回来的,比如以后可以给这个区域的赋税重一点,分摊三十年慢慢还,当然未来这三年我们得免税,还有如果国家要征集名夫干活,优先让这个区域的百姓去,工钱可以不发他们,或者少发他们,相信这个地方的百姓是不会有意见的。
乾渊皇帝点点头可这两笔支出也不小啊,国库一时之间也没这么多钱。
苏宇微笑道这好办,父皇还记得儿臣印银票的办法了吗?此次印银票,印的数额虽多却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第一,建筑材料当地就有,不会因为购买建筑材料而引起建筑材料的上涨。
第二,建筑工人也是当地闲置的劳动力,不会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使全国工人的工钱提高。
第三就是粮价,受灾区域虽然地龙翻身但是农作物却没有损坏,地龙翻身使人口减少了,粮价就更不会上升了。
最后就是给他们发的工钱了,这些钱也不是平白给他们的,是将来要他们的劳动慢慢还的,所以更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乾渊皇帝点点头,沉呤许久此事关系重大,容明□□会父皇与众臣们商议。
是,父皇。苏宇低头颔手。
你先下出凑办爱心会吧,明天在上朝灾后重建之事。
是,父皇。
第二天,在乾渊众臣的商议下,通过了灾后重建的计划,由苏宇灾后重建。
同日下午,京城闹市中。
一群人围在一起,抬头,往同一个地方看去,不发一言。
从今日开始,朕特准成立乾渊国爱心会,其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以最快速救灾,特号召百姓积极捐献。
钦此。
乾渊中兴二十六年九月。
围观百姓,满是疑惑,议论纷纷,都在想这爱心会到底是什么?
各位百姓,这里有爱心会的介绍,大家拿回去仔细看一下。旁边看守皇榜的士兵和善的大声招呼道。
说着把一张一张宣传单,递给每一位百姓。
老百姓们当然也不敢不接,有的当场看了起来,然后不发一言的走了。
这波百姓刚走,另一波百姓就来了
同样的情况在京城和京城附近皇榜粘贴处,重复上演着。
一时之间,全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人都在讨论爱心会,都是一些好话,赞美的话,当然坏话,质疑的话是没人敢说。
这一点从没人捐款就可以看出,不过苏宇却丝毫不急,因为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第一百三十六章
古代百姓是没有捐献的想法或者先例的,让他们出钱,给寺院捐香油钱或许可以。
可让他们把钱给一个从来都没听说过的会,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这个会是由当今皇帝做背书也不行。
苏宇也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
第一,让老百姓认为,只要是给爱心会捐钱的人都是善人,至少嘴上这么说。
第二,为将来做准备,苏宇相信只要爱心会把灾区恢复好,就一定会有一些百姓会相信爱心会,慢慢的,不断做着好事,时间一久,所有人都会相信,当然这段时间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久。
苏宇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什么普通百姓,而是商人和世家大族,他们才是大头。
当然不是认为他们觉悟有多高,或者认为他们有爱心什么的。
一方面,他们有足够多的钱,最重要的是,他苏宇有可以利用的东西,能让他们不得不捐。
爱心会的消息传的差不多了,苏宇安排人写了几百封信分别送到京城和京城附近大大小小的世家。
为了让这些世家重视,苏宇还是以太子的名义送的信,不过信却是爱心会的口吻,还附带了爱心会的介绍和愿景。
信上没写什么,好人有好报,劝人行善,灾区百姓生活贫苦之类的废话,而是十分简单,委婉的表达了:你不捐,上不了皇榜,你的对手可能就会捐钱上皇榜,如果这样,你应该可以想到后果。
恋耽美